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來·吾馬爾別克
摘 要:理念定位是高校網絡教育學院試點發展的重要內容。近10年,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理念定位取得了積極進展,初步構建了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理念定位的應然體系。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理念的合理定位,既是其系統內在結構的客觀要求、產業獨有特征的現實選擇、時空固有屬性的必然反映與母體衍生優勢的理性張揚等主要內容的應然結果,又是以類型多樣化、運作產業化、開放國際化與學科特色化等為核心理念的體系構建。
關鍵詞: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定位
我國高校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改革自1999年始已歷經5年,成績有目共睹。然而,由于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的興起是一項嶄新改革,實踐經驗的不豐富與理論準備上的不充分,造成處于試點階段的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定位,不可避免地在辦學理念、培養目標、教學模式、運作管理、資源建設及教學服務體系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定位成為影響高校網絡教育學院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一、類型多樣化理念: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系統內在結構的客觀要求
從系統論角度來看,高等教育結構是由教育的層次結構、學校的類別結構、專業的種類結構、辦學的形式結構、學校的布局結構與學校的規模結構等因素組成的動態綜合系統,具有層次與類別多樣性的鮮明特點。各高校的發展都是在這一系統中通過自主選擇、競爭與定位來實現的,其實質是各高校在這一系統的多種類型中形成合理定位,找到并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間。類型劃分是高校定位及確定自身發展方向的重要依據。高校可以分類發展,教育領導部門可以分類指導,從而避免“千校一面”,爭奔學術性研究型大學這一狹窄的獨木橋。無疑,高校網絡教育學院是高等教育結構系統的一部分,其自身也是一個復雜系統,具有多樣性。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的發展需要在這一系統中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合理定位,其關鍵是能否找到或創造在這一系統中的類別與層次優勢。每種類型都有其系統的特有主要矛盾、發展方向與價值追求,都可以辦出特色與水平。顯然,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的類型多樣化理念是其系統內在結構的客觀要求。
二、系統科學化理念: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定位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系統科學已經被認為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礎學科之一,而對于遠程教育這一新興學科,更具有直接方法論指導意義。學者葉瀾在《世紀初中國教育理論發展的斷想》一文中就提出,將教育研究歸入復雜性問題研究的領域,即用系統科學和系統方法為基礎來開展中國教育科學理論的原創性研究?,F代遠程教育作為教育技術學和教育學科的分支學科,作為教育理論與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應用的結合點,應成為我們應用系統科學和系統方法從事遠程教育研究的突破口。系統科學的基本任務,不僅在于認識系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地還在于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創造一個系統,使它的存在與發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統論不僅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理論和方法,而且為解決現代社會中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各種復雜問題提供方法論基礎,系統觀念正滲透到每個領域。
三、運作產業化理念: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產業獨有特征的現實選擇
高等教育是不是產業與能不能產業化一直是近年爭論的焦點。就在理論上論爭不休的同時,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在短期內就創造出一系列產業化運作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將高等教育與市場結合起來,從而使這場論爭黯然失色。學者勞凱聲對此形象概括為“灰色的理論和生動的實踐”。同樣,1998年,中國網絡教育在這種激烈爭論中悄然而堅定地探索產業化運作方式。“產業化不僅使網絡教育勃發出旺盛的生命力,也激勵著教育政策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方向變革。其結果,單是網絡高等教育,在短短三四年時間里,在政府投入不大的情況下,竟創造出近百萬人獲取高等教育資源的機會,而這還僅僅是只有67所大學參與試點。中國網絡教育產業化運作,就像一朵美麗的玫瑰花,羞答答地悄然綻放!”也許正是這種“生動的實踐”,事實上,在教育能否產業化的爭論中,引起爭論較小的倒是網絡教育。持“網絡教育絕不可進行產業化經營”觀點的專家極為罕見,更多的人認為網絡教育可以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其爭論的焦點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更好地保住教育公益性問題?;诖耍诎l展理念定位層面,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在投資多元化與競爭機制構建方面呈現運作產業化的必然性特征,運作產業化理念成為彰顯其獨有特征的現實選擇。
四、后現代主義: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定位反思的批判視角
后現代主義是西方后工業社會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對當代文化、教育與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聯系到教育,后現代主義的特點可歸納為五個,分別是針對:權威和知識的形式,對個體的關注,物質基礎,看待歷史的觀點,團體和傳統的位置。后現代主義作為教育的分析和批判模式具有重要教育批判意義。批判作為一種學術方法,在藝術研究中被廣為使用。建立在定量、定性、實證和系統模式上的教育和教育技術,則很難接受用藝術批判這種形式來作為學術研究的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者逐漸對以藝術批判這種新的思維模式研究教育產生興趣。后現代主義關于世界、關于技術、關于知識等系列思想對教育和遠程教育起到一種滲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后現代主義的視角來透視遠程教育,會獲得許多關于遠程教育的全新認識。后現代主義批判技術至上的思想,主張以冷靜的方式全方位審視技術的功能。這對于建構科學的遠程教育技術觀意義重大。正如紐曼所說,以各種系統的觀點來看世界是一種非常20世紀的觀點,而把所有體系都看成是易碎的,則是一種非常后現代的態度。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定位研究現狀及特點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開始重視定位研究,定位研究的內容與范圍逐步拓寬;另一方面也不難發現這些研究主要不足是研究的系統完整性不突出,存在許多亞待改進和完善之處,研究時往往將定位的某些方面等同于定位的系統性研究,將問題簡單化。由此可見,構建定位應然研究體系應成為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定位研究的必然趨向,更是進一步推動高校網絡教育學院試點改革與發展的必然選擇與要求。
參考文獻:
[1] 潘懋元.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J].復旦教育論壇,2003(3): 13-14.
[2] 勞凱聲.重構公共教育體制:別國的經驗和我國的實踐[J].新華文摘, 2004(4): 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