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偉東+孫鈺濤+姚玉生+王欣
摘 要:為了確定吉林省秸稈資源化利用對經濟結構的影響程度,在估算吉林省秸稈儲量基礎上結合秸稈資源化的利用方式,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了秸稈的資源化發展與各產業發展的關聯度。結果表明,吉林省應當重視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的持續發展,協調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與高附加值制造業的全面發展,促進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的較快發展和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業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產業;經濟結構;灰色關聯分析
中圖分類號:S5 F06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19001
農作物秸稈是一種新型綠色可再生性資源,具有接續性及戰略替代性,其資源化開發利用對現有經濟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對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究和資源化利用產生效益的評價[1-4],但是秸稈資源化利用對當地經濟結構的影響程度研究較少。因此,確定秸稈資源化對經濟結構的影響程度有助于秸稈資源產業化發展方向的選擇。
1 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現狀分析
1.1 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量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4》,2013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為3551.0萬t,其中玉米產量為2775.7×104t,稻谷產量為563.3×104t,分別占吉林省糧總食產量的78.2%與15.9%。按照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發布的草谷比系數及實際收集系數進行估算,吉林省2013年玉米和稻谷秸稈的實際收集量約為5160×104t和480×104t。目前全省農作物秸稈實際利用量約為1900×104t。較之發改委聯合農業部印發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目錄(2014)》設定的目標利用率水平80%,剩余農作物秸稈可資源化利用量約為2612×104t。
1.2 吉林省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
目前,吉林省較為成熟的秸稈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稈發電、秸稈沼氣、秸稈乙醇、秸稈造紙、秸稈固體顆粒燃料(俗稱秸稈煤)。秸稈發電項目中已建成且并網發電的秸稈發電站有10座,其中國能生物質發電集團有限公司5家,中國華能集團2家,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3家,總裝機量為320MW,年燃燒秸稈量約為400×104t;戶用沼氣池保有率超過16萬戶,大中型沼氣池共14處[5]。吉林松原光禾能源有限公司“萬噸級汽爆秸稈乙醇產業化技術”實現產業化,年產燃料乙醇達150×104t [6];吉林省泉德生物質有限公司造紙工程年項目已經達產,年轉化玉米秸稈約150×104t,生產紙漿30×104t。
2013年吉林省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僅為35%,其中秸稈飼料化率占到15%[7]。因此,吉林省秸稈資源化利用化潛力巨大。
2 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的影響
2.1 吉林省經濟結構構成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結合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的實際情況,考慮數據收集的時效性和局限性,將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產業界定為,秸稈資源化利用中涉及到的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其中第二產業包括: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秸稈發電)、制造業(秸稈造紙、秸稈乙醇、秸稈固體顆粒燃料)、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秸稈沼氣);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秸稈收儲運體系)和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業(農技維護站)。借鑒經濟結構的廣義構成對象,將吉林省經濟結構的研究范圍設定為4個方面: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消費結構、投資結構。根據已確定的秸稈資源化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范圍,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來驗證吉林省秸稈資源化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的影響程度。所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及公報,時間序列區間是2007—2013年,經濟結構各指標的涵義如下:產業結構的經濟指標為5個行業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就業結構指標為5個行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人員比重;消費結構指標為農民居民恩格爾系數代替;投資結構指標為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
2.2 模型建立
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而言,其適用于各種數量的樣本,且計算量較小,不會出現量化結果與定量分析結果不符的情況[9],故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來揭示吉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對經濟結構的影響程度。
2.2.1 確定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
參考序列為經濟結構各代表指標,表達為。
2.3 實證分析
根據以上模型分別進行秸稈資源化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消費結構及投資結構的關聯分析,計算它們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與投資結構的代表指標,即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之間的灰色關聯度最高為0.8730;此外,制造業與投資結構的代表指標,即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之間的灰色關聯度最高為0.6921。顯然,發展秸稈發電、造紙、生物質乙醇和固體顆粒燃料是落實國家“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必然選擇。此外,電力、熱力生產供應行業中的秸稈發電行業,制造業中的秸稈造紙、生物質乙醇和秸稈顆粒燃料行業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因而帶動相關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與消費結構的代表指標,即農村恩格爾系數的灰色關聯度為0.9215。農村戶用沼氣的大力發展解決了農民日常生活與取暖的燃料問題,戶用沼氣的清潔,方便使得農民從過去的收集秸稈和林材廢棄物為日常生活的燃料轉向了沼氣的使用,這就帶動了戶用沼氣的發展。秸稈氣的推廣使得大中型沼氣池的發展迎來了機遇,對秸稈沼氣進行提純得到的天然氣,可以用于車用燃氣等方面。這就促使了大中型秸稈氣的發展。
交通運輸、倉儲與就業結構的代表指標,即秸稈資源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比重的灰色關聯度最高為0.9125。交通運輸、倉儲是秸稈資源化基礎,這就促使了交通運輸、倉儲的大力發展,進而增加其他從業人員的比重。
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業與產業結構的代表指標,即秸稈資源化產業中的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的灰色關聯度為0.6143。秸稈資源化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創新、科技推廣及服務業的發展。
3 建議
重視農作物秸稈氣化發展。既要推廣戶用沼氣,又要重視大中型沼氣建設及沼氣提純。
協調電力與熱力生產、制造業的科學發展。統籌秸稈發電、秸稈造紙、秸稈制糖、秸稈建筑材料等秸稈工業化發展,避免秸稈資源的過度競爭。
增加交通運輸、倉儲業投資。只有解決了農作物秸稈資源的收集、儲存和運輸問題,才能使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又好又快的發展。
優化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在重視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的投入的同時,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規模化生產,提升應用服務質量。
農業與技術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