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林
摘 要:隨著我國的高層建筑不斷增多,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問題受到重視。本文從實際出發,依據實際的工作情況,總結和分析了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問題,包括施工設計、設備缺損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實際問題,詳細分析了問題的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改進措施,并依據建筑防火的現狀,提出了建立建筑防火安全評價灰色關聯分析模型的新思路,采用計算建筑各個方面的指標和向量的灰色關聯度的方式對參評進行關聯排序;全面推進信息技術在高層建筑防火方面的實際應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精準性,不斷提高高層建筑防火的靈敏度和安全度,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24 h的火災監控和自動滅火功能,大大提高了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系數。
關鍵詞:建筑 防火安全 灰色關聯分析 信息技術 消防安全
中圖分類號:TU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043-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并且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標志,也有利于緩解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但由于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問題尚未解決,加上建筑本身結構比較復雜,具有強大的功能,還是人員高度集中的聚集地,極易發生火災,火災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建筑防火安全逐漸引起社會的重視。降低建筑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就需要在進行建設設計之初制定合適的防火措施,加強對建筑本身的火災安全系數的評估,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建筑防火安全進行評估,有助于規范建筑防火安全措施。
經過對全國86起特大火災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導致火災發生、蔓延的主要因素有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的形成和轉化,還包括建筑自身結構、報警系統、滅火設施及消防員自身素質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建筑防火安全不僅與建筑火災隱患有關,還與技術和管理水平有關,具有一定的過程性,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對防火安全的基本態度、處理能力和知識技術水平。
1 建筑的防火安全現狀
1.1 建筑火災的特點
建筑火災主要指的是高層建筑的火災,給人們造成巨大的損失。由于煙囪效應、強風及大開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加強了火勢,使得火勢蔓延,加上建筑結構本身的復雜性,影響了消防員的撲救活動,不利于人員的迅速疏散。另一方面,一部分建筑具有較高的樓層和局部空間,極易造成轟燃,進一步妨礙了滅火工作的開展。此外,一些建筑的消防設施沒有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使得一些設施出現損壞,影響了及時撲救;人們的防火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忽視消防設施的重要性,使得一些建筑存在火災隱患。我國消防部隊現有的消防裝備有云梯車、高噴車和遠射程移動水炮等裝備,但這些都不適用于100 m以上的燃燒,沒有適用于高層外部供水滅火的設備和手段。而在國外,主要利用建筑內的消防設施對高層建筑的火災進行撲救,超高層的建筑不采用消防隊救援,而依靠高層內自帶的消防設施。建筑內自帶設施對建筑防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影響建筑防火安全的因素還包括建筑建設所使用材料和建筑管理。
1.2 建筑施工的防火問題
通過對我國建筑工地火災事故的研究和分析,造成工地火災的主要因素有用火用電不規范、消防供水不到位、施工材料亂堆放及消防通道不暢通等多方面問題,尤其是保溫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火災隱患,如央視配樓,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均為易燃物,并且燃燒時會釋放有毒氣體。加上玻璃在高溫條件下,其耐火性大大降低,極有可能破碎掉落,從而加大了對消防人員和器械的損害,火災隱患時刻威脅著人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在進行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一些建筑材料和建筑設施并不具備良好的防火性,并且之間的間距較短,施工場地堆放各種雜物較多,沒有暢通的疏散途徑,另外,建筑工地不具備完善的滅火設施,滅火供水不足,延誤了救火的最佳時機。
施工方在建筑防火安全方面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質量控制,建筑工程會分包給許多單位和個人進行施工,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施工防火安全系統的質量,有些個人或者分單位為了降低施工成本,大大減少消防工程的資金投入,采用以次充好的手段降低成本,并未達到消防施工的技術標準;由于施工的各個部分都承包給個人或者分單位,致使施工隊伍比較零散、不穩定,施工人員不具有消防意識,尤其是特種作業由一些無證人員進行,大大增加了建筑工地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仍存在許多“三邊工程”,即邊設計、邊施工、邊審核,盡管工程審核不達標,但由于建筑工程已經完成一大半,單位就自作主張更改消防設施,并提供不真實的檢驗陳述,埋藏了安全隱患。
1.3 管理維護工作力度不夠
目前,許多建筑的消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責任不明確。從開發商到管理公司和業主都不清楚自身的消防責任,沒有配置相關的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員。建筑消防設施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維護體系,消防責任不明確,消防意識淡薄,導致前期投入的大量消防設施出現損壞,失去實際作用。一些建筑還存在多產權的現象,各個單位無人過問和管理消防設備,不能很好地承擔自身的消防責任,一旦發生火災,消防系統不能進行預警、預報、撲救初期火災和疏散人員的作用。還有消防設施存放位置不正確、建筑管理工作不足、專業水平下降等方面的問題。
1.4 對建筑防火的認識不足
大部分居民都存在對建筑防火的認識不足的問題,尤其是高層建筑居民,對高層建筑的防火知識了解甚少。由于缺乏一定的認識,使得一些居民擅自對建筑中的消防設施進行更改、更換,私自占用疏散通道亂搭亂建,將消防所用的人防工程擅自改作自家倉庫,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建筑的火災隱患。
2 建筑防火安全對策
2.1 加強對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
加強建筑防火安全的管理應當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采用多部門聯合的方式,從建筑的設計施工到消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都要具有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加大監督力度和管理力度,加大對不具有設計施工和監管能力企業的打擊力度,不予發放合格證。建筑施工單位應當積極成立消防小隊,對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進行定期檢查,排除火災隱患,并保證臨時豎向供水的干管必須與施工同步,建筑室內提供消防栓,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消防教育,深化消防意識,進行用火用電的安全知識教育等。建筑單位的資質由所承包的建筑工程質量評定,嚴格處理消防技術不達標的施工單位。嚴格控制和監管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嚴禁亂堆亂放,防止火災發生。相關消防部門一定保證設計施工的質量水平,保證消防設施、通道、供水和防火間距等等,要對建筑工地進行檢查。另外,可以使用新型的阻燃材料,加強建筑的防火性能。endprint
此外,管理部門應當不斷加強對建筑內消防設施進行管理和維護。從大部分建筑火災撲救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來看,一般高層建筑內具備完善的消防設施,消防栓、排煙設施及防火分隔設施等消防設施功能正常,可以充分發揮火災撲救的第一作用,等火勢得到控制后,后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比較少。相對于低層建筑來說,高層建筑的消防工作主要依靠建筑內的消防設施,因此,必須定期對高層建筑內的消防栓、排煙設施及防火分隔設施等消防設施進行檢查、更換,保證其功能正常,加強對消防設施的管理、維護和監督,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對建筑防火安全管理的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消防教育和消防培訓,實行資格憑證的上崗制度,不斷完善建筑內的消防設施的檢查、維護、管理及保養等工作制度。
2.2 提高群眾的消防意識
對居民和物業管理人員進行消防教育和消防培訓,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緊急疏散、滅火器使用及相關逃生知識等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并建立消防意識,認識到消防安全地重要性。此外,要保證建筑各個方面的管理之間具有協調性和同步性,設計和制定火災緊急疏散和滅火方案,并加強對火災隱患的檢查和排除,充分利用小區內的公共宣傳欄,對居民進行消防知識的講解,同時將公共消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納入居住協議中,并采用書面通知的方式通知居民。積極組織居民和物業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緊急疏散和滅火的實習演練。
2.3 提高消防隊對建筑突發火災的應急能力
由于大部分建筑都存在火災隱患,極易突發火災,尤其是高層建筑的火災,不易進行滅火撲救,加上煙囪效應、可燃物及有毒煙霧的產生等,嚴重威脅著居民與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傳統的滅火方式比較落后,如外攻滅火方式、強攻近戰、上下夾擊及防控堵截等消防技術已經不再適用于高層建筑,因此,必須加強和提高消防隊員對建筑突發火災的應變能力和消防技術水平,除了進行登高、鋪設水帶及滅火等基礎訓練外,還應加強其對高層建筑的消防技術培訓,熟悉掌握各個建筑內的消防設施狀況,建立相關的消防檔案,并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建筑火災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和演化,保證接警出動、現場指揮、通訊聯絡、進攻路線、供水路線及人員疏散等整個消防過程有序的進行,整個消防過程都具有周全的指揮計劃和部署,依據建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滅火方案。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當不斷引進先進的消防技術,利用壓縮空氣泡沫技術提高消防水平。
2.4 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技術
借鑒國外先進的消防技術,從國外許多火災滅火案例來看,其滅火所采用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具有較好的滅火作用,對初期火災控制具有明顯效果,同時該系統還具有報警功能。我國目前基本可以建立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為主的消防體系,內部包括不燃、耐火設計及排煙系統等多個系統。保證緊急疏散通道的暢通,保證安全出口的數量、方便、暢通,依據建筑的結構設置安全出口標識,從而有助于人們在發生火災后迅速撤離建筑。
2.5 建筑防火安全管理對策
對建筑防火管理要采用目標管理的方式,既包括防火安全管理體制的制定,還包括防火目標與計劃、消防教育與培訓、設施的檢查等多個方面的管理,制定合理的火災滅火的應急預案和建筑消防檔案。我國的消防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政府領導、單位管理、公安消防監督。
建立全員管理的工作思想,真正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政策,明確消防安全責任,檢查和排除火災隱患,控制盒消除導致火災的不良因素,確保建筑防火安全。充分考慮和控制整個防火管理過程,在建筑施工及建成后的各個時期,做好建筑防火安全管理,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都要保證消防設施的完善。消防設施的生產商要充分保證消防設施的質量。在建筑進入使用后,相關管理部門和使用單位要承擔起消防管理責任,定期對建筑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檢查、維修、維護和保養等,確保消防設施正常運行和發揮功能。
3 建筑防火安全的新對策
3.1 灰色關聯分析建筑防火安全評價
3.1.1 建筑防火安全灰色關聯評比方法
影響建筑防火安全評比的因素很多,主要受主體的主觀影響,具有復雜、信息不全及不確定的灰色系統。因此,以灰色系統為思想基礎,建立有關建筑防火安全評價的灰色關聯分析模型,不僅可以解決指標不同的問題,還可以實現建筑防火安全地定量化,有助于全面的、客觀公正的、各個角度的評價建筑防火安全。
灰色關聯評比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集中建筑評比事件,參評建筑;確定消防系統和設施等相關目標;求取不同的局勢,對不同目標下的效果值。
3.1.2 給予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的建筑防火安全評比
第一,求取不同目標下的效果均值像,通過對比分析獲得最佳效果的向量,確保安全出口的數量和通暢,縮短疏散距離,減少人員分布,保證安全通道、應急照明、防火分區、防火門、防火墻及火災荷載等目標的最佳效果;增加消防通道、消防施救樓梯、電梯、排煙系統級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和消防栓等越多越好,管理水平目標和維護目標越好越保證建筑防火安全。
第二,計算灰色絕對關聯度,對建筑防火安全評比進行排序。
3.2 信息技術在建筑防火安全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信息技術在建筑防火安全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體現在火災監控系統和消防自動化系統的應用。
火災監控系統在建筑防火安全中的實際應用模型有中控機系統模型、節點機系統模型、主子機系統模型。中控機系統的模型主要包括火災探測器搜集現場數據和特征,報警控制器保存數據,并對數據進行相關處理和判斷,可以對火災進行識別和判斷。節點機系統的模型主要用于現場數據的搜集和存儲,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傳輸,實現數據通訊,利用報警控制器之間的聯接,實現與樓層顯示器的協作。主子機系統的模式指的是報警控制設備、火災探測器及普通探測器等構成的系統。可以實現標準化、小容量的控制設備之間的聯系,系統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處理火災信息和數據通訊等方面具有較好效果。
樓宇自動化系統在智能化的建筑中具有重要作用。系統中的消防自動化系統(FAS)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系統。在智能化建筑中,消防自動化系統可以有效地保護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在整個自動化系統中具有較高地位,并決定著樓宇的控制系統。
4 結語
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建筑是整個城市中的重要部門,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視,嚴格審核工程設計圖紙,檢查建筑消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積極開展有關消防的培訓活動,對居民和管理人員進行消防教育,增強消防意識,從而有助于降低建筑發生火災的可能性,盡可能的避免火災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宋文華,伍東,張玉福.高層建筑火災初期利用電梯進行人員疏散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9):67-72.
[2] 郭國旗,陳少松,朱國慶.建筑外墻保溫防火問題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4).
[3] 孫波.建筑外墻保溫防火問題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0).
[4] 王澤珍,張曉敏.建筑外墻保溫防火問題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