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萍 章萍芳
摘 要:眾所周知,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教室室內空間氛圍的營造其實質就是營造一種意境,給學生帶來和諧、舒適,進一步達到在此氛圍中的藝術與精神的交流。文章就目前湖州師范學院以及周邊地區在大學教室空間氛圍營造上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在色彩、照明、材質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環境設計;氛圍營造;舒適環保
大學教室室內空間氛圍的營造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于廣大大學生的需求,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不應該是苦行僧般的修行,而應是具有創造性的、開放性的、生動性的并且舒適性的有興趣的學習,而氛圍的營造正是利用現有的硬質環境加以形態、色彩、照明等的改變來達到激活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文化品位的目的。教室空間氛圍的重要性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體現。
1 目前教室空間氛圍營造的現狀
第一,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中,普遍存在著單一,甚至是呆板的現狀,教室大多采用整齊劃一的長排課桌椅,但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更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形成。第二,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對周圍的環境有著不同的需求,所以在教室空間布置上也理應存在差別,而目前學校教室的氛圍營造布置中都不足以顯示不同學院、專業的獨特性、差異性。第三,現代教室既無匠氣,又無雅氣,已經沒有吸引學生目光的環境氛圍,無法集中注意力,不愿靜心待在教室學習,進而“手機黨”便更加昌盛。第四,教室內與教室外環境的空間是一個整體,相應的也應該有密切聯系,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目前的狀態即是教室內外分離,基本沒有聯系存在。第五,存在教室照明浪費的現象,在教室無人的情況下;在白天教室照度良好的情況下;在只有少許幾個人的情況下,卻開啟了整個教室的全部照明,這些都嚴重地導致了能源的浪費。
2 營造大學教室空間氛圍的手法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營造良好的氛圍來進行學習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學教室首先空間上需要精密簡潔,簡潔是為了達到驅除校園生活中的瑣碎的目的,繁瑣的事物容易亂人心智,迷失本心,當然,簡潔并不是單調。其次這個空間與以往的教室有所不同,改變我們根深蒂固對教室色彩環境的認知。最后,作為教室,它應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促使學生能主動地融入學習的氛圍中。
2.1 色彩應用
色彩的使用無處不在,作為人最直觀的視覺感受。那么在教室中,顏色作為學生的學習空間的背景存在,處理好顏色關系就是營造教室空間氛圍的關鍵所在,所以色彩的選擇、運用,在整個室內空間氛圍的設計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色彩作為大學教室空間氛圍營造的技巧,目的是讓學生得到舒適、愉悅的良好學習空間。在教室環境中采用大面積的對比色塊,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不宜采用過多的鮮艷色塊,而對于小面積的色塊來說,需要適當提高明度來起到點綴作用。色彩不是單一、孤立地存在于室內環境中,需要不同的色彩來搭配不同的教室室內氛圍,當然,充分地運用材料的本色,也可以使色彩更具自然美。
(1)墻面顏色。墻面是教室室內面積最大的色彩部分,就我校目前的教室來說,普遍四周白墻,長條鋁合金玻璃窗,一塊大黑板,白色、黑色成了教室空間視覺的兩個極點,深色黑板給人以沉靜之感,白色是具有包容性的顏色,簡潔、大方,但是所有教室都采用相同的布局,相同的色彩,就容易出現審美疲勞了。對于教室的色彩,不同專業都應該定義自己不同的顏色來融入整個系、整個學院的大基調中,白色為主的墻面可以反射所有顏色,給予平靜的感覺,在教室中能夠帶給學生冷靜的心態,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需要加以自然的色彩進行修飾,在室內創造大自然的氣氛,豐富室內色彩氛圍,克服白墻黑板的冷漠感,體現年輕人該有的青春、活力、希望和發展等。同時,必須滿足室內大環境色彩的統一,避免雜亂。(2)地面顏色。地面作為教室的一大組成部分,對于大多數教室,可以使用純度較低的灰色來獲取一種安靜、舒適的空間氣氛。如果過多使用純度較高的色塊的話,容易引發學生的煩躁情緒,而灰調子的地面與墻面則形成符合下重上輕的審美原則,同時也具有穩定感。在公共教室這樣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中,我們應該強調色彩的統一性。當然,這其中不包括那些特殊需要的專業教室。 (3)桌椅顏色。教室內部桌椅的色彩是學生感受時間最長最貼近的,整個教室內的所有桌椅的色彩要與整個室內氛圍相統一。桌椅宜使用“中性色”為主色調,現代教室桌椅多采用實木色飾面材料,其顏色能夠使大腦活動頻率提高,學生更容易注意周圍環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4)頂棚顏色。色彩需要注重整體效果,在教室室內這樣一個空間,頂面、墻面、地面這三部分要協調統一,在統一的基礎上還要各具自身的特色。據調查學校一般采用平整式頂棚,構造簡單、大方,裝飾方便,顏色都為白色。就整體而言,教室宜采用明度不高的大面積色彩。
2.2 照明應用
室內空間氛圍的營造離不開色彩的表現,而色彩需要光的照明才能展現出它的效果。照明在空間中不僅僅是解決功能的問題,也是基于美觀的原因。教室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燈光的優劣不僅影響學習效果,長期更影響學生的視力,更甚者影響心理健康。
(1)在教室中一般采用冷光,結合長條形的玻璃窗,可以把大量自然光直接引入室內,為室內環境提供不斷變化的光影,燈光照明恒定地展現室內氛圍,自然照明則不斷變化,自然光和燈光相結合,消除室內封閉感,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氛圍更加自然舒適。 (2)在教室空間中,最常見最影響上課質量的就是黑板的反光問題。所以這是亟需要解決的難題,就目前現狀,除了在黑板區域采用與黑板保持一定距離的暗燈外,選擇反射性質低的黑板以及黑板的高度都是很重要的因素,盡一切可能避免黑板照射不均而產生反射,降低眩光產生的不良影響??茖W的用光,有利于學習,不傷害身體健康。(3)采用綠色環保燈具,現有的LED燈,它的內在特征如: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高亮度、低熱量、堅固耐用,最重要的是制作材料環保,可以回收利用,這點響應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和“建設節約型高校”的號召。這些特征決定了它今后的發展道路,將是最理想的光源去代替傳統的光源。 (4)考慮到大學的開放性管理模式和普遍節能意識不強,造成的照明能源浪費的現狀,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是應當倡導使用具有感應性質的燈具或者智能化的照明控制器,實現節約型高校的理想狀態。
2.3 材料應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感,這些質感可以渲染大學教室內環境氣氛以達到影響人的心理的目的。在營造大學室內空間氛圍時,需要著重對材料的選擇和處理進行搭配,以便達到材料的肌理、面的轉折以及體的穿插構成,創造新的肌理效果,利用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應現已成為室內氛圍營造中刻意追求的部分。
(1)頂棚材料應用。安靜的教室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室安裝吸聲的內置天花板,會起到很好的聲學效果,使混響時間減少。這種方法對新教室的建設和現有教室的改造都比較經濟,也可將天花板的部分吸音材料移至墻壁上,保持頂棚中央堅硬,以確保將教師的話反射至教室后部。有織物面的薄玻璃纖維板性能良好,采用這種材料不僅外形美觀,表面粗糙,并可吸收部分低頻噪聲。 (2)墻體材料應用。墻體材料有很多,教室采用的墻面涂料應該首先考慮到無毒,無污染。還有就是要體現教室的整潔、干凈、明接亮的特點。最重要的是教室教學的聲音所引起的混響要嚴格控制。所以就需要墻面材質能夠調整室內混響時間以及消除回聲,減少聲污染,提高教學質量,在墻壁中放入吸聲材料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室里可以適當地搭配上有色乳膠漆,可以改變教室單調死板的形象,可以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以及精神上的愉悅。 (3)地面材料應用。在教室的地面材料選擇上,要考慮它的耐用性,整齊性,且易于打掃。地磚是主要鋪地材料之一,特點是:質地堅實、耐熱、耐磨、不滲水、易清洗、裝飾效果好。在教室這樣一個場所,對噪音減少的要求很高,就目前施工的現澆混凝土樓板,隔聲效果并不理想,再者如果地面材質又采用的是硬度較高的材質,那便是雪上加霜。因此,只能運用質地較為軟的材料來降低噪音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4)桌椅材料應用。木材的紋理以及它溫和的質地能使人靜下心。教室內最多的就是課桌椅了,就桌椅而論,是我們最直接接觸的地方,即使為了節約樹木資源、節約成本等原因使用了別的材料,其材料質感也應細膩一些,增加它們的舒適度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學習時的效率。
3 營造大學教室空間氛圍的建議
(1)造型簡潔,注意形式美的結構本身,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色彩的搭配。開拓新的思維方式,大膽嘗試新的材料,新的構成方式。 (2)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風條件,在保證足夠的采光、照明的照度的同時,對色溫加以限制,色彩采用以有利于穩定人的情緒為主。 (3)裝飾上,結合功能的需要加以裝飾,充分運用各種不同裝飾材料的質感、紋理、色彩等來獲得不同的室內空間氛圍效果,同時還能體現不同院校、不同學院、不同專業所具有的不同的歷史性的傳承。(4)適當的擺放些室內植物,達到與室外環境的聯系,在美化教室空間和親近自然方面起著積極作用,柔和整個教室的空間氛圍。
4 小結
大學教室空間氛圍的營造,需要正確運用色彩,熟悉色彩運用的方法;充分考慮照度、光色、眩光影響等因素,合理的照明布局;恰當的材料的運用。成功的教室室內空間氛圍設計方案取決于設計思維的開闊、與時俱進,以滿足時代,滿足使用者日益提高的審美要求。為了適應需求,大學教室室內氛圍營造不僅要體現出其功能,也要體現出藝術修養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創造出更加宜人、具有人情味、和諧舒適的大學室內空間氛圍。
參考文獻:
[1] 馮四東,朱輝球,吳天麟.色彩構成及應用[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
[2] 邵龍.室內空間環境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 瑪利.C米勒(美).室內設計色彩概論[M].楊敏燕,黨紅俠,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4] 高嵩.關于教室照明設計的探討[J].浙江建筑,2008, 25(12).
[5] 李高達.淺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及立體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