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紅++劉生貴
摘 要:論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等方法對藝術表現力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內在和外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分析得知:體育舞蹈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人文素養、藝術修養、教學訓練、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內在效應,動作編排的藝術展現,肢體語言的表現等方面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最后針對實際情況提出藝術表現力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培養路徑。該論文為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培養提供理論研究意義,為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培養路徑研究奠定實踐研究基礎。
關鍵詞:藝術表現力 高校 體育舞蹈教學 培養 研究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111-02
體育舞蹈是一項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體育與舞蹈相結合的運動項目,在這項運動中藝術表現力是評價學生至關重要的標準。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是培養學生技術技能最佳形成時期,學生的思維理解和身體的運動能力都在趨向成熟,在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要訓練學生的藝術展現能力。影響學生藝術表現力形成的因素包括內在的:人文素養、藝術修養以及對運動技能與信息;和外在因素:教師的教學訓練、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內在效應,動作編排的藝術展現,肢體語言的表現等。通過對影響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內、外在因素進行分析,從身體形態、影像效應、身體與音樂的融合、提升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這幾方面為體育舞蹈課堂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提供訓練的方法,為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培養路徑提供實踐研究基礎。
1 體育舞蹈教學中藝術表現力培養的重要性
體育舞蹈是一項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體育與舞蹈相結合的運動項目,在動作的展現過程中,學生需要用音樂伴奏、舞蹈動作、服飾等所有因素的良好運用,用身體的配合展示出精、氣、神。藝術表現力是體育舞蹈中動作展現的先決條件,它決定著體育舞蹈的靈魂魅力。在體育舞蹈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對學生進行形體培養、音樂識別、動作融合和編排等一列知識點的教學。
學生不只是記憶動作套路,還要培養形神兼并的藝術特性,融入音樂節奏,展示動作的藝術特性。藝術表現力的培養是課程考核評價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參加競賽、展演、交流的一種內在實力的體現。學生的身體動作、協調搭配、面部表情、專項技巧等都需要通過課堂的學習與訓練,讓學生具備內在的藝術修煉和外在的藝術氣質,在動作展示的過程表現出舞者身體與音樂的完美配合,吸引觀看者的眼球,得到一定的評價。
2 影響學生藝術表現力形成的因素
2.1 內在因素
藝術表現力的內在因素包括藝術修養、人文素質、和大腦運動技能與信息的儲備三個方面。藝術修養指知識、思想、情感、藝術四個方面的體現,它決定著體育舞蹈技能水平的高低。人文素養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一個人的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對知識較高的領悟,能很好認識與領悟體育舞蹈動作的基本構成要素,融會貫通于每一個要素所必須的美感與藝術展現的內在價值。大腦信息的儲備與運動技變遷能是對已形成的動作技能儲存與大腦皮層,然后對技能知識通過一定的訓練對技術技能輕松自如、優美流暢的展現。在體育舞蹈的教學訓練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內在因素,讓學生形成自我藝術鑒別與展示的能力。
2.2 外在因素
影響學生藝術表現力形成的外在因素很多,包括教師的教學訓練、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內在效應,動作編排的藝術展現,肢體語言的表現等。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牽引作用,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展示動作的肢體藝術、形體藝術以及語言美激勵學生動作學習的感覺,提高他們技能的藝術悟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教學情境。音樂節奏是體育舞蹈的靈魂,而動作展現需要靈魂的協調支配,一套好的體育舞蹈動作套路沒有配備合適的音樂節奏,就不能稱之為完美,而學生需要掌握音樂節奏與動作節奏之間的內在聯系,增強學生體育舞蹈動作的藝術表現力。舞蹈動作的創新編排,可以提高和激發學生動作的藝術展現和動作美感的創造,各種造型的設計,從視覺上給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肢體語言是動作展示的主體,藝術表現力需要肢體語言的美感、樂感、和藝術的表現意識。外在因素直接決定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展現,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這些外在因素進行課堂教學。
3 體育舞蹈教學對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
3.1 身體形態的氣質培養
身體形態是指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包括身體的圍度、長度、重量、關節、肌肉、韌帶等,它直接影響著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培養學生有氣質的身體形態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塑造完美的動作展現,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通過一系列運動拉伸、姿態、儀表等身體素質訓練,可以提高關節的柔韌性、靈活性、肌肉的自控性和各機能系統間的協調工作能力。在體育舞蹈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各種積極有效的辦法訓練學生身體各部位,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比如:通過動、靜態圖像與自我感官認知的眼神流露、面部表情,韌帶拉伸的強化訓練讓身體動作舒展優美,芭蕾形體練習訓練學生的站、立、行及身體各部位姿態的控制等,這一些列身體形態的訓練讓學生具備藝術氣質,增強學生技能展現的自信心。
3.2 影像效應對體育舞蹈動作藝術展現的正確定位
影像是人的視覺與感知器官對物質在頭腦中的再現。在體育舞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實踐觀摩體育舞蹈的比賽,讓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動作,產生一種直觀的概念和藝術展示的正確意念,讓學生從意識和思想上儲存動作藝術展示的正確概念。體育舞蹈藝術展現的正確定位,便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動作標準和練習目標,有利于學生朝著高標準、高要求的方向發展。影響效應還包括照相機、攝像機、電視、投影儀等儀器設備對體育舞蹈知識的展示,在體育舞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各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設計影像的各種手段,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藝術概念。endprint
3.3 身體與音樂相融合藝術展現的訓練
音樂是體育舞蹈身體展示的靈魂,它是反映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由節奏、旋律或人聲或樂器音響的和聲等配合所構成。體育舞蹈是一項男女舞者和音樂的配合下完成的舞蹈,這種舞蹈大多是展示一種情感,它需要在音樂的伴奏下提升內涵,演繹舞蹈的生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力。不少學生在體育舞蹈的運動過程中不明確音樂的基本節奏和旋律,更不能明確音樂所要表達情感,因此總是表現出音樂與身體動作的不融合,表現出舞蹈動作與音樂旋律的紊亂脫節,這樣不只讓觀是看不到體育舞蹈的藝術魅力,還會讓觀眾產生乏味的感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音樂節奏的識別能力,從音樂節奏的基本構成,到各舞種音樂旋律和節奏的特點,然后通過身體動作的展示,釋放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注重對學生音樂知識的傳授和與身體動作的融合,是推動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基礎。
3.4 加強學生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藝術素養是指通過借助各種手段,運用一定審美能力的練習和訓練,獲得技巧或一種能力,這是一種內在的知識素養,包括藝術知識相關的道德品質、形象外表、知識水平、能力等各個方面。在學習與運動過程中,藝術素養對學生學習技術技能,和身體藝術的展現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藝術素養的深淺決定著一個人藝術水平的高低。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就必須不斷學習和鍛煉,要勤學、勤練、勤讀,不斷加強學生自身思想、知識、情感、藝術等方面的修養。審美能力是藝術鑒賞的能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它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審美的感受能力,對身體動作展示正確的判斷力,并且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構造與創新,便于學生體育舞蹈知識的掌握、運用與創造。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需要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容,以及各類綜合知識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4 結語
藝術表現力是體育舞蹈中動作展現的先決條件,他決定著體育舞蹈的靈魂魅力。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的藝術修養、人文素養和大腦運動技能與信息的儲備,同時也兼顧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力形成的外在因素即:教師的教學訓練、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內在效應,動作編排的藝術展現,肢體語言的表現等。通過研究分析,體育舞蹈中大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主要從身體形態的氣質培養;影像效應對體育舞蹈動作藝術展現的正確定位;身體與音樂相融合藝術展現的訓練;加強學生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這幾方面進行科學有效的搭配,可以提高大學生藝術表現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更昌,余芳.對健美操教學培養大學生藝術表現力的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3):285-288.
[2] 陳雯崔,鵑淺.談舞路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1(3):37-40.
[3] 裘鵬.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文化解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3(7):141-144.
[4] 李琛,梁君君.拉丁舞專業選手的藝術表現力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2(12):32-34.
[5] 姜桂萍,田麥久.舞蹈訓練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促進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8):58-61.
[6] 陳鳳英,馮巖.影響競技健美操選手藝術表現力的因素[J].體育導刊,2008(12):85-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