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華
一、專利國際保護的重要性
1.專利的概念
專利法中規定: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2.專利的特性
專利具有時效性。按照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自申請日起保護二十年;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自申請日起保護十年。同時專利具有地域性,在哪個國家提出申請并授權專利權后,就在哪個國家受到保護。在中國提出的申請,在美國不能受到保護;在美國提出的申請,在加拿大也無法受到保護。
3.國際專利保護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產業競爭已形成了國際化、知識化、白熱化、有序化的格局,而專利保護在產業國際競爭中起到導向、借鑒和保護作用。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頻頻遭遇知識產權壁壘。入世后,中國大陸企業在電池、摩托車、彩電、DVD、計算機、路由器、芯片、手機等很多領域都遭遇了國外、海外企業的專利攻擊。在某些領域,加入這種攻擊的國外企業在持續增加。例如,在彩電領域,2002至2004年間,法國、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企業陸續對中國企業發起了專利攻擊。在DVD領域,來我國收取專利費的國外企業也在持續增加,在國外DVD權利人的打壓下,中國大批本土DVD企業已經開始陷入困境。如深圳寶安區DVD工廠已經從140多家銳減至35家左右。
知識產權目前已成為國際競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國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加強國際專利保護。
二、國外專利申請保護的途徑
1.國外專利申請的途徑
申請國外專利,目前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巴黎公約途徑,一種是PCT途徑,第三種為直接向國外提出申請。
a)通過巴黎公約途徑申請:基于已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12個月內向《巴黎公約》其他成員國提交專利申請。
b)通過PCT途徑申請:可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提交一份PCT國際申請,在優先權日起30個月或31個月后指定PCT成員國國家階段
c)直接提交國外申請:此途徑通常針對申請國既非巴黎公約成員國,也非PCT條約成員國的情形,或者盡管已過專利申請優先權期限,但是申請尚未公開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巴黎公約或直接向國外提出專利申請,通過此途徑向國外提交申請前,需先向中國專利局提交保密審查。如果保密審查程序順利,此時申請周期可能比PCT程序公開前進入國家略短。
2.PCT途徑與巴黎公約途徑的區別
目前在中國,企業采取PCT途徑申請專利的較多,相對巴黎公約進入國外的好處在于:
a)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長給申請人充分的決策時間、降低風險、節省費用。在此期間內申請人可以利用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對該專利申請獲得專利授權的可能性進行初步評估,并結合技術發展情況和市場前景等因素確定是否要到具體國家去申請。可以對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合適配置。如果同時進入多個國家,巴黎公約就要在12個月內籌集到進入多個國家的大筆申請費用而通過PCT途徑則有充分的時間籌集資金。
b)一表多國,辦理方便。只須提交一份國際申請,即能得到一個可在多個國家生效的國際申請日,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為專利申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
c)進入國家階段前提供報告,參考價值大,降低風險、節省費用。國際專利申請要經過國際檢索單位的國際檢索可以在進入其它國家之前得到一份高質量的。該國際檢索報告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如果國際申請經過了國際初步審查專利申請人還可以得到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做出的高標準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該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可以考慮不再進入國家階段,以便節省費用。如果專利申請的授權條件不充分,進入多個申請國后均被駁回,將會損失較大。
d)繳費手續簡捷。只需向受理局而不是向所有要求獲得專利保護國家的專利局繳納專利申請費用,簡化了繳費手續。
三、專利國際保護的問題預防與應對
因國際競爭中的專利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國外專利申請所需要花費的費用巨大,因此筆者建議,企業在進行國外專利申請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競爭情報研究與風險控制
產品研發前,通過系統的專利檢索分析,開展競爭對手情報研究,對于同行業在目標市場國的專利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檢索的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有目的有重點的布局自己的專利申請,占領專利高地。
產品出口前,就計劃出口的產品,進行海外專利預警風險分析,梳理在目標市場國是否存在高相關專利,并根據目標市場國的法律環境,分析產品出口后,是否存在侵權風險。對于可能存在的高風險專利,專利權人應做好應對準備,分析高風險專利是否可以被無效掉,同時圍繞高風險專利布局多個包圍專利。同時也應做好專利談判許可的準備。
2.布局優勢專利
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布局優勢專利,布局有價值的專利。如果有可能,盡量將自己的專利與行業標準聯系起來。有了這些優勢專利,后續在與競爭對手的抗衡中,才可以實現與競爭對手平等對話,達到許交叉許可,提高競爭籌碼的目的。
3.危機處理
公司中的法律部分,在產品出口時,或者參加展會時,應充分預估目標市場國可能出現的專利危機,尤其是美國、德國這樣專利保護手段強硬的國家,加入遇到展會查抄、337調查等危機,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或者采用退縮必然的態度,應積極應對,必要時可以向行業協會或者政府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