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摘要:特色課程建設在高校建設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基礎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應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更新教育理念,改變不合適的傳統教育方式,實現教學單位與用人單位的對接,確保做到發揮特色課程的專業優勢,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基于此,著重論述學前教育專業手語特色課程建設的意義和目的、學前教育專業手語課程建設的培養模式、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手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以期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幼兒園培養更為優秀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手語;特色課程
中圖分類號:H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064-02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特色專業是高校在一定辦學思想指導下,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步創建的獨具特色的富有個性風貌的專業[1]。手語(Sighs)是一種不使用語音,而使用手勢、身體動作、面部表情表情達意的一種交際形式,包括手勢語和手指語[2]。嬰幼兒手語(Baby sighs)混合了聾啞人使用的標準手語和嬰幼兒天生就會使用的某些身體語言和手勢語[3]。
二、學前教育專業手語特色課程建設的意義和目的1.促進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和智能改善
手語的學習可使嬰幼兒言語、智能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研究表明,西班牙口語翻譯員Beaverton對自己8個月的寶寶進行手語教導后發現,嬰幼兒手語學習不僅可以緩解嬰幼兒不能表達的挫折感,也可以緩解成人不能理解嬰幼兒時的焦慮不安。嬰幼兒手語的發明者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Acredolo和加州大學嬰幼兒專家Goodwyn博士,通過長達25年的研究調查表明,手語的學習對孩子語言發育有極大的幫助[4]。2歲的嬰幼兒學習手語,可以像27—28個月的嬰幼兒那樣說話和表達,比同齡孩子提前了3個月。嬰幼兒手語學習者36個月時,比同齡嬰幼兒約能領先1年。嬰幼兒手語學習者8歲時,平均IQ(最廣泛運用的兒童智商測試)比同齡孩子高出12個百分點。打手勢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自然手語較容易模仿,可以作為嬰幼兒第一語言的習得[5]。
嬰幼兒的手語學習具備可行性[6]。很小的孩子在還不知道看到的事物怎么說時,就可以在頭腦里形成相當的概念,當看到大人拿著一個東西(反復多次)比畫示意這個東西的手勢(手語標簽),那么手語的手勢、概念將在孩子頭腦中結合,就形成了對某個物體概念的手語表達。
手語既是一種社會現象,被研究者命名為我們人類的“第二語言”。手語不僅僅是聾人的母語語言,還是健全人應該掌握的一門輔助語言,更是早期兒童發展語言和智能素養的必要準備。從某種程度上說,手語不再僅僅是聾人表達思想進行信息交際的工具,而是早期兒童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資源。上述研究也表明使用手語的嬰幼兒較少受到挫折,擁有較高的智商,說話能力發展也較快。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習手語可以作為幼教工作者的一門簡捷必修課。
2.關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要性
隨著手語作為一種輔助的交流語言逐漸被人們接受,我國有關手語的研究開始出現,在一些高校中,手語學習也逐漸推廣開來。近年來,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開始開設手語輔修課程;一些高校開始開設手語專業,培養應用型手語翻譯人才;更多的高等院校成立了手語社團和手語協會等。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開設基礎手語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基礎手語及手語歌曲、手語舞蹈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簡單的手指舞蹈動作和簡單的律動節奏,為其進入幼兒園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3.關注弱勢群體構建和諧社會的緊迫性
弱勢群體的存在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不穩定的因素,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開設基礎手語課程,有利于應對特殊教育危機,有利于特殊教育師資的儲備,更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手語已經不僅僅是聾啞人應該學習的一門語言,還應該成為正常人應該掌握的一門輔助交際語言,手語是當今人際溝通必備的一個重要載體。2005年春節聯歡會節目之一“千手觀音”、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活動的舉行,都需要大批的手語翻譯人員,從某種程度上說,手語翻譯已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它不僅是聾人表達思想、進行信息交際的工具,也是整個“地球村”不可或缺的文化載體。
三、學前教育專業手語課程建設的培養模式
1.班級授課制
班級授課制是手語課程的最基本形式。課堂上可以向學生展示手語基礎詞匯以及手語句子的打法,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手語詞匯的具體打法展示給學生,也可以在學生積累一定詞匯的基礎上,向學生展示句子、學習詞匯。
2.課余社團活動
課外手語社團活動是當今手語愛好者最集中的地方和學習手語的較好平臺,手語愛好者在這個平臺可以更容易學習手語的詞匯、句子和手語歌曲的打法。
3.到臨近特教學校實踐見習
組織手語班學生到臨近的特殊學校學習手語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也是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平臺,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手語得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也使得學生真正地和聾生進行交流,所以定期地到周邊特殊學校實習,和聾生進行交流,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四、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手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首先,學生并不理解,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他們為什么必須要學習手語,更不知道手語的學習會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或好處。這就需要在第一節課的時候從理念上說服學生,讓學生轉變觀念,為了日后幼兒園工作更加快速有效,作為學前教育的本科生應該具備一定的嬰幼兒手語知識。
其次,手語課程考核方式標準化的困難。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手語課程的考核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系統的考核方式,不清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手語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因而,考核目標就不容易確定。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辦法加以解決。具體說就是更新觀念,教學把關和考核標準與活動延伸是解決當下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手語課程所遇問題的方法。首先,讓學生了解學前教育專業中開設手語課程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其次,教師應從制定教學大綱、擬訂教學計劃,并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入手,把好教學這一關;最后,可以通過舉辦學生社團活動,使學生學習的手語技能有練習和展示的平臺,激發學生學習手語的積極性。
總之,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手語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可為幼兒園培養更為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雅波.高校特色專業——商務英語專業的培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11):148-150.
[2]史玉鳳,吳月芹.手語教學的改革設想[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1):20.
[3]王欣然.讀懂寶寶的手語[J].母嬰世界,2010,(11):13.
[4]許麗楠.嬰兒學習手語可提高未來掌握詞匯能力[J].健康伴侶,2009,(5):9.
[5]楊軍輝,穆昕.手語:有利于嬰幼兒的發展[J].現代特殊教育,2002,(4).
[6]姜峰,高文,姚鴻勛,等.手勢手語力效分析[J].計算機學報,2007,(5):85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