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與話劇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門類,但是其實這兩種藝術門類是有許多相同之處。在現代話劇當中舞蹈已經成為表現話劇情節和表現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一些大型舞蹈當中也會設定一些在話劇表演中的元素。相互融合這已經是現代話劇和舞蹈發展的一個必然的趨勢。目前把現代舞蹈和現代話劇表演結合研究的著作也論文較少,本文試圖把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結合起來,研究二者的共性特征以及現代性的研究,試尋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舞蹈;話劇表演;現代性;發展
1 近代中國話劇以及舞蹈發展
首先,話劇作為舶來品,進入20世紀,中國戲劇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性成為其發展的巨大動力,它由一個基本封閉的系統變而成為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促使它不斷發展變化的核心動力,也從其內部轉移到它與外部世界的交往與沖突。20世紀這一百年可能是話劇發展變化最劇烈的100年,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現代話劇的出現和現代話劇的進一步完成,中國話劇基本完成了從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其中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話劇的發展最為突出。
1907~1910年,是中國話劇出現和話劇草創期,這是中國戲劇棄舊圖新,新舊交集的轉折期。1912~1935年,是中國從草創期到快速發展的時期。中國各地話劇愛好者開始組織話劇演出活動并成立話劇社。新中國成立后,涌現出大批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遼寧地區組建了文工團,編排了大量的話劇。例如,《夜未央》《血債》《秋海棠》《氣壯山河》《雷雨》等。這一時期也出現了現代比較著名的話劇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漢、老舍等。為新時代的話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如果說大家公認的裕容齡從日本所帶回來的舞蹈是中國舞蹈遭遇西方舞蹈的開始的話,那只是中國舞蹈現代性即將拉開序幕的一個預兆。裕容齡在日本接受了西方現代舞蹈的洗禮。并把這種西化的舞蹈形式帶到了中國。此刻,可以說是中國舞蹈有了對現代舞蹈的第一次訴求。
在當代中國舞蹈的發展中,西方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就使得我國舞蹈的現代性進程有了更多層面的表現。例如,現代舞蹈對古典芭蕾的影響以及芭蕾自身的“現代化”發展。還有現代舞蹈的快速變革與突破,如美國的一些流行文化也對現代舞蹈產生和很大的影響,后又影響了中國的一些現代舞蹈。而對于芭蕾來說,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從蘇聯學習來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對于當時的中國舞蹈來說是一種創新,并賦予了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內容。例如,《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作品,都是當時非常突出的代表。
2 舞蹈與話劇的相互聯系及融合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發展,中國也被世界所關注,中國對外來文化的需求和對傳統文化的探索中有了新的突破。作為話劇的表演藝術也在尋求著突破,長達上萬字的對白和表演者較少的肢體語言的表現,都讓觀者變得索然無味。而對于舞蹈來說,意義在于它的每一個動作本身,肢體語言豐富,技巧高超是舞蹈表現的關鍵。觀者只觀賞到了舞蹈的技術性和舞臺以及服裝的效果。這些藝術表現形式都比較單一,缺乏突破。
現代話劇與舞蹈兩大門類的融合就突破了這種單一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的表現形式是動作,不是敘事性的。而話劇的編排是敘事性的,但缺乏相對的表現性。通過這兩個藝術門類的融合,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創新,現代話劇的對白逐漸減少,而是運用現代舞蹈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去展開劇情以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這種新型的表現形式得到了觀者的認可同時也奠定了新時代舞臺表演藝術的發展趨勢。例如,話劇與舞蹈完美融合的《somebody·某君》,這場話劇只有4位演員,臺詞很少,最大優勢在于舞蹈與話劇同臺展示,和諧交融。劇中,舞蹈不再是一種舞臺裝飾,而是具有了重要敘事功能,這也是四川人藝話劇史上一次大膽嘗試。舞臺與觀眾有一段距離,觀眾可能很難看清演員表情,舞蹈的肢體語言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憾。舞蹈之美在劇中得到充分展示,既有現代舞又有民族舞,甚至還有嘻哈舞,與劇情發展非常貼切。《somebody 某君》有一定喜劇色彩,劇中穿插一些滑稽情節,演員跳的滑稽舞蹈能將氣氛迅速烘托出來,令人忍俊不禁。除舞蹈精彩外,該劇音樂也很有特色。
3 舞蹈與話劇的現代性轉變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舞蹈和話劇留下最為明顯的印記之一,就是形態變化。這是新時期賦予藝術形式探索的自然結果。傳統話劇的基礎是從文明戲發端并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沉積,而形成人們習慣的與舞蹈融合形成的大舞臺欣賞藝術。在這個形式中,不僅僅是演出形式的規定性,還包含了劇作的規定性、矛盾沖突的規定性、情感觀念的規定性和主題形式的規定性。例如,以舞臺自足背景為活動空間展開藝術的生活過程,使觀眾對話劇的感悟是經由旁觀而被動承受的,于是,話劇藝術的功力就在于,如何把未知的各色人等拉入自己的舞臺小世界而想象認可同一時空中的身外大世界。盡力逼真地還原舞臺外的大世界,就是舞臺上從布景道具到人物身形服飾以及對演員舞蹈功底訓練綜合化的要求。
新時期話劇的改觀,自然和形態的變革、豐富化相一致。通過兩個藝術門類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有力地將刺激到舞臺表演藝術的發展,刺激表演藝術作品的創作。而這種新型的表演藝術逐漸被廣大觀者所接受,我們不難發現如今的話劇加舞蹈的這種舞臺表演藝術形式以其獨特的方式呈現出它所保有的內涵,或以歡笑或以恐懼來表現劇作者的思考與見解,這是對于現代社會的我們所不可或缺的。
至此,中國話劇與舞蹈已經突破自身束縛,現代化發展也愈加明顯,這無疑是時代必然和藝術發展的需要。中國話劇正在沿著具有中國當代特色的道路,健康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方正.中國現代話劇史論[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2] 庫爾特·薩克斯.世界舞蹈史[M].郭明達,譯.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
[3] 劉彥君.中國話劇發展與觀念變革[J].文學評論,2010(3).
作者簡介:曹丹,女,哈爾濱人,戲劇表演專業,從業15年,就職于哈爾濱兒童藝術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