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姣 刁仁麗
[摘 要]我國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采取“重藏輕用”模式,這種模式使我國公民無法在人事檔案中執行知情權。社會民主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公民更加重視知情權,為了實現知情權,必須了解人事檔案的根本含義,針對性的制定出解決對策與注意事項,才能使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可靠。
[關鍵詞]人事檔案;知情權;管理措施
人事檔案是國家、社會在進行人事管理工作時收集的資料,以表格、文字等形式保留歷史記錄,可以明確反映出個人工作能力。人事檔案由學生、職工、干部檔案幾種,而我國現有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并不能滿足人民群眾享受知情權的需要。
一、知情權的含義
(一)加強人事檔案利用率
市場經濟不斷成熟,人員流動更加頻繁。目前,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檔案的作用,死檔、棄檔現象十分常見。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人事檔案十分神秘,大眾并沒有對人事檔案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為了確保人事檔案準確、真實,常規的人事檔案管理方法十分嚴格,當事人即使想查閱自己的檔案,都需要經過重重審批,因為繁瑣的程序、地理限制等問題,一般都不會刻意查詢檔案,這種情況導致人們對檔案的了解逐漸淡化,檔案利用率不斷下降。加強人事檔案透明度,使大眾享有知情權,可以在程序范圍內查詢人事檔案,了解自身的優點與不足,減少死檔、棄檔現象,使人事檔案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提高人事檔案真實性
在人事檔案中收集的記錄,當事人并不了解,這種情況導致人們習以為常,認為檔案并不需要自己了解。而人事檔案直接影響當事人利益,一些人通過不法手段銷毀個人信息,甚至肆意修改他人記錄。保密性極高的人事檔案使管理部門無法控制信息,組織主觀性占主導地位,而當事人根本無法爭辯。加強人事檔案知情權,當事人就可以了解到檔案中不正確的材料,并且可以要求檔案管理部門修改,使公民權益不會受到損害。
二、加強知情權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開放型社會認識檔案管理模式,由專業的管理機構進行統一管理,為人事檔案查閱創造出更加快捷的查閱程序。嚴格追究違法行為,明確檔案管理人員需要肩負的義務與責任,對無需公開卻隨意公開他人檔案的行為,必須予以嚴厲處罰,追究其法律責任。完善人事檔案監督管理工作,向社會大眾公布檔案管理的監督電話,方便公民了解檔案監督管理工作,并且安排專業監督檢查組開展行政執法,保護公民隱私權。
(二)建立信息數據庫
充分發揮現代網絡技術的優點,將人事檔案與互聯網結合,建立完全公開的信息化系統。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管理工作的主要輔助工具,管理人員掃描檔案原件并將數據上傳網絡,建立網絡人事檔案數據庫。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也可以實現高度共享的人事檔案查詢功能,使當事人可以直接進行個人檔案查詢與管理。
三、人事檔案信息開放注意事項
開放人事檔案必須注意檔案的安全性,千萬不可忽視檔案保護工作。人事檔案十分特殊,原始的內容包括當事人手稿、審核人簽名等記錄,一旦破損將無法修補。在進行數字化人事檔案信息轉換時,必須加強原始檔案的保護工作,在利用網絡技術時,必須注意電腦病毒或硬件損壞帶來的危險,所以在公開人事檔案的過程中,必須確保檔案安全。
結語
我國民主化改革不斷深入,而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改變傳統管理模式,有條件的公開人事檔案工作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國家與社會要配合大眾進行協調,減少公共部門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分歧,從國情出發,發揮出人事檔案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家英.國外人事檔案信息公開的基本經驗及其啟示[J].云南檔案,2012(04):46-47.
[2]范一航.人事檔案知情權實現方式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