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豐
摘 要:根據醫療機構快速且穩定的發展規劃,我們國家在對我國現有的醫療機構進行所有制改革的同時,對醫療機構實行了分類管理的方案,這就是現行的將醫療機構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兩種不同的類型,并且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界定范圍、任務、目標以及稅收等政策國家都做出了相應的比較合理的規定。下面我就我所了解的知識并借鑒一些前輩的成果來探討一下現行制度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現行制度;發展前景
一、相關介紹
1.相關定義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了非個人利益服務而設立運營的各種醫療機構。并且這種醫療機構的目的并不是營利,原先是作為醫療保險的基本定點醫療機構存在的,近幾年來,才與營利性醫療機構一樣,也接收非醫療保險的人員,其在我國的各種醫療機構中占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當然它的收入主要是用于醫療服務,然后為發展醫療機構服務。
2.特點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主要依靠政府撥款,同時還要其它的渠道籌集資金,并且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就是這些資金是非償還性的。從其他的意義上來講,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是由社區所共同擁有的,它并不是屬于某一個人的,所以在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進行買賣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另外,法律是嚴格禁止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分配利潤的,經營者只能夠拿到國家所發放的工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所獲得的資金只能為發展醫療機構服務。
二、異同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顧名思義,就是專為社會公眾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服務而設立運營的各種醫療機構。而對于營利性的醫療機構來說,進行醫療服務所得到的收益除了用于工作人員的工資發放之外,主要是用于投資者經濟回報的。它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自主的確定本機構要進行的醫療服務的項目類型以及具體的項目,并報衛生行政部門核準。它像大部分企業一樣,是自主經營的,當然是要依照法律的規定,醫療服務的價格也必須是公開的,并且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不能亂收費,在這個的基礎之上實行市場調節價,然后根據實際服務成本以及地域的不同情況,自主制訂價格。所以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多是個人資金或者合伙、合資興辦的醫療機構。
1.經營目標方面的不同
可以說營利性醫療機構運行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積累更多的資金,為經營者謀取最大的經濟利益;而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運行的目標就是截然不同的了,它的經營目的是特定的社會目標,它并不以賺錢為目的,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是為我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而存在的,它是不允許把所得的利益分給經營者的,它所得的利益只能用于其自身的發展和一些有益于其發展的活動上來。
2.利潤分配方式的不同
賺錢或者不賺錢并不是營利性的醫療機構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區別的標準。說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是賺錢的醫療機構,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不賺錢的醫療機構是不對的。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在經營的過程中盈利后,投資者和經營者都可以對稅后利潤進行分配;而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是不以賺錢為目的的,但是經營者為了達到擴大醫療規模的目的,也是可以適當的盈利,但是呢,這種盈利是只可以用于自身發展,是不可以進行分紅的,利潤分配方式的不同可以說是營利性醫療機構與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的本質區別。
3.處置財產的方式不同
對于營利性的醫療機構來說,如果經營不善而達到了必須終止服務的地步的話,投資者個人是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自行處置其剩余財產的,從這個方面上來說,投資者個人是由一定的自由的;而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在由于種種原因終止了服務之后,其剩余財產是不能自行處置,只能由社會管理部門或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處置。這是由于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的特殊性來說的,因為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屬于公共財產,而不是像營利性的醫療機構一樣是個人財產。
4.結余的用途不同
非利性醫療機構的結余是不能用于投資者的回報的,當然也就不能變相的分配給其職工,所有利潤和盈余只能投入到機構的再發展中,用于購買機構所需要的設備以及用于引進新的先進的技術。與此截然不同的是,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支結余是用于回報投資者的,也就是說營利性醫療機構所賺的錢是要分給投資者的,然后再由投資者決定是不是要用于醫院的發展等等。
5.享受財產補貼的不同
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只要是政府辦的縣及縣以上,都可以享受定向補助,這些都由同一級財政進行安排。與此相對的是,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沒有任何的財政補助的,也就是說要盈虧自付,承擔著很大的風險。
6.價格標準不同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所提供給大眾的醫療服務實行的收費標準是按照政府的指導價的,醫療機構按照其主管部門制訂的基準價,再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其合理的浮動范圍之內,確定本醫療機構實際醫療服務的價格。而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就會有很大的不同了,因為要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服務成本或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訂價格。
根據上面說講述的我們可以知道,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與營利性醫療機構相比較,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病源競爭上是有著絕對的優勢的。然后在剩下的市場中,在服務價格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也并沒有讓營利性醫療機構占優勢。所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唯一的弱點就是在技術方面。但是也并不是說,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就沒有技術上面的優勢,尤其是像廣州這樣一個醫療資源比較豐富,醫療人員的技術和素質都普遍的比較高,同時醫療技術力量和硬件也非常雄厚的地方。
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
1.找準醫療機構發展的方向
根據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基本情況來說,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基本醫療服務應該是主要的服務內容,這一點從我國社會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中也能清楚看出。因此,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就要由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水平的人群經濟狀況結構來確定了,但主要的發展方向一般也就只有兩種,即以提供特需服務為主或者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為主。自從我國進入WTO以后,特需醫療服務的需求就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尤其對于廣州這樣的城市來說。另外,根據相關的規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可以向廣大的市民提供少量的非基本醫療服務的,這一項政策的實質,就是向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開放了特需醫療服務這一廣大的市場,所以這一部分市場的競爭仍然很激烈,因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競爭力是不容小覷的。
2.合理確定服務價錢
雖然國家給予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很大的自由,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可以自主確定服務項目,也有一定的自由可以自主定價,但這必須有一定的前提。營利性醫療機構一般不作為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這就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就有了極大的方便,拿廣州來講,廣州經濟貿易發達,外來務工人員也很多,但很多是不能享受醫保服務的,這些不能享受醫保服務的人員就很有可能不能成為它的病員,非醫保患者也就成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競爭的焦點。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如果想要競爭到這部分病員的話,就必須在價格上進行合理定位,否則很難再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沒有醫保的人醫療費用負擔本身很重,除非你的技術具有絕對優勢且價格也不是高得離譜,否則這些病人不會選擇你,所以合理的制定醫療服務的價格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了。
3.努力增加自身的優勢
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非營利性與營利性醫療機構并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起,但是這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前景是很有利的,因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國家規定的醫療保險定點機構,雖然必須受社會經濟水平和人們支付能力的制約,但是在服務價格的制定上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的,當然沒有多少主動權。所以要想吸引病員來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就醫,既需要在技術上必須占優勢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必須占有主導的地位,如硬件設施和醫療人員的技術和素質方面。應引進全新的管理模式。任何一個醫療機構要想盈利,就必須要加強內部的管理,其次各種病癥的整體醫療費用都不可以高于正常水平,即不能發生亂收費的現象,同時也不可以以各種名目去多收取費用。
4.技術人才和設備的投資
未來的社會競爭主要就是人才的競爭,為了不輸掉這場競爭,除了需要高薪聘請一些高級的專業能力比較厲害的人才外,也要重視本機構對人才的培養投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入有一大部分是用于醫院的發展的,所以對人才的培養就相對的比較容易一點,當然,這是相對于營利性醫療機構來說的。醫學又是一門發展非常迅速的學科,與此同時,醫學知識與技術的更新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不斷對人才進行投資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你就會永遠的失去技術競爭的優勢。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入用于更新設備投資,因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收入是不用于更新設備投資,這就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增減了競爭的資本。
5.改善辦醫模式
當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有一片可以平等自由競爭的凈土的,畢竟它是醫療保險所指定的專門的醫療單位。另外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是一個公有的醫療機構,它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一言堂”情況的發生。也許還有另外的方法,就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徹底改變原有的辦醫模式,如部隊一樣“鐵盤的營,流水的兵”,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就可以減少人才培養的支出。
四、結語
從上文我們就可以看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我國的是非常有前景的,在現代社會中,不可否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占據主導地位,但是營利性醫療機構存在,也同時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形成了既合作又競爭的良好關系,這是非常有利于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東興,王繼武,馮文,胡鴻藻,王甫群,蔡學昌,肖十力.公立醫院產權改革研究綜述[J].中國醫院管理.2004(11).
[2]楊慧艷.國際化醫療服務面臨的挑戰及法律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
[3]姜淑麗,房志紅.小議醫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5).
[4]金萍妹.“醫改”對公立醫院運行的影響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