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霞
摘 要:隨著我國小學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小學語文教育的教育教學思路也在逐步發生著轉變。所謂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又被稱為語文發現法教學和語文探究性教學,往往是指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并牢固掌握通過探索獲得的原理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根據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標準》的內容指示,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將學生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方法是值得廣泛提倡的,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的。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探究式教學 思路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152-01
伴隨著小學課程改革的逐步進行,新課程體系的逐漸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教學思路開始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弊端。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路讓學生喪失了主動進行學習以及合作進行學習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思維停留在傳統教學思路中,缺乏對于探究式學習的認識。而小學語文探究式的思路旨在幫助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該文中筆者就將探究性教學的內涵和原則作為切入點,探討關于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思路。
1 探究式教學的內涵
1.1 廣義的探究式教學
廣義的探究式教學往往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進行問題探究的學習。探究式教學的過程完全不受時間、空間、內容和形式的影響。其在時間和空間上允許具有跨度,在內容上探究式教學的選擇相當寬泛,在形式上較為靈活多變。因此,廣義的探究式教學過程具有結構性。
1.2 狹義的探究式教學
狹義的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和問題途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己進行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和信息處理,通過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其核心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
2 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原則
根據筆者對于探究式教學的理解以及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標準》的指示,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綜合性原則。語文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多種感官的綜合參與,在教學內容上應當是有內在聯系的相關內容。
(2)團隊原則。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教師在學生中進行團隊合作,通過探究式教學既要培養出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3)活動性原則。在探究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進行認知活動的教學,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參與。
(4)自主性原則。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標準》的內容,教學內容應當將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探究式教學應該保障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同時在保障主體地位以前需要確定學生是自愿自主的。
3 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3.1 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生都投身于搜集資料和閱讀資料的活動當中。小學生在分析、探究、綜合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探究結果,也獲得了創造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3.2 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
探究式教學能夠讓教師從手把手教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街坊出來,教師只需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針對探究教學中的問題進行適時調整。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提供給學生題目、材料、工具等,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4 關于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思路
4.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占據了主體地位,基本上是以教師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教與學過程,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形成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和合作關系。要進行探究式教學,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師生之間進行合作和互動打下良好基礎。其次,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就必須依托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積極組織、教學引導和幫助等。
4.2 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學齡特征,筆者將激發小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分為兩個方面,具體表現如下:
(1)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去探究課外的廣闊世界。課堂時間不能滿足的探究教學可以利用小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問題的探究和新知的學習。
(2)創設探究情境,營造探究氛圍。對于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過程而言,一個民主、平等和和諧的教學氛圍更利于小學生接受探究式教學,積極進行探究式學習。語文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符合探究式教學的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實際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疑問,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態。使學生沉浸在探究式教學中,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4.3 開發探究式教學的課題
探究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拓寬語文教學內容以及教輔資源,注重多學科的教學結合以及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保證學生能夠通過不同內容和方法較差學習、滲透學習,達到探究式教學的教學目的。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積極開發探究式教學的課題,通過各項不同的教學課題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學習興趣。
4.4 教授探究方法
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出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最為重要的便是教授探究方法給學生,培養學生進行語文問題探究的綜合研究能力。一方面,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講解語文知識拓展面,為探究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自己要知道探究問題的深度,教師必須積極進行引導,在宏觀上把握課題進展。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檢索和收集資料的方法,同時也需要傳授給學生分析和探究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徐方.淺析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J].學周刊,2012(9).
[2] 趙鏡中.兼顧知識獲得與能力發展的探究式教學[J].小學語文,2011(11).
[3] 王立萍.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314).
[4] 臧桂英.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