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映霞
[摘 要]隨著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普及,農村居民享受著越來越多的政策性優惠。作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的基礎工作,檔案管理工作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新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本文立足現實,通過分析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的現狀,解析檔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著重探討完善該制度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國家為解決三農問題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性措施,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同時對于有效地改善農村醫療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該制度在農村居民的疾病醫療和健康保護起方面發揮了顯著地作用[1]。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完善改進。新農合檔案,是指各級新農合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單位在開展新農合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電子文件等不同門類和載體的歷史記錄。因此,合作醫療檔案是農村醫療各項工作的真實紀錄和工作查考的重要憑證,也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和參合農民費用報銷補償的重要依據。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是深化農村改革,提升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質量,加快經濟發展,服務農民,穩定大局的需要。推進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工作,也是促進農村各項工作系統化、規范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我國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普及情況
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國家政策指導、政府帶領下,我國農村居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從工作開展以來,各個參與地區都能夠做到認識明確,組織有力,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為探索新形勢下做好農民醫療保障工作,逐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累了經驗[2]。
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報告,截止2011年底,全國開展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已經達到2637個,有效地為8.32億農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其中中部地區占比39%,西部地區占比40%,東部地區相對較少。2014年5月份,《關于提高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的通知》明確公布了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方法,進一步提升國家對參與地區的補助比例,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
二、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自2003年開始,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地發展,空間范圍覆蓋面也越來越大,為三農的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問題[3]。
(一)相關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意識淡薄
隨著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不斷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人數不斷增加,參保范圍也在不斷加大,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村醫療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但是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制度作為農村合作醫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卻遠未跟上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步的腳步。主要原因是很多地區對檔案管理工作極為不重視,在日常工作中對檔案的建立以及保管工作并不是十分上心。甚至是把檔案管理工作看做是一個形式化的工作,使得合作醫療的檔案無法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在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的作用[4]。
(二)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合作醫療的檔案既包含參保人的個人信息,又包含其以往的病史和診斷方法,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所以檔案管理工作需要建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的具體細則,這樣才能使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制度走上規范化發展的道路。但是,筆者進行走訪調查發現,我國很多實行農村合作醫療的地方,僅僅是讓一兩個人負責檔案管理工作,根本沒有制定相應的制度。大部分的地區如今仍然采用紙質的檔案,完全沒有使用信息化的技術。檔案更多的是束之高閣,很少會清理灰塵,做防潮工作,因此很多檔案就很快毀壞了,無法長時間的保留。而且,檔案管理人員也不一定是醫療人員,他們不會分類整理檔案,即使要查找相應的檔案,也是非常麻煩的。另外,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工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檔案材料排序錯誤,檔案管理期限不明確等情況,大大影響了檔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制約了檔案工作的發展。
三、完善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的建議
(一)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檔案管理意識
首先,各地農村醫療方面的領導階層要加強認識,并且把檔案管理意識傳達到相應的管理人員,在加大對各級檔案部門的財政投入并完善其人員配置的同時,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嚴格明確責任與懲處措施,只有這樣管理人員才會認真的對待檔案[5]。另外,在合作醫療宣傳方面,一定要保證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認識到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讓農民做好監督工作。要利用廣播、電視、遠程教育網絡、開會座談、黑板報等手段大力進行宣傳。尤其是要提高農村領導干部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要采取多種宣傳教育形式,增強農村農民與干部的檔案工作意識。
(二)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
合作醫療的檔案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越來越多,因此在保存紙質檔案時應該按照相應的標準做好分類,而且最好還能夠保存一份電子版的檔案。因此,檔案管理人員不僅僅需要懂得醫學知識,還需要學會一定的檔案歸類方法以及信息技術。只有建設一支懂檔案業務知識、醫療常識以及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高素質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團隊,檔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各項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的制度政策才能得到貫徹和實施。另一方面,在鄉政府的財力可承受范圍內,最好能夠為各村鎮級別衛生室添置一些信息化設備,或者以衛生室自己添置,政府補貼的方法來購置設備,這樣就能夠改善硬件條件了。
四、結語
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制度是我國新農村合作醫療的重要環節,檔案管理工作的好與差直接關系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但是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新型農業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管理內容更加繁雜,管理手段更加多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也隨之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相關的檔案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的盡職盡責,抓住農合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等一系列基礎工作,那么就是為提升農民健康水平、促進我國農村社會的穩定,加快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打下了基礎。本文結合我國新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現狀,提出了完善其檔案管理制度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實際情況的改善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也希望能夠增加社會大眾對新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制度的關注。管理人員素質提高,信息化配置齊全,再加上相關部門不定時的組織相應的培訓,相信新農村合作醫療的檔案管理工作會不斷地完善。
參考文獻:
[1]戴麗娜.淺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功能及制度建設[J].吉林醫學.2010(35)
[2]曾湘平.借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水平[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3]袁妙,胡尊讓,李霞.新農村合作醫療與鄉鎮衛生院的有效互動研究——以陜西省高陵縣為例[J].陜西農業科學.2011(01)
[4]朱利平,胡凱.淺析新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5]姚志偉,趙濤.加強新農合醫療檔案管理為規范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J].現代農業.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