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漢秀
學生主要靠課堂來吸取課本上的知識,因此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課堂發揮最大效率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我們有許多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盡管一節課只有45分鐘,卻集組織、內容、藝術及策略于一堂,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從多角度進行建設和點綴。數學是一門抽象而嚴謹的學科,雖然它缺乏些情趣,然而它讓人們學會怎樣去思考問題,又怎樣去解決問題,從而使數學變得神奇。倘若我們能巧妙而恰當地運用一些策略,更會使課堂化枯燥為趣味無窮。
策略一:注重數學思想這一數學靈魂的滲透,讓課堂更具靈氣。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無思想,心渙散;思想又是旗幟,旗幟在,陣地在。因此,教學數學,首先應教學數學思想,課堂上要時時處處滲透數學思想的運用。思想在,靈魂在,有靈魂,課堂才有靈氣。
比如,如圖,它說明了“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的關系”,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又如已知x+y=3,xy=2,求x3y+2x2y2+xy3的值。就需要運用“整體代入”的思想;再如, 在哪兩個整數之間?這里就要用到“逼近思想”。“轉化思想”是一種最常用的數學思想,像把未知轉化為已知,把未學轉化為已學,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把多元轉化為單元,把高次轉化為低次,把空間圖形轉化成平面圖形,等等不勝枚舉。教學時只要抓住了這根“綱”,課堂效益自然水到渠成。
策略二:注重數學思維的訓練,體現數學的嚴謹,讓課堂更具魅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體操不僅可強身健休,更在于它是一項展示人體運動魅力和技巧的藝術,數學之所以是體操,是沿于它的思維活動與體操運動一樣,層次分明,程序清晰,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的錯位或障礙,都可使思維受阻,活動中斷。因此,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要像訓練體操運動一樣,嚴而慎。
在探究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時,通常是從某些簡單的特殊情形入手,經過觀察、比較、歸納、抽象出一般性的結論,再用這個結論去解決需要解答的問題,這種由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方式,是訓練學生思維的一個方面。
逆向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需要嚴格的訓練才能形成,一旦形成,學生可以在不自覺中進行運用。數學教學中,會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所有的公式都能逆用,而概念和定理卻只有一些可以逆用。因此,在訓練這種思維的形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逆用的限制條件以及分辯出真假命題,因為只有真命題我們才能運用它去解決問題。由于每節課都有可能涉及到一些命題,因此,訓練逆向思維具有持久性。
學生最怕學習幾何知識,同時也認為幾何是最難學習的,之所以“怕”和“難”,是因為幾何題對思維要求較高,又缺乏必要的思維訓練,從而對幾何的學習感到畏懼,因此,對學生進行常用的思維訓練,是學生樂于接受幾何知識的保證。訓練解幾何題的思維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倒推法,也叫分析法,這種方法是從題目的結論入手,一步步倒推得出題目的已知條件或已學過的公式、定理。其基本思路是:要使該結論成立,需要一個或幾個怎樣的條件,在這些條件中,要分清哪些是未知的條件。再把未知的條件當作新的結論,要使這個新的結論成立,又需要一個或幾個怎樣的條件,在這些條件中,又有哪些是未知的,依此類推,至到得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或學過的公式、定理為止。二是順推法,又叫綜合法,其基本思路是從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已學過的概念、公式、定理入手,一步步得出結論,它與倒推法剛好相反,這種思維通常用于解題過程的書寫。三是“看兩頭,湊中間”,其基本思路是從結論入手,能得出條件1,又從已知條件入手也能得出條件1。這種思維實質上是“倒推法”和“順推法”的綜合,對于較復發的幾何題,運用它尋找解題思路,能起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策略三:注重方法、規律的總結,體現數學中的“以靜制動”,讓課堂更具“濃縮”。
授于學生以解題方法遠遠優于幫助學生解一道題目,因為題目是變化的,題數是無窮的,而解題方法是相對不變的、靜止的。同一種方法能解答同一類型的題目,而不同類型的題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應對。因此,教學時要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題型,逐一地總結方法,濃縮知識,日積月累,這些方法逐漸積累成了一個“解題方法庫”,學生擁有了它,學習起來便可游刃有余,這也是讓學生把書讀薄的道理。比如因式分解中的分組分解法(以四項多項式為例),讓學生首先要明確分組的目的是組與組之間可提公因式或可套公式,其次是分組的方法有“二二分組”和“一三分組”兩種,再次是檢驗分組的可行性,即看“二二分組”組與組之間有無公因式可提,看“一三分組”組與組之間有無公式可套,若有,則分組正確,否則,分組錯誤。
事物是運動變化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在數學上則使用函數來表示。表示函數的方法有列表法、圖象法和解析法,這三種方法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它們轉化的支點是有序實數對,其中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分別表示自變量的取值和函數值的對應關系,課堂上要充分地將轉換的方法以及自變量的取值范圍與函數圖象的整體性和局部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告知學生,以強化知識之間的彼此相關性。
策略四:注重就地取材,體現數學的廣泛應用,讓課堂更具現實。
在現實生活中,舉目可望,伸手可及的數學題材比比皆是,課堂教學時,要盡可能多地選擇這些題材作情景,讓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魚水關系,即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眾多問題的基本工具,有著廣泛地應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親切感和渴望感,認識到學好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進對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例如:
問題1:若以教室內兩堵相鄰的墻與地面的交線為坐標軸建立直角坐標系,請你寫出自己所處位置的坐標。
問題2:教室內的活動推拉窗,高1.8米,推拉的最大寬度為1.2米,請你寫出推拉窗的通風面積S(平方米)與推拉的距離x(米)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畫出其圖象。
除上所述,幽默的語言、豐富的情感等也是課堂教學必要的策略,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