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后,能源就成為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它為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動力。但是能源也具有“雙面性”,能源一方面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另一方面也會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根據灰色關聯分析的結果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和化石能源的消費有密切的關系。由于化石能源具有污染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國在能源消費方面必須重視結構的優化和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能源消費 ?經濟增長 ?灰色關聯分析
一、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
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來對經濟的增長與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是我們對所研究的樣本容量小(主要指數據比較少)、然后對信息掌握的不夠透徹、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時,使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在能源經濟學中運用的較廣泛。本文運用灰色GM(1.1)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主要選取的變量有能源消費總量、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消費量以及經濟的增長,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
選取GDP為參考序列,單位為億元。選取能源消費總量、煤炭、石油、天然氣消費量為比較序列,單位為萬噸標準煤。其中X1能源消費總量,X2為煤炭消費量,X3為石油消費量,X4為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源為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能源統計年鑒。
表1 關聯系數及關聯度表
由以上分析可知,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達到了0.71,這從實證上印證了本文上述的理論分析,二者存在密切的關聯關系。同時,分析結果顯示,天然氣0.87>煤炭0.72>石油0.67。由此可以看出,天然氣在我國進入21世紀后,其消耗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更為密切。天然氣不僅在消耗量方面快速增加,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也在增加。這是因為,相對于煤炭和石油來說。天然氣是一種燃燒充分、發熱效率較高且不產生大量廢氣和廢渣的較為清潔的能源。在我國生態環境壓力逐漸增大的情況下,國家開始大力推廣天然氣的開發和使用。“西氣東輸”工程的不斷進行,我國天然氣供應量大大增加,天然氣在化工產業、汽車燃料、民用燃氣等方面的使用快速發展。雖然現在天然氣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仍然不占主導地位,但是其用量的提升和結構比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開始落實能源消費升級的戰略構想。
與天然氣相比較,煤炭、石油與經濟增長的關聯系數較小,但依然處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另外,考慮到煤炭和石油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常保持在較高的范圍,中國的最重要能源消費種類仍然是石油和煤炭,所以煤炭和石油的消費依然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十分重大。這與我國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有必然的聯系。
二、政策建議
化石能源的持續、大量使用,給自然環境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們要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不能因為生態環境壓力而放棄能源消費和經濟發展。能源的消費會帶來的一些問題,但是,發展帶來的問題只能由發展來解決。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會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去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開發利用新能源,治理污染物的水平也會逐步提高。總之,我國應該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負責,但也不能放棄“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基本原則。我們應該要改變這些比較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具體措施如下。
(一)優化產業結構
第二產業在我國的能源消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這是由其自身產業特點決定的。因此,從一方面看,我國必須不斷加強第二產業的改造力度,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國很多第二產業企業都是高耗能,資源使用效率低,但是由于改造的沉沒成本較大,很多企業沒有走上改造的道路。為了實現節能降耗目標,這類企業必須忍受改造的陣痛,走上節能降耗的道路。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提高第三產業在整個產業中的所占比重,進而增加第三產業在整個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實際上也是由第三產業的低能耗特點決定的。
(二)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進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高消耗、高污染的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和污染、廢棄物排放,進而實現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現階段,煤炭和石油成為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最大的,二者合計占比將近90%,雖然近期略有下降,但是仍然占有非常高的比重。煤炭作為一種能源具有能源轉換效率低和高廢氣、廢渣排放的特點,但是由于我國煤炭儲藏量豐富、利用成本較低,煤炭依然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有重要比重。同時,我國的石油消費量也非常大,成為了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且80%都是從國外進口。為了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人與自然和諧,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第一,提高能源利用的技術水平,從而實現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二,提高污染、廢棄物的處理水平,并且在可以實現的領域盡可能發展能源的循環利用。第三,加大新型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第四,提高全社會的能源節約意識,生活消費的能源在我國的能源消費中也占有一定比重,此類能源消費很難實現短期內的能源消費效率提升和新能源替代使用,因此可以從注重節約方面實現能源的更高效利用。
(三)構建多元化的能源供給體系
在進行能源消費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必須立足于我國現實情況和能源稟賦特點,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給和體系,實現多元化供給和能源消費升級的配套。如果沒有多元化的能源供給,單純的能源消費升級是沒有根基的,也是無法實現的。優質的新型清潔能源,是我國能源消費升級的重點需求能源。天然氣和核電的能源轉化效率比較高且比較清潔,太陽能、風能、水電、地熱能具有可再生的特點,也比較清潔。我國可以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提高污染物治理效率、控制化石能源利用數量的基礎上,繼續開發和推廣新型清潔能源。
作者簡介:郭凱(1991-),男,漢族,河南周口人,武漢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