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
摘 要:該文基于vb和SQL2000設計模式建立了庫存管理信息的開發系統。從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分別論述了企業庫存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詳細說明了恒大電器的ERP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企業庫存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實現方法及具體功能。通過本系統開發,實現了對庫存管理分類、產品的添加、修改、刪除、查詢管理。
關鍵詞:Visual Basic 6.0 庫存管理系統 SQL Server 2000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c)-0187-01
1 庫存管理系統開發的意義
庫存管理對企業來說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作,每天要處理大量的單據數據。為及時結清每筆業務,盤點庫存和貨物流動情況,保證企業產品供應以及貨物安全,庫管人員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來做數據記錄統計工作。在世界發達國家,庫存管理的計算機化水平已經很高了,盡管我國的企業在這方面也有了很強的意識和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作為恒大電器目前的庫存管理部分目前仍為手工、半手工操作。就此原因,我們就應該推行倉庫管理軟件,有利于倉庫爭取到有價值的客戶,從而獲得業務的高附加值和收益。
2 系統設計
2.1 設計策略
2.1.1 系統的開發方法及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企業庫存管理系統的開發方法有結構化方法、原型法與面向對象方法等。企業庫存管理系統采用結構化開發方法。
結構化開發方法的基本思想強調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面對用戶的觀點。
第二: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每個階段有明確的任務和應得到的成果。
第三:按照系統的觀點,自頂向下地完成系統的研制工作。
第四:充分考慮變化的情況。
第五:工作成果文獻化、標準化。
2.1.2 系統模塊設計原則
在功能模塊示意圖的樹狀結構中,每一個葉節點都是一個最小的功能模塊。每一個功能模塊都需要針對不同的表完成相同的數據庫操作,即添加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以及查詢顯示記錄信息。
2.2 模塊設計
2.2.1 客戶管理模塊設計
在這個模塊里可以將你最近新得知的客戶情況進行添加,也可以將有變更的用戶內容進行修改,還可以將無用的用戶刪除。添加用戶和修改用戶信息的界面。在本模塊里,需要對客戶類型進行選擇,客戶分為供應商和購貨商兩種類型。在產品入庫時,需要提供供應商的信息;在產品出庫或退貨時,需要提供購貨商的信息。
2.2.2 倉庫管理模塊設計
本模塊實現的功能是:將這個新建的倉庫錄入到系統里;修改這個系統內倉庫的信息;清除倉庫的信息。實現了倉庫的信息的錄入、修改和刪除的系統功能。
2.2.3 產品管理模塊設計
產品管理功能模塊包括兩個子功能模塊,產品類目管理模塊和產品信息管理模塊。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將產品分類,以便進行產品的分區分類儲存。分區分類儲存商品,這是倉庫進行科學管理的方法之一。
2.2.4 庫存管理模塊
庫存操作是由倉庫管理員執行,一個是把產品放入倉庫或把產品從倉庫中取出的操作,即產品的入庫或出庫;另一個就是庫存產品的盤點,也就是對庫存產品進行整理,糾正不準確的庫存數據。
2.2.5 統計查詢功能模塊
統計查詢管理模塊可以對庫存產品進行各種類型的統計和查詢,從而使用戶能夠全面地了解庫存情況。統計查詢管理管理模塊可以實現以下功能:產品出入庫統計報表和庫存產品流水線統計報表。
2.3 程序設計代碼
部分代碼如下:
public:
CNode(){ pData=0;pNext=0;} //結點構造函數
CNode(CNode &node) //用于拷貝的構造函數
{
pData=node.pData;
pNext=node.pNext;
}
void InputData(CItem *pSal){ pData=pSal; } //輸入數據 void ShowNode(){ pData->Show(); } //輸出結點中的數據 CItem * GetData(){ return pData;}//返回下一結點的指針 friend class CList; //定義鏈表類為友元類
};
private:
char customer_name[10];//客戶姓名
int customer_code;//客戶代碼
char customer_tel[15];//客戶電話
char customer_Item_name[10];//客戶選擇的品種名稱
char customer_brnd_name[20];//客戶選擇的品牌名稱
void getdata();
void showdata();
void CItem::OutModify()//出貨,修改結點中的數據部分
2.4 系統測試
本軟件主要通過人工分析和動態測試來證明來確認軟件的正確性。
人工測試方法包括:
第一:人工測試方法。人工測試就是通過人工閱讀分析以及評審軟件的文檔、程序資料等,以發現程序中的錯誤。
第二:計算機輔助靜態分析。
第三:程序正確性證明。程序正確性證明是試圖找到某種方法,確切地證明程序是沒有錯誤的。
(2)動態測試主要是通過動態分析以及程序測試來檢查程序的執行狀態,以確認程序的正確性。常用的動態測試方法有白盒法和黑盒法。
第一:白盒測試法主要有3種測試技術,即邏輯覆蓋測試、循環測試、基本路徑測試。
第二: 黑盒測試法注重測試軟件的功能需求,它很少涉及軟件的內部邏輯結構,以程序的功能作為測試的依據對程序進行測試。
3 結語
由于時間原因,本軟件的設計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懇請各位同行提出批評改進意見。
參考文獻
[1] 張海藩.軟件工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調陽.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中文版標準教程[M].海洋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