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敏
摘 要:機動車尾氣對自然環境及人體的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成為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污染城市環境的最主要原因。隨著我國機動車輛數量的急劇增長,污染物排放總量也在迅猛上升,控制難度也隨之增大。文章分析了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法律體系現狀,提出了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進行單獨立法的必要性。
關鍵詞:機動車 污染物 排放 治理 立法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240-01
1 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法律體系現狀
1.1 法律層面
我國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問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機動車污染問題尚不突出,因此有關的法律規定比較簡單。其規定逐步體現在綜合性的法律法規中,如《憲法》、《環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僅規定了環境保護方面原則,未規定具體的關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具體措施。存在著可操作性差的弊端。
在環境治理相關專門性法律中,《大氣污染防治法》在其第四章中,以專章的形式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進行了規定,但僅有四條規定,概括籠統。比如規定機動車的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但具體標準為怎樣、誰來制定、如何實施、如何管理沒有具體規定。再如,《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了鼓勵和支持優質燃料油的使用,但具體鼓勵的措施及途徑沒有指明,優質燃料的生產到銷售的環節如何約束也沒有規范。這樣寬泛的規定是無法滿足我國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實踐要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雖然進步性的以法律的角度規定了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原則性條款,但其簡單概括的規定局限了法律可操作性,僅能起到全面指導的作用。
1.2 行政法規層面
在行政法規層面,我國在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方向的全國性行政法規沒有系統全面的。在與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相的不同方向分別制定了不同的行政法規,比如從機動車報廢制度方面、比如在燃油控制方面、比如在新能源機動車等方面分別制定了了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全國性的,在這個位階上沒有一部能系統性全方位規范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在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應該有一部專門性的全國性的行政法規來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進行系統的規定。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保有量的逐年提高,現有的行政法規已不能滿足。需要一部行政法規指導具體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實踐。
1.3 地方立法層面
在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規制環境法體系中,各級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政府規章是在實踐操作上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部分,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一方面,各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區的機動車保有量及大氣環境狀況等實際情況,在上位法(法律及行政法規)的指導原則下,對各項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制度制定出具有本地域特點的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性規章。為本地區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工作提供依據與保障。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可以嘗試性的制定一些較前沿方法及科技手段,并不斷的總結實施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為國家的立法或是制定全國性的行政法規規章提供經驗教訓,同時也能為其他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規章提供參照。
現許多省級地方政府及較大城市地方政府均制定了防治機動車排放污染治理的條例或辦法,為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依法治理有辦法可依,有依據可循,促進了具體治理的可操作性。但是紛雜的地方性立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問題,主要表現為在制定程序過程中科學性有所欠缺,有些是調研不夠,或是規定不夠嚴謹,造成了水平參差不齊,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因此,對地方性法規及政府規章要加以完善及指導,可以在全國性的行政法規中予以授權規范。目前為止,全國大多數省級行政區域、一些較大城市紛紛制定機動車污染物排管理的地方法規、地方規章,綜合比較,其規定的基本原則大體相同,但在具體措施、權力分配等問題上稍有不同,訂立的標準也不一致。因機動車還具有流動性強的特點,往往注冊登記地與經常使用地不一致,這會發生標準不統一造成的此地“合法”、彼地“不合法”的現象,地區的個性化措施及標準在具體實踐中還會出現許多問題。
2 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進行單獨立法的必要性
現有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法律規定多以概括為主,大多比較抽象。許多內容都只是做出了概括性、原則性的規定,沒有明確各執行部門的權利責任,管理體制范圍不明確,體現為多部門管理,造成各個部門溝通不足,管理力度不夠。也沒有明確規定對違反者的處理方式和方法等。即使有提出相關法律規定的,由于沒有配套“實施辦法”、“細則”與之形成體系,因此顯現出可執行性差等特點。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治理存在的長期性、嚴峻性和難治理性等特點要求綜合、全面、有針對性地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而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是無法實現的。目前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法律體系中,在法律及行政法規層面上原則性立法過多;為提高我國公眾的機動車排放污染治理的意識,從被動到主動的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使人們更重視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危害性,改變現階段部門管理不到位,責權分配不清,排放標準低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在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的眾多措施中,建議以《大氣污染防治法》為指導,結合我國立法現狀,吸取國外發達國家的治理機動車污染的相關立法經驗,構建以專門性,系統性行政法規為主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立法體系。我國現階段,在行政法規層面需要制定一部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條例,以完善我國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法律體系,建議應以《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等為依據,以地方性法規等為參考,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管理條例》進行具體設計。
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立法是一個系統工程,專門性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立法必不可少,但僅憑一部專門性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立法也不能解決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的全部問題,所以,與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防治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針對實踐情況的日漸變化,還要不斷修改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構成一個分工明確、各有所長、相互配合、不斷完善相互配合、不斷完善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立法體系。
3 結語
隨著我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的不斷惡化,不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我國現面臨著非常嚴重的機動車排放污染問題,城市的霧霾天越來越多,人們出行都要帶著口罩,晨練也由室外變也了室內。空氣環境的惡化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侵蝕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當前形勢之嚴峻需要我們重視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的相關法律體系建立,對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進行創新與完善。形成系統的、操作性強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治理單獨立法,關乎著人體健康和生活環境質量的改善。應該將工作做到實處,不能以號召性的、原則性的為主,應細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魏名山.汽車與環境[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 袁盈,肖亞平,傅立新.機動車污染控制100問[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