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加然
民辦高校是現代中國高等大眾教育理念指導下呈現的創新辦學模式,實踐證明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也認識到社會力量辦學的重要性,在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訂版中明確規定“國家鼓勵集體經濟、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規定舉辦各種教育事業”,到1993年的《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7年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200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都為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保障。
一、江西民辦高校音樂教育現狀
江西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且取得一定的辦學規模,如江西科技學院、南昌理工學院、江西城市職業學院、江西大宇職業學院等民辦高校都設置了音樂專業,截止2011年,全省民辦高校音樂類專業學生共計5000余人。但是江西民辦高等音樂教育發展剛處起步階段,這跟十一五期間蓬勃發展的江西民辦高等教育是分不開的,期間江西民辦高校開始了飛躍式的發展,作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藝術教育專業音樂專業在此期間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同時民辦本科院校,無論從學生生源水平、師資結構和辦學基礎看,人才培養目標必須牢牢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①作為江西民辦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科技學院在辦學過程中無不時刻體出現這一點。
二、辦學定位上要堅定創新
通過對地方文化市場的調查與了解,過去市縣的文化單位一般以文化館、群藝館、電影院、錄像廳、KTV的形式存在,更多為政府、單位、學校等提供主流性文化產品服務。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在物質生活得到一定的滿足后,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強烈,已呈現出形式多樣化、過程體驗化、藝術大眾化等特點。經過文化企事業單位的深入改革和市場的融合,出現了很多為普通老百姓服務的演藝公司、藝術培訓機構、文化傳播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婚慶公司、策展公司、影音制作公司(工作室)、舞蹈工作室等等,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職業音樂人和經紀公司,加上近年來各類選秀類節目的流行,各地也積極效仿以豐富當地的娛樂文化活動,這一系列的變化無疑需要大量的音樂專業人才,這種直接為大眾服務的音樂職業人才對專業要求相對可以放寬,但是對從業人員的市場察覺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市場推廣能力有一定要求,正是民辦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的良好契機,同時也是作為民辦高校發展音樂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尋找市場的需求,按照實際需求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
三、師資隊伍建設上的創新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辦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作為民辦高校發展音樂教育,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創新發展時,師資隊伍建設的改變也是必須的。首先,在理清辦學理念要與市場緊密結合的前提下,引進人才要跟上。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教育重在培養實踐性人才,在驕師資隊伍建設上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實踐經驗。不光要有專業表演實踐經驗,還要有專業市場實踐能力。對藝術市場中藝術產品的生產、藝術產品的包裝、藝術產品的推廣營銷、藝術產品的市場適應性、藝術產品的前沿創作等等都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這也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引進和培養教師成為既要熟悉課內教學環節也要深入市場環節的“雙師型”教師。在這點上江西科技學院音樂學院有一點成績,截止2013年共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研究生24人,占總人數的73%。更為重要的是學院鼓勵教師在保證教學的前提下,積極融入音樂市場,大部分教師除了勝任校內課堂教學之外,在音樂傳播市場中承擔了諸如專業教學、舞蹈表演、群眾藝術指導、合唱指揮、音樂節的推廣、音樂影視制作、藝術及其服務業策展等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樣本和學習環境。
四、學科發展與管理的創新
民辦高校發展音樂教育,不光要在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上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在學科發展與管理上更加需要按照實際情況改變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證上述幾點的順利進行。
首先,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上要引入新的思維。以前課堂教學效果更多是通過音樂會、參加比賽等形式來檢驗。在新形勢的發展下,可以適當的保留傳統檢驗方式,但是更多的要在校外實踐基地、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上來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把更多的教學機會往校外實踐基地、往社會實踐中傾斜,特別是實踐性課程不能大部分或者全部在教室內完成在校內通過期末考試、音樂會等形式進行考核,而要把課堂延伸至校外進行,在校外實踐基地、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教師只有在實際操作的環境中教會學生尋找問題、分析問題、溝通協作解決問題才能有讓學生更加直接的學以致用。同時,要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評價過渡到校外實踐中來,在教學管理上予以認可和推廣才能使教學與社會實踐真正結合。
其次,教師隊伍的管理與晉升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完全參照職稱評定條件對教師進行逐一對比。可以讓一小部分教師走傳統的道路,對新興的教學模式和管理體制進行樣本性和探索性科學研究,但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工作業績、收入待遇、與校聘級別的區分應該嚴格與以校外實踐基地、社會實踐等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為評價標準,這樣才能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音樂教育產品的研發和傳播上去,對民辦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民辦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要圍繞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音樂市場產業鏈中的一個隨時能用且滿足規格的螺絲釘,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社會的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手法,只有堅定的圍繞這一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江西民辦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能在周邊區域取得一定的成績,在為社會建設提供優秀的音樂職業人才的同時也為國內其他民辦高校發展音樂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參考。
基金項目:
本文為江西省教學改革2009年課題《江西民辦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特色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XJG-09-19-8。
注釋:
①胡劍鋒,毛晨蕾:《論創新民辦本科學院人才培養模式》,《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