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倫 董璨
一、什么是設計?
簡單來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并不是只有設計師專門為某種事物做出美學上的美化才能被稱作“設計”,一個人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環境使其變得更適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設計。從實用性出發,并改變事物原有的結構或者外在形式就是設計的本質。這個定義可以適用于設計的所有領域,盡管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從形式、內容到行為上均有所不同。當今“設計”往往與創意掛鉤,人們普遍認為一定要有創新才能算被設計過,其實設計也有改良性設計,因應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改良的變化也能稱為設計。同時設計也能作為一個社會學切片,因為一個時代的設計往往能代表同時期的科技、文化、審美水平。
二、為什么設計?
設計是連接美學和生活的紐帶,普羅大眾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藝術作品的高深涵義,可是卻能很容易地區分有美感的或是平庸的圖像甚至是日常用品,因為設計賦予產品的美學外觀是涵蓋在功能中的,甚至可使得產品更具有實用性的同時帶給使用者更佳的心理體驗。時代在前進,科技在進步,永遠有新的產品出現,舊的物品被淘汰,審美觀念在不斷改變或者輪回,可以說設計是無盡的,因為“美”沒有終極標準,設計也沒有一個最終的“理型”,只能在不斷設計、修改中達到最接近理想的狀態。
三、當代的工業設計是什么?
狹義工業設計的定義與傳統工業設計的定義是一致的。也就是行外人所理解的單指工業產品的外觀設計,將一件產品進行美學包裝使之更美觀實用。而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工業設計領域不斷擴大,內部不斷細分,衍生出更多元的專業學科。廣義上來說,工業設計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包括視覺傳達、建筑、室內、產品和機械設計都包括在工業設計范疇內。
工業設計其本質決定了它與商品、社會時刻保持著密切聯系,因為工業設計是為商業社會服務的,是連接企業與社會的橋梁。商品的銷路從某方面決定了其設計是否成功。與社會的關聯如此密切,以至于工業設計無形中對社會產生著巨大影響。一項新的科技成果往往需要通過工業設計才能成為可使用、可批量化生產的產品面向社會。一項設計可能引發技術、審美甚至是社會觀念的變革,可以說工業設計在社會中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當代的工業設計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設計方法研究。十九世紀中后期,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開始注意總結工程設計的規律和方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產品競爭的日益劇烈,各設計強國普遍重視設計環節,推動了設計方法學的研究。設計流程設計,同樣是工業設計范疇里的一個重要命題。是在總結設計規律、啟發創造性的基礎上促進研究現代設計理論、科學方法、先進手段和工具在設計中的綜合運用,對開發新產品,改造舊產品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有積極的作用(據百度百科)。設計不像藝術創作,隨性發揮,而是一個嚴謹、縝密的過程,通過設計方法學的研究能夠幫助設計師清楚流程的每個環節,提高工作效率。而設計方法本身并不是確定的,作為一種流程設計它也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因為當代的科技、社會發展也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現代工業的發展帶領人類征服了自然,可是破壞了兩者間原有的協調關系,所以當代的工業設計需要考慮產品本身、生產流程過程中、運輸過程、使用過程中以及完成使用使命之后對環境的影響。“在大量生產的時代,一切必須經過設計,因此設計成為協助人類塑造工具及環境,并進一步延伸至社會與人類本身最具權威的工具,因此設計師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與道德責任,設計必須成為一種得以回應人類真正需求,創新、富創造性、跨學科的工具,且更偏重其研究導向。同時,必須停止設計不良的物品與人工結構,不準再褻瀆地球環境。”現在中國身為制造業大國,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過程中忽略了保護自然生態,導致水土、大氣污染嚴重,資源走向枯竭。所以環境友好設計是當代中國工業設計的一個重點。
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仍處于不斷膨脹的狀態,更重要的是第三世界國家人口越來越多,必然導致全球貧富不均現象的惡化。工業設計是為“人”服務的。作為工業設計的使命之一,是使設計民主化,這也是大工業生產的核心價值。與手工藝術不同,工業設計標準化、可復制的特點大大降低生產時間和成本,從而降低產品的售價,能使得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得以享受便利、智能的產品,享受設計的美感。“現代主義設計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要改變設計為權貴服務的這種數千年的歷史,而企圖讓設計為大眾服務。”工業設計師有義務使設計平民化,工業設計在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為社會制造積極的推動力。
四、中國的工業設計是什么?
古代中國在工藝美術上的造詣在世界上占據絕對高度,可是開啟大工業生產時代的是18世紀的英國,“工業設計”的概念也是從1750年的工業革命以來才逐步產生的。中國的工業化開端晚,起點低,屬于先天不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偏重于重工業,并且沒有形成“工業設計”這一概念,以復制和模仿起家。同時期的西方先進工業化國家,工業設計已經形成了清晰的概念,成為一個工業化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的部門了。
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有較大發展,消費者消費水平提高。當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潛力集中在品牌影響力上,依靠壓低成本形成價格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高實用性和美感的產品和優良的體驗服務才是具有長遠發展前景的方向。加之中國為早前犧牲環境和資源發展高能耗工業導致的環境污染惡化,中國的企業有義務發展環境友好型工業,向已經經過這個時期并使環境好轉的國家如英國、美國和德國學習。
設計業是第三產業,設計就像金融、管理一樣,本身就是一項具有高產值的服務行業,中國近年來相繼出現了數家優良的設計公司,可是與外國“成行成市”的設計行業相比還是差強人意,這與中國制造業缺少自主創新意識的環境不無關系,國家應大力扶持設計行業,為這個種子行業提供良好的土壤。而設計師們本身也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整合各方面資源的能力,加強與上下游資源配合,才能形成整體優勢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為真實世界設計》維克多·巴巴納克 著,楊路 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初版.
[2]王受之 ,《世界現代設計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年版.
[3]《中國工業設計的歷史、現狀及未來》佚名 來自百度文庫.
[4]鄭建啟,《藝術設計方法學》,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