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是初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老師們在課堂提問的時候要切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技巧提問,根據學生實際接受問題能力安排提問內容。這樣的提問方式既可以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本文通過描述課堂提問這種方式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針對性;技巧性
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學時代,老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全面提高,而有效開展課堂提問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重要方法。課堂提問在小學初中也普遍運用到,通過課堂提問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學習專注力,令到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質量提到提高。
一、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注意把握問題的重復性
在教學課堂上,老師們經常會將問題和答案重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習慣性的留意老師重復的問題,這種不好的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學生沒辦法全面分析問題,而是將問題集中在同一個地方,最壞的可能會令到學生吸收不了更好的知識。當然,并不是所有問題都不需要重復,一些比較難的題目,老師可以適當重復,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明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吸收,要避免的是那些簡單沒必要重復的。
2.提問應緊扣教材以及教學目標
老師們單純地傳授知識給學生是傳統教學中的內容,現代教學則相反。課堂時間十分有限,只有短短40分鐘,有些老師為了提高課堂的活躍度而過多向學生提問,一個知識講完了立刻提問,這樣學生并沒有完全吸收知識就忙于回答,只會使學生頭腦混亂,沒有足夠時間去思考問題,對知識更加模糊,所以老師提問的問題不宜過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主要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提問,問題應盡可能簡潔、集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問題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以及知識。
3.應注意提問問題難度應適中
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思考以及求知欲望,但是如果老師在課堂提問的問題難度過高,會使學生望而卻步,沒有信心,也沒有欲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難度適中的題目,既不能和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相差太遠,也不能將問題設計得太過簡單,最好是能夠按照“最近發展區”原則,使問題略高于學生實際水平,讓學生能夠跳一跳再找到答案,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掌握課堂提問的幾點技巧
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基本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套可以提升課堂提問技巧、質量的方法,令課堂提問發揮最大的好處,使到教學達到目的。
1.注意提問應深入
現在很多課堂上提問都是采用直問直答的方式,這樣并不能很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老師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采用不同的提問形式,不可以一味采用簡單方式提問,這樣不但使學生感到沒興趣,就連課堂氣氛也變得沉悶。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的問題可以不完完全全參考課本,以課文為基礎,引出很多其他問題,將時事與學習想結合,提問更加深入,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提高學生的自我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深入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馬說》這篇文章時,作者主要是為了表達那種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感,其教育意義在于指導學生在困境時也應該迎難而上,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問題。教師可以這樣提問, “同學們試想一下如果想在學校里想展示自己的才干,可以擔任班干部,也可以表演特長,但是暫時沒有機會來實現你的心愿,你有才能也無法施展,那么你應該怎么辦呢?”很多學生都有共鳴,紛紛討論,在品析文章后,很多學生得到啟示,自己要更加努力,要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很快體會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提問有層次性
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備課中,設計問題需要有層次性,要注意引導學生思維的發展,并不是簡簡單單一兩個問題就完事,這些問題要符合文章中心,慢慢深入。設計這樣的問題既可以令到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還可以使學生更清楚明白到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有層次性提問的好處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更加深入和有層次,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提問要多角度化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令到學生思維更加發散,更加開放,既要重視提問的方法和問題的多少,更加重要是提問多角度化,多角度化使得問題更加深奧,學生思考問題更加深入,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比如在教學中,讓學生們找出幾個不同體裁的課文的共同特征或者差異。讓學生對比吳敬梓寫的《范進中舉》以及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找出兩篇文章的不同點進行深入分析。又或者讓學生分析我國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上的不同之處。這樣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4.以公平角度發問
通常記者總是給人感覺是寸步不讓,厚顏無恥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記者為了達到目的而忽略被采訪人的感受,也就是提問角度是否公平。《面對面》這個欄目的主持人對于每一個受訪者都是持有統一的態度,它創造的聊天空間是讓每一位受訪者慢慢進入,以一種公平和平視方式去提問患者,醫生,管理人員,而距離又能把握到位。問的問題也跟得比較緊,通常會聽到“接下來”,“然后呢”等等這些銜接短語,提問方式公平,互動比較好,主持人風格低調,在采訪中可以營造一個很好的互動和采訪氛圍。同樣,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也可以采用這種公平、平視角度發問和提問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相對平衡的,有中公平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上更加放松,從容面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有效的開展課堂提問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吸收知識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老師們在備課過程中要思考設計一些可以令到課堂氣氛活躍,可以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甘超娟.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相關性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22).
[2]褚亞敏.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相關性探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8(1).
作者簡介:張靜(1978-02),女,河北秦皇島人,本科學歷,工作單位:河北秦皇島海港區第十六中學語文組,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