任墨香
摘 要:本文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從定價機制建設、市場環境等方面對甘肅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能力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金融機構角度提出管理、技術和人員方面的建議,對于引導和激勵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自主定價機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定價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9)-0043-03
自2012年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和貸款利率全面放開后,甘肅省金融市場發生了明顯變化,存貸款利率中樞上移,利差收入收窄,業務結構趨于多元化,呈現出差異化的市場競爭格局。同時,金融機構風險定價理念和能力不斷提高,LPR已廣泛運用于貸款定價,促進了貸款利率定價基準向市場化方向的平穩過渡,轄內蘭州銀行也被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吸收為基礎會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金融機構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全面了解和研判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定價能力,近期作者對甘肅省105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情況進行了調查評估,包括2家城市商業銀行、4家農村商業銀行、17家農村合作銀行、66家農村信用聯社、16家村鎮銀行。分析其中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從而引導其加快轉變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提升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積極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
一、甘肅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現狀
(一)利率定價制度建設參差不齊,制度執行仍需加強。目前甘肅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仍沿用2007年利率定價管理制度(按照人民銀行下發的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版制定),各機構的利率定價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存在差異,全省大部分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貸款定價辦法能夠體現成本、風險和收益因素及激勵考核制度等內容,且具有可操作性,在實際定價操作中能夠靈活執行,但少數機構的定價制度內容不完善,不能根據政策變化和業務發展修改完善,甚至流于形式,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并未嚴格執行。甘肅銀行進一步完善差別風險定價制度,更多地考慮貸款的風險、資金成本和目標收益,執行浮動利率貸款的比重明顯提高。蘭州銀行根據本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網點結構布局、業務和盈利模式等具體情況,制定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定價策略,運用FTP資金轉移定價系統定價和引導產品營銷,將分支行的所有資金資源實行全額集中管理,通過以分行(支行)為單位設立“系統內上存總行資金”、“系統內總行一般拆借資金”、“系統內總行強行拆借資金”進行核算,根據“效益優先,擇優配置”的原則確定資金配置的結構,確定合理的資金上存及拆借價格水平,并將FTP價格作為不同的業務品種、期限品種的定價指導,提升價值收益率。
村鎮銀行由于成立時間短、業務品種少和人員素質較低等因素,有的機構參照當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定價辦法制定了相應的辦法但并未實施,有的機構未制定相應定價管理辦法,也未建立定價管理機制。
(二)利率定價組織體系相對完善,職能分工明確。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組織體系較為健全,包括利率定價決策部門、執行部門和監督檢查部門等。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蘭州銀行的貸款定價組織體系由董事會、貸款審查委員會及相關業務部門組成,分別履行決策、制定定價戰略及測算定價成本和風險系數等工作職責。貸款定價的權限管理實行貸審會、貸款審批中心、各機構客戶經理(信貸員)三級授權制度。各機構客戶經理(信貸員)在授權范圍內自主行使貸款利率定價權,超權限的按照貸款審批流程,逐級上報審批。各級審批機構對初定的貸款利率進行審核,確定最終審批利率。
甘肅銀行實行利率定價兩級管理模式,即在總行層面,設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為全行的利率定價決策機構,負責審定全行的定價政策、基準價格及授權方案,日常管理工作則由資產負債管理部執行。分行資產負債管理部門負責轄內的利率定價政策管理和傳導,各級經營部門貫徹執行利率定價政策。
村鎮銀行建立了董事會、貸款審批小組、信貸員三級貸款定價組織體系,市場風險部履行利率管理職能,監查內審部負責檢查監督,各部門履行的職能與農村信用聯社基本相同。
(三)利率定價流程合理,各部門配合較為嚴密。在貸款利率定價中,各法人金融機構基本按照測算、報價、議價和定價的操作流程進行。一是測算,基層法人金融機構審貸小組和信貸員根據貸款利率定價模型測算出的貸款目標利率,結合貸款利率定價權限,確定授權范圍內的該筆貸款的目標利率,作為與客戶談判的基礎。二是報價,貸審小組和信貸員以目標利率為基礎,結合市場競爭狀況,適當上浮予以報價,總的原則是在市場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獲得相對高的價格水平。三是議價,客戶若不認可報價,雙方可以進行議價,議價的原則是在確保不突破價格底線的基礎上,價格盡可能貼近市場水平。四是定價,最終確定的貸款價格應嚴格控制在授權范圍內,或經有權審批機構審批同意后,方可與客戶簽訂貸款合同。
(四)利率定價模式單一,風險定價能力較弱。甘肅省法人金融機構多數采用加點浮動或按比例浮動及成本加成定價模式,基本未采用風險定價模式,但在定價時會考慮風險因素,主要考慮信用風險因素,而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其它風險因素考慮較少。
多數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自然人貸款和企事業單位貸款均按照比例浮動,并采用不同的定價方法。自然人貸款利率定價浮動幅度依據擔保方式、貸款用途等確定。企事業單位利率定價浮動幅度的確定按照貸款風險度、企業信用與綜合貢獻度等考核結果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另外,核算能力相對較高的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方法,對不同貸款品種通過對基本利率加減點進行調整。基本利率由貸款審批委員會公布,每年調整一次。
甘肅銀行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方法,法人客戶貸款指導利率是將客戶按行業和信用等級作為浮動標準。個人客戶貸款指導利率是將個人客戶按照生產經營和個人消費劃分為兩大類,同時對應個人客戶的信用等級,確定指導利率的最低標準。
蘭州銀行貸款定價采用“基準利率±浮動幅度”的模式,浮動幅度的確定主要通過定性調整與兼顧其他因素的方式確定。其中定性指標主要包括客戶所處行業前景、擔保狀況、未來還款能力判斷、評級授信情況及以往合作記錄等因素。
村鎮銀行普遍采用的是按比例浮動方法的利率定價模式,貸款利率=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浮動比例確定因素主要有借款對象、借款人信用等級和風險程度等。
(五)初步建立了相關業務系統,支持服務功能有待提高。在利率定價的基礎信息系統和服務方面,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省聯社的統一部署下,已逐步完成了綜合網絡系統、信貸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的上線運行,系統包含了業務操作、信息管理和風險管理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利率定價的測算、預測和分析提供基礎的信息參考。甘肅銀行核心業務系統于2012年9月正式運行,其各項業務接入該系統進行基礎核算,目前正在開發信貸管理系統、理財系統等,并建立風險溢價測評體系,根據內部評級法和已收集積累的有關數據對各種風險的損失概率和損失大小進行科學合理的測算,運用數學分析方法提出每筆業務的風險溢價參考值,對利率定價提供基本的信息參考。蘭州銀行的信貸系統和核心系統將原來的歷史數據保存功能單獨分類,成立了專門的數據中心,并建立了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風險預警系統、貸后管理系統以及內部稽核系統等,為利率定價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支持,但定價模式中的具體參數和浮動系數尚不能通過系統量化測算得出,也不能做到與貸款的逐筆匹配,使定價模型不能真正發揮對利率定價實踐的指導作用。其他法人金融機構相關業務系統建設落后,無法為利率定價提供基礎的數據和信息。
(六)人員素質與市場化利率定價的要求差距較大。轄內法人金融機構利率管理人員基本是業務部門的人員兼任,缺乏利率定價專業管理人才,對金融理論知識和利率定價知識的匱乏使其難以適應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利率定價工作,制約了法人金融機構整體定價能力的提升。雖然能積極采取會議、外出交流等各種方式開展學習和培訓,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員的業務水平,但與市場化改革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七)政策因素和市場環境對利率定價有一定影響。利率定價過程中,國家的產業政策等和金融市場環境等因素對法人金融機構的實際利率水平和定價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如金融市場環境方面,由于大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地處落后地區,市場主體缺乏,競爭不充分,資金供求不平衡,使其在基層金融市場基本處于壟斷地位,缺乏科學定價的動力和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定價水平的提高。
二、利率定價能力的定量分析
本文選取了外部環境、成本指標、利潤指標和風險指標4個一級指標,當地人均生產總值、資產費用率、存款籌資率、部門費用率、目標利潤率、稅負成本率等11個二級指標,通過計算11項指標值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相關系數([-1,1]之間)的絕對值,來描述貸款利率定價時考慮成本、風險和收益因素的程度,相關系數越靠近1說明貸款利率中參考相關因素的程度越高,利率定價能力越強,反之參考相關因素的程度越低,利率定價能力越弱。通過測算,轄內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與成本指標的相關程度最高,相關系數多數在0.85以上,說明引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水平較高的因素主要是成本因素;其次是利潤指標,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雖然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利差略有縮小,資產利潤率、目標利潤率等利潤指標有所降低,但與貸款利率的相關程度依然較高,在0.8左右;風險指標中違約概率與貸款利率的相關系數最低,均在0.8以下,說明利率定價過程中識別、量化測算風險的能力較低。總體上,利率定價與成本指標的相關程度較高,而與利潤指標和風險指標的相關程度較低,說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成本有所上升,并轉嫁到貸款對象的趨勢更加明顯,而風險管理能力較低,風險定價的微觀基礎建設依然薄弱,因此風險控制和管理依然是法人機構今后需要重視和加強的方面。
總體上,定量評估結果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整體定價水平不高,機構之間差異不明顯。87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有4家被評估為“利率定價能力較弱(60分以下)”,占比4.59%;其余均為“利率定價能力一般(60分-80分)”,其中利率定價能力較弱的機構得分均在58分以上;利率定價能力一般的機構得分集中在60分至80分之間,其中60分至70分之間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40家,占比45.98%,70至80分之間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占比54.02%;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利率定價能力相對較強,均在70分以上,其中有9家農村合作銀行得分達到75分以上。16家村鎮銀行中只有新成立的兩家村鎮銀行被評估為“利率定價能力較弱”,其余機構得分在65-70分的占比62.5%。2家城市商業銀行中甘肅銀行繼續被評估為“利率定價能力一般”,而蘭州銀行2014年參與了合格審慎評估并通過審核,被自律機制吸收為基礎成員,定價管理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此次被評估為“定價能力較強”。
二是利率定價水平區域差異相對明顯。評估結果顯示,區域經濟相對較好、轄區金融機構競爭相對激烈的地區,法人金融機構定價管理和實施情況整體好于經濟落后地區,這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在貸款定價中能夠將人民銀行下發的一般性模板與自身實際相結合,綜合考慮了資金付息成本、風險水平、管理費用、稅負成本、目標利潤等影響資金價格的因素,基本能夠按照成本、效益和風險匹配原則合理確定利率水平,如蘭州市、天水市、定西市、張掖市、平涼市、武威市和慶陽市等地區的法人金融機構總體定價能力較高,均被評估為“利率定價能力一般”且得分在70分以上的占比54.93%。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能力依然比較薄弱,仍然停留在傳統定價模式上,如甘南、臨夏和隴南地區被評估為“利率定價能力較弱”的機構占比16%。
三、建議
(一)提高對定價工作重視程度,增強利率定價的主動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信用社要充分認識到利率定價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性,增強定價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企業承受能力、自身效益和市場變化積極探索和完善利率定價管理制度和定價模式,加快定價機制建設,提高定價管理水平,積極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
(二)完善定價授權管理制度,提高差別化定價水平。農村信用社應以法人為單位設立利率定價決策機構,確定和審批貸款定價管理制度和定價政策,設定利率浮動區間和風險承受限度,制定利率定價辦法、擬定定價模型、確定定價參數。應研究競爭策略,加強市場調查,進一步完善風險定價制度,根據客戶的資信狀況、貸款的擔保抵押方式和客戶所從事行業等因素進行差別定價。
(三)加快基礎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定價技術功能。一是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完善數據積累,準確測算經營成本和貸款損失概率,實現對各類貸款風險的管理。二是建立量化的定價系統,在現有的信貸管理系統和客戶內部信用評級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利率定價管理系統,細化利率定價、風險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專業分工,為貸款定價提供基礎數據。三是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內部轉移價格體系,通過對內部資金成本的核算,有效引導內部資金流量和流向,使各機構能合理處理資金存和放之間的關系,決定資產的負債期限和搭配問題,有效調節各業務流程環節利益的再分配,培育正向激勵機制。
(四)加強定價人員培訓,建立完善貸款定價激勵約束機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對利率定價從業人員的知識培訓,通過不定期舉辦培訓班或學習交流等方式培育一支能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現代利率定價指標體系和風險管理技能的員工隊伍。同時,建立和完善貸款定價激勵約束機制,突出對定價從業人員的正向激勵,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焦瑾璞,劉向耘.宏觀經濟金融分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2]馮宗憲,郭建偉.銀行利率定價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3]牟怡楠.中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宋芳秀.中國轉型經濟中的資金配置機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5]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報告[Z].2005。
The Analysis on the Pricing Ability of Local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 Case of Gansu Province
REN Moxiang
(Lanzhou Provincial Capit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from such aspects of the pricing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market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interest rate pricing ability of local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Gan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advice about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 from the ang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guide and encoura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pricing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local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 risk pricing
責任編輯、校對:張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