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晨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藝術品交易越加繁榮,市場的規模亦越來越大。因此,我國藝術品的供求及平衡便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藝術品市場;供求;供求平衡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日益迅速,市場的規模亦越來越大,藝術品與藝術品市場供求問題在當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處于私人收藏與公共收藏的供求不平衡問題,如拍賣公司與博物館。
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開篇所提:“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以及在勞動生產力指向或應用的任何地方所體現的技能、熟練性和判斷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藝術品供給的分工分化出專門從事藝術的藝人創作更好的作品滿足社會需求;分化出專門從事中介交換的商人促使藝術品中介轉移更加便捷。其間,社會人自我歸類或被迫歸類而形成的分工群落,無時無刻不在發展促使自身走向專業化的知識體系,目的是排斥他人搶奪市場。因此,在一個商業社會,藝術供給的專業化分工除提高勞動效率之外,還具有保護職業者自身之生存安全的作用。也正是這樣,我國也漸漸出現了各種藝術供給、需求機構及藝術品中介機構,博物館與拍賣公司便是其中之典型。
藝術品需求在其市場價格和藝術品需求數量之間的關系,基本符合經濟學上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的市場價格與該物品的需求數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稱為需求表或需求曲線。需求曲線的規律是:當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其他條件不變),購買者趨向于減少購買的數量;同樣,當商品的價格下降而其他條件不變時,則購買量增加。
從藝術品整體的需求量變化看,收入效應應該起更大作用,因為藝術是人類獨特的基本精神需求。另外,如果把藝術品需求分為各種類別的藝術品需求(如繪畫、實用美術品等)單獨觀察其需求量的變化,那么替代效應作用明顯大于收入效應。例如,假如我買不起油畫原作,則可以在任何其他藝術門類或媒介的消費中得到替代滿足。
藝術品需求同樣也受需求彈性的影響。經濟學認為,對于必需品,如食物需求的價格彈性,一般較低,即該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反應較弱;而對于奢侈品,如首飾、汽車等,其需求的價格彈性較高,即該物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強烈。但對于藝術品的需求彈性來說,因為有不同門類所帶來的豐富的價格差別,所以,分別具有必需品低需求價格彈性和奢侈品高需求價格彈性的不同表現。從分類角度說,藝術品是除必需品、奢侈品之外的第三類獨特需求價格彈性的物品。
藝術品的供給與藝術品需求息息相關,包括個人需求,包括所有個人需求之和在藝術品市場中的表現。藝術需求是人們情感、文化需求,在經濟學環境下已變成人類精神需求之一。藝術品需求必定通過人類對藝術媒介的需求(即藝術品物質載體的需求)而達到,如繪畫材料、音樂器材、劇院等。因此,在藝術品交易市場,我們需要明確藝術品供給與社會分工。
藝術品自生產到消費者購買是一個流動的過程。這一流動如果將“現在”界定為將到的未來和以往的過去之間的時間為零點,那么,一切藝術品供給都將劃歸為過去供給。但這一對瞬息之點的抽象界定混淆了一點時間與一段時間的計量,致使過去的物資和指向未來的所有權轉移在“點”與“線”之間糾纏不清。所以,確定了:藝術品的第一供給者如果現在活著,藝術供給品應被現在活著的人“把握”,為現在供給;若第一供給者已經離世,則為歷史供給。藝術品供給的類型,還可依據典范性的不同分為:(1)高端供給、中層供給和低端供給(依據典范價值的層級性)。(2)并發性供給、繼發性供給和誘發性供給(依據供給時序的不同)。
此時,不得不一提中國藝術品市場中,供給的不平衡問題,也形成了藝術品的供給強權、供求信息不對稱與謀和。
現代藝術市場因經營商主導天下而存在明顯的供給強權,是其區別于普通商品市場的重要特征之一:普通商品市場因普通商品無等級層次之別而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藝術市場卻因追逐名家杰作,不僅催生和強化了藝術品經營的供給強權,還使藝術市場具有了等級性和被少數名家大師統治的“極權專制性”。自20世紀以來,藝術市場的集權專制之明顯前所未有。經營者的藝術品供給強權是資本和資源掌控的結果。它遵從利潤之上原則,不僅導致藝術家逐漸依附于經營商,還導致典范價值標準的扭曲和創作自由的喪失,令藝術家既痛恨又無奈。
藝術市場因為藝術品經營中介的分割,出現供給和消費兩個市場。經營者在這兩個市場里分別是買方和賣方,一正一反,立場各異。拍賣市場是利用單邊信息優勢合謀欺騙信息弱勢者的多發之地。這也使得藝術品供給市場十分不合規范。
藝術品供給作為精神產品以及與物質產品的結合,應從藝術生產者個人、生產企業及國家三方面綜合考慮,都應采取主動供給的對策,即藝術品供給的促銷政策:定位市場,尋找未來,借助公關媒體,制造特殊氣氛等途徑,以求藝術品供給成為人類精神文明與文化進步發展的基本供給項目。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國富論[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 李萬康.藝術市場學[M].三聯書店,2012.
[3] 唐文琳.應對WTO——中國九大行業的危機與對策
[M].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4] 胡惠林.文化經濟學[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
[5] 康芒斯.經濟制度學[M].商務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