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芬
摘 要: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有助于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素質、有利于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進而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進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因此,建設新農村文化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水平。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在分析了新農村文化建設基本內涵基礎上,提出了農村新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長效機制
1、引言
我國政府一直十分重視農村的發展問題,致力于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各種有利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農村發展十分迅速。在新時期,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村的發展建設,我國政府提出了“建設新農村”的發展戰略。促進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而推動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滿足農村地區日益增多的文化需求,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建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更好地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服務。
2、新農村文化建設概述
2.1 新農村文化建設發展長效機制的目標
我國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該目標符合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要求,即“以人為本”。人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受到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因此,有效的新農村文化建設能夠引導農村人口的全面發展。我國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在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社會穩定、人力資源缺乏等問題。因此,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很明確的。
2.2 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我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堅持“先進文化”的導向。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比較低,對于很多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很容易受到一些迷信思想或者邪教思想的影響。因此,在新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傳播優秀的文化,加強農村地區人口對社會榮辱觀的認識。然后,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表達相應的文化教育,使人民群眾能夠充分理解相應的文化宣傳的內容以及意義。為農民朋友提供更多科學種植的知識,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使農村人口全面地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
2.3 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載體
要想提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水平,需要尋找合適載體。當前,新農村的文化建設中,采用的文化建設載體就是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即需要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當地人民的需求,來進行文化活動具體形式的選擇。如通過一些電影放映來引導農村人口以正確、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另外,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則應該充分考慮到該地區特有的文化習俗,當地政府可以通過經常性的文化活動來將所要宣傳的內容融入到當地人的習俗之中。
3.建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
3.1建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機制
我國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的發展階段。為了進行新農村文化建設,我們需要增大財政投入。政府要擴大公共財政的覆蓋區域,增大文化投入,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各種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確保活動能夠長期有效地開展。同時,有關部門需要加大投入,在農村地區建立學校、公共圖書館等基礎設施,為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提供保證。國家政府需要建立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機制,確保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財政支出。同時,政府應該鼓勵企業部門參與到農村文化建設中來,如參與到農村的科教文娛事業的發展,為農村地區人口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
3.2完善農村文化人才培養機制
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文化程度比較高的農村人都選擇去城市發展,很多年輕人也會進城打工,而其余的大多數農村人口還要務農。因此,新農村文化建設極其缺乏專業人才。針對這個問題,當地政府需要走進基層,與群眾進行溝通交流,選出他們公認的文藝骨干等人,給與他們資金支撐,鼓勵他們為同鄉的百姓開展文化活動。另外,政府可以建立新農村文化服務站,安排相應的負責人進行管理,提高其工資待遇,鼓勵他們為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
3.3完善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評價考核監督機制
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落實,不僅需要財政資金投入,而且需要建立一定的評價考核機制,用以監督文化建設的進行。首先,要對當地負責文化建設的部門進行工作的評價考核。考核人員可以走訪群眾,聽取群眾對于當地文化建設的意見、建議以及是否滿意當地文化建設負責部門的工作。然后,對于政府支持文化建設的財政資金的使用進行考核監督,確保資金用到實處。另外,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評價考核一定要腳踏實地的落實,避免形式主義。考核指標要合理,考核內容要全面。總之,考核監督機制一定要起到促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作用。
3.4建立農村文化建設的制度保障機制
首先,要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規劃性。不同地區的文化活動有規劃的進行,活動內容也要有詳細的規劃、設計。當地政府要把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規劃納入到地區發展的宏觀規劃之中。然后,要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我國的經濟發展很迅速,農村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因此,農村的文化建設制度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農村人口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4.結束語
新農村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地豐富農村人口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其文化素養和政治覺悟水平,而且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縮短貧富差距,有助于我國的整體的社會穩定。因此,我國政府負責部門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使我國的新農村文化建設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秀波,李敏義,邱玉興. 構建新農村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探討[J], 理論觀察, 2011(12).
[2]史瑋, 王習農.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成效、問題及對策建議——以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為例[J], 新疆改革與發展, 2012(12).
[3]馬進虎. 基層文化建設與文化惠民問題研究[J], 青海社會科學, 2012(01).
[4]孫浩, 朱宜放. 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中的農牧民需求表達研究[J],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