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熙佳
摘要: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參與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并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師生互動,共同參與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這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注重素質與能力的雙提升,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醫學高等??圃盒_€未將參與式教學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比如,英語教學仍以教師授課為主,課堂效果并不好。因此,要將參與式教學理念積極融入到醫專英語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優秀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醫專英語;參與式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181-02
高職高專醫學教學必須將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醫專英語教師仍沿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硬塞給學生,往往會起到反作用,學生根本提不起學習興趣。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也更高。醫專英語教學屬于醫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符合社會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需求。因此,醫專院校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英語運用水平,以適應我國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
一、醫專英語教學現狀
醫專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普通高中、職高、中專、技校等。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較差,個體差異較大。不少高職院校的英語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良莠不齊,一些教師的英語會話能力不強,難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1]。教師不重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單純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大量灌輸知識。因此,極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這也讓很多學生心生反感,不愿學習英語。對此,筆者認為應將參與式教學理念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為參與式教學奠定基礎。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概念
參與式教學法源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英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指出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并倡導營造一種合作或協作式的教學氛圍。教師屬于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與設計者,要創建“自由、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并注意教學設計的層次性,使各層次的學生均有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2]。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深刻領會到知識的真諦,將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傊?,該教學法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共同參與,讓學生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它強調素質與能力并重,這有利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
三、醫專英語參與式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
首先,英語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意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自己則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這才是確保英語教學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成為知識的構建者。另外,教師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據醫專學生的特點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由于醫專院校的生源較之本科院校仍有差距,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不少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基礎不扎實。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適當調整難度,采用他們喜愛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工作。同時,多鼓勵、贊揚后進生,讓他們樹立自信,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3]。
2.重視課堂互動,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
通過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參與中進步,并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英語教師應將參與式教學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要盡量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Speaking模塊,用于課堂互動教學。該模塊的題材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便于他們理解和掌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多為學生創造練習機會,讓他們開口練習。另外,還有助于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使他們變得更加積極、負責。醫專英語教材中的對話題材都設定為比較真實的語境。比如,在開展“At the Restaurant”對話教學時,可讓學生和他人合作完成。有時可由師生互動完成,形式包括教師和單個學生、教師和部分學生、教師和全班學生間的互動。有時也可開展生生互動,形式包括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和小組之間、學生個體和全體學生之間的互動。
3.科學創設情境,提供參與平臺
著名的語言學家克魯姆指出:成功的外語教學課堂應該是課內創造更多的情境,使學生能有機會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情境教學也成為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醫專英語教材在所有單元中均設有Speaking與Reading環節。這兩部分比較適合開展參與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不過,在開展活動前,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以幫助學生理解某些重要知識,確?;顒禹樌_展。同時,引導學生自主設計相關活動情境,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并逐漸培養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同時,穿插一些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擬、話劇表演、多媒體演示、游戲教學等。這樣便能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將“一言堂”轉變為“多言堂”。
4.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這也是開展參與式教學的重要前提。因此,師生間必須形成對等的人格關系。部分教師刻板嚴肅,上課只站在講臺上,從不走下去和學生溝通。課后也不愿和學生有過多的交流,導致師生間的距離越拉越大。教師除了做好教學工作,還應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比如,可以從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善于傾聽他們的心聲,然后,引導他們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同時,教師要勇于放下架子,了解學生對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完善教學方式方法,為開展參與式教學奠定基礎。endprint
5.學生參與形式的多元化
參與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學生可參與的教學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自主學習并歸納教材內容;二是閱讀并思考教師所提供的補充材料;三是思考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四是參與課程設計,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學素材的選擇、教學方案、練習活動等[4]。學生參與的形式既可以是學生個體,也可以是小組或班級等多種形式。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活動與參與方式確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采用相關的評估手段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記單詞,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單詞接龍的游戲,讓他們在參與中記住單詞。另外,教師還應將課內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拓展教學時空。在課后安排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開展情景模擬訓練、參與英語社團活動等。引導學生參與上述各種活動,增強學習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并從學習中解放出來,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新的體驗。比如,在閱讀模塊“Changes in Environment”時,教師和學生一起制作課件。學生根據教學要求,從網上收集資料,再由筆者加以整合,形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其中,還播放了“Earth Song”的音樂視頻。在增加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開展了一次環保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愛護環境。
四、實施參與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1.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參與式教學水平
參與式教學要達到較好的效果并不容易。這對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表面上看,似乎為教師減輕了不少工作負擔,但無形中卻增加了教學強度。因此,教師要加強自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同時,還應做足教學準備,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教師還應不斷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選擇哪種參與載體,怎樣設置參與問題,怎樣創新教學方式等問題。當前,由于參與式教學法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還不普遍,不少教師也是憑經驗開展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水平不高。一方面,高校要多地為教師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要培養教師的溝通技巧,更好地實現師生間的良好互動。
2.確保參與的全面性
成績好的學生對英語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愿意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因此,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而另一部分后進生的參與愿望很低,不愿參與,從而英語的應用能力很弱。因此,為避免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的兩級分化現象,教師要多鼓勵那些后進生或不愿參與的學生去參加活動,并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為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并建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
3.重視教學評估
參與式教學活動更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因此,教師應利用過程性評價來評估教學效果。同時,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并適當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在設置教學評估指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醫專英語的實用性、靈活性及專業性特點,著重考察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同時,要適當降低筆試成績的比重,并適度提高英語聽力、口語的成績比重。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5]。
參考文獻:
[1]梁建新.參與式教學法在高師院?!队⒄Z教學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3,(15):97-99.
[2]龔梅.參與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學研究,2011,(5):112-113.
[3]莫文卓.參與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探討與應用[J].科技文匯,2008,(6):104.
[4]黎淑秀.參與式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2,(12):127-128.
[5]汪秀琴.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71):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