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清 蘇富榮
醫院感染是影響醫療質量的一大障礙,是評價醫護質量及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隨著醫院的飛速發展,應用介入性診治越來越多,帶著大量病菌的器械被統一收回集中到供應室,供應室又是醫院供應各種無菌器材、敷料的重要科室,每一項工作都和醫院感染、醫療護理質量、科研、患者的安危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為了防止醫院感染,為臨床科室提供合格的滅菌物品,從多方面入手,加強管理,采取各項措施,現總結如下。
一、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是供應室工作的根本保證
重視在職教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理論學習,定期組織理論與技術操作考核等,來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服務技巧,積極培養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團隊精神,滿足臨床醫療護理的需求。
二、加強再生物品環節的質量管理是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
再生物品由回收到發放形成一條鏈索式循環,每一環節緊緊相扣,相互把關,所以供應室人員必須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認真執行工作流程中的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做到供應的物品能滿足臨床需要和絕對無菌,確保醫療安全。
1.嚴格物品回收
回收的醫院器械其性能是否達標,是保證醫療器械質量的關鍵。因此,回收時必須當面查對物品器械的名稱、數量、規格、初步清洗處理情況及器械有無破損。
2.重視清洗質量關
器械清洗是供應室工作的重要環節,國外供應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潔可以不滅菌,但是滅菌絕對不能不清潔”,充分體現洗滌徹底的重要性。首先根據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類別、有無管腔、軸節等進行分類,嚴格執行消毒→沖洗→含酶洗滌劑浸泡→常水沖洗→純化水精洗→烘干→上油保養→檢查洗滌質量,達到程序化、科學化。
3.嚴把包裝質量關
包裝是保持滅菌物品在無菌狀態下進行存放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確保包裝的物品經滅菌后、打開使用前保持無菌狀態。為確保包裝質量,各類物品在包裝前認真檢查,包內放化學指示卡,包外用化學指示膠帶貼封,并注明品名、滅菌日期、滅菌有效期、責任人、質檢者等,使包裝包松緊適度,規格齊全,數量準確,尺寸規范(滅菌包用于脈動真空蒸汽滅菌器體積≤30 cm×30 cm×50 cm,金屬包重量≤7 kg,敷料包≤5 kg)。
4.正確的滅菌方法
滅菌是供應室工作的重點,滅菌物品的質量與醫療護理質量息息相關。因此,滅菌器應按《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滅菌過程中堅守工作崗位,正確掌握滅菌器操作規程及檢測手段,注重滅菌的三大要素:滅菌溫度、時間、飽和蒸汽。每日滅菌前對滅菌器進行常規檢查和衛生清潔,管道內的冷凝水排完(≥10 min)后方可進行滅菌處理。滅菌后物品手感干燥,水分≤3%,滅菌合格率應達到100%。
5.加強滅菌后無菌物品的質量管理
合格的滅菌物品,應標明滅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標志,每批滅菌處理完成后,應按流水號登記在冊,記錄滅菌物品的種類、數量、滅菌溫度、作用時間、滅菌日期與操作者等,并歸檔備查。滅菌后物品應放入無菌間的柜內,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順序分類固定放置。對發出去的物品,不論是否使用,均視為污染物品,應重新滅菌,不應再進入無菌間存放。
三、加強供應室消毒滅菌的質量監測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正式頒布《消毒技術規范(試行)》以來,消毒滅菌被納入國家正式法規,為避免醫療糾紛及醫院感染發生,消毒滅菌的監測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保證消毒滅菌的質量控制,對消毒滅菌物品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滅菌設備、操作臺、工作人員手等進行監測。
1.對壓力蒸汽滅菌監測
每鍋次進行工藝監測,并詳細紀錄;化學監測每包進行,脈動真空滅菌器每晨第一鍋進行BD試驗;生物監測每月進行一次。
2.空氣、操作臺、工作人員手細菌培養
每月常規進行1次,要求做到空氣培養細菌菌落總數≤200 cfu/m3;操作臺、工作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5 cfu/cm2。
3.使用中的化學消毒液
現配現用每日更換,每次配制后用化學試紙測試有效濃度,保證化學消毒液的劑量、濃度精確,并每月抽樣1次,做染菌量監測,細菌菌落總數≤100 cfu/ml為達標。
4.紫外線消毒效果監測 每月進行1次,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要求照射強度≥70 μw/cm2,不合格者立即更換。
5.對醫療器械每周進行
1次細菌內毒素法熱源監測和微粒分析,而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均按規定每批號作熱源監測和無菌試驗,結果陰性。微粒數200 ml洗脫液中含15 μm~25 μm的微粒≤1個/ml,合格后方能進行發放。
6.蒸餾水質量監測
每周進行1次,要求蒸餾水pH 5~7,無熱源反應,氯化物、硫酸鹽、鈣鹽、易氧化物、重金屬監測,結果陰性,保證蒸餾水質量。通過落實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應室工作逐步達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確保了無菌物品質量,有效地防止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四、對消毒供應室人員的要求
1.扎實的專業知識
WS 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要求,對消毒或滅菌后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均由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供應室人員要勝任消毒供應室的工作,就認真學習、加強培訓,把“以病人為中心,服務于臨床”工作和行動指南。全面掌握消毒供應室專業知識,如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裝儀器設備的使用、保養等知識,供應室人員都做到全面掌握并能靈活運用。
2.熟練的操作技能
供應室要為臨床做好優質服務,掌握消毒液的性能、功效、濃度、配制、使用策略、事項及濃度監測策略;熟練掌握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策略和程序;掌握脈動真空高壓蒸汽滅菌器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的操作程序、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及緊急事故應急預案的處理等,并能熟練操作,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務于臨床科室。
3.良好的溝通技藝和協調能力
消毒供應室與臨床科室人員的接觸較為密切,良好的溝通技藝和協調能力。在與臨床科室人員交接物品中,文明禮貌服務,信任,尊重,耐心解釋,與對方達成的溝通與理解。這樣,既能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又于不斷推動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
4.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的能力
消毒供應室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論述、新策略和新技術,掌握新的操作技能,知識更新,不斷改善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