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宇
摘 要: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面向就業崗位培養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社會共識。《工程測量》課程作為土建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材諸方面入手,采取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如何提高《工程測量》課程教學質量的策略,旨在切實有效地提升專業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人才需求,值得探討。
關鍵詞:工程測量 課程設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149-03
近年來,測量新技術的發展,對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戰,優化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從傳統性教學向應用性教學轉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和適應發展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工程測量作為高等職業學校土木工程類專業的專業課程,課程地位非常重要,但內容龐雜,要很好地掌握該課程十分不易。因此,在測繪新儀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迅猛發展情況下,探索工程測量教學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1 工程測量教學內容的改革
從現有的教材來看,大多數教材的內容落后于生產現場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選用合理的教材,根據現場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對普通測量技術進行適當的刪減,增加相應的應用測量技術和現代測量技術的相關內容。比如:可以增加計算器編程、全站儀在施工放樣中的應用、GPS在施工中的應用等。現在大多數的工程測量教材在應用技術章節講的過于簡單,這在教學中要講到各個方面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可以優化教學內容,普通測量技術作為土木工程專業通用,應用測量技術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根據不同的方向進行選用,現代測量技術作為學生熟悉測繪新技術及其應用。
2 工程測量教學方法的改革
2.1 工程測量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課堂教學和課間實習相結合是工程測量教學的主要形式。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工程測量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在工程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從引導的角度講授知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講授中要留出適宜的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書為主,要適當的引進現代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改善課堂環境;學生對所講的知識理解是抽象的,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件中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的工程實例。
現在測量儀器品種甚多,發展迅猛,使得現在的教學設備陳舊和老化嚴重,落后于生產;而且現在大多數院校的經費緊張,沒有多余的資金購買各種品牌的測量儀器、新儀器和設備,但是現在教學又需要,在這種供需矛盾的情況下,可以從網上和儀器廠家收集相關的新儀器的圖片和介紹,使學生對新儀器有一定的認識。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把相關的教學資料在校園網上發布,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測量論壇和測量網站,通過互聯網讓學生了解測量的發展動態。
2.2 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
工程測量實訓是工程測量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環節;實訓環節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掌握測量儀器操作技能和測量作業方法的主要途徑。但是現在測量實訓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設計的實訓項目還沒有完全和工程建設相結合。
實訓項目偏少,測量儀器陳舊,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設中的現代測量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儀器運用近來;隨著高職的擴招,現在的實訓設備量偏少,很難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改革中,需加大實訓設備的投入和實訓設備的使用效率。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訓項目的訓練。
3 工程測量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測量這門課程有很強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式難以反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內容過于依賴教材內容,導致學生只注意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略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因此有必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3.1 工程測量課堂考核的改革
考試只是一種手段,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往的考試多采用試卷進行,出一些填空、選擇、判斷、簡答、計算等題目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注重書本知識,不能很好的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些學生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績,但是運用知識的能力很差。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需要采取試卷考試與能力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把理論考試、儀器操作能力進行綜合考核。
3.2 工程測量綜合實踐考核的改革
工程測量綜合實踐協同作戰特點突出,這對培養團隊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進行綜合實踐時,更應該注重對過程的考核,綜合實踐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實踐的每個階段,以實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由小組長對每個成員給出評價。實習結束后,以此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在實習中,根據實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儀器的熟練程度、實習期間的表現對學生做出綜合的考核。
3.3 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革
從事工程測量教學的青年教師大多數是從校門進校門,缺乏必要的工程實踐經驗,很難掌握施工單位對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的需要程度。有必要定期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去施工單位進修,以不斷進行知識的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來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師應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教師除了教學工作以外,還要參加一定的科研活動,承擔一定的工程任務,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項目化教學探索
根據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結合“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特點,積極探索項目化教學改革,作如下探索性課程設計。endprint
4.1 課程目標設計
4.1.1 能力(技能)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工程測量》課程的學習,具備測量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生能完成一個單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定位放線、施工控制及竣工測量工作的能力,為后續的測量實訓、學生畢業后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打下基礎。
(2)具體能力目標。
具有距離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高程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角度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4.1.2 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以下知識。
(1)明確建筑施工測量的任務、要求與工作原則,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
(2)掌握水準儀、鋼尺、經緯儀、全站儀等常用儀器設備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了解現代測量技術發展的趨勢。
4.1.3 素質拓展目標
在完成項目任務活動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當前企業經營理念,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與個人生存發展之間的關系。具體能力如下。
(1)培養自我學習能力、使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人協作能力。
(2)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4.2 課程內容設計(表1)
4.3 項目設計
(1)項目主題:竣工測量驗收。
(2)項目選擇。
項目1: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工樓:用于課堂師生共同完成。
項目2: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4#宿舍樓:作為平行訓練項目用于課后學生自主完成。
項目3: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放線):用于隨后兩周的綜合實訓(訓練與提高)。
(3)項目分析。
①項目貫穿:選擇的項目中包括了:本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在完成項目中各分部分項任務中能夠貫穿。
②任務驅動:以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基本單元,每個單元中都有各項具體的任務,每次課堂和課后都需要完成相應的數據分析及成果展現,通過任務驅動,將知識點進行貫穿,所有單元的訓練任務完成后,學生應會掌握對應的知識點。
③成果展示:通過兩個平行項目中各單元的任務不斷推進,學生反復訓練,能力不斷提升,所有單元的任務完成后,即一份完整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
④實訓設計:課程教學完成后隨后選擇的項目3進行兩周的綜合實訓,項目3較項目1、項目2難度和復雜程度有所增加,通過綜合實訓,可實現學生綜合完成項目任務的能力,達到訓練與提高的能力。
(4)完成項目要求。
①按照給定的項目施工圖完成實際工程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的繪制。
②按照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測量。
③質量要求:測量數據齊全且符合精度要求。
④時間要求:實際安排教學時間內完成成果。
(5)單元任務明細及進度計劃(表2)。
(6)完成項目任務措施。
以目前建筑工程建設三方(施工方、監理方、建設方)為基本管理單位,將班級分為三個部門,并選出三個部門負責人,以項目1作為教學載體,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的具體任務由三個部門分別完成,通過反復訓練掌握單元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7)角色模擬及職責劃分。
4.4 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表3)
4.5 考核方案設計(表4、5)
5 結論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高層次的技能型實用人才,工程測量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從現階段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進行了探討,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同時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嘗試,為更好地進行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聶志紅.《工程測量》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6).
[2] 靳海亮.工程測量學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5(9).
[3] 王漢雄,王嘉慧.《土木工程測量》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J].礦山測量,2007(1):11-13.
[4] 李艷,焦澤昌.工程測量教學方法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5(11).
[5] 任偉.工程測量實訓課設計實施與考核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7).endprint
4.1 課程目標設計
4.1.1 能力(技能)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工程測量》課程的學習,具備測量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生能完成一個單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定位放線、施工控制及竣工測量工作的能力,為后續的測量實訓、學生畢業后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打下基礎。
(2)具體能力目標。
具有距離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高程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角度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4.1.2 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以下知識。
(1)明確建筑施工測量的任務、要求與工作原則,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
(2)掌握水準儀、鋼尺、經緯儀、全站儀等常用儀器設備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了解現代測量技術發展的趨勢。
4.1.3 素質拓展目標
在完成項目任務活動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當前企業經營理念,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與個人生存發展之間的關系。具體能力如下。
(1)培養自我學習能力、使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人協作能力。
(2)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4.2 課程內容設計(表1)
4.3 項目設計
(1)項目主題:竣工測量驗收。
(2)項目選擇。
項目1: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工樓:用于課堂師生共同完成。
項目2: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4#宿舍樓:作為平行訓練項目用于課后學生自主完成。
項目3: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放線):用于隨后兩周的綜合實訓(訓練與提高)。
(3)項目分析。
①項目貫穿:選擇的項目中包括了:本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在完成項目中各分部分項任務中能夠貫穿。
②任務驅動:以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基本單元,每個單元中都有各項具體的任務,每次課堂和課后都需要完成相應的數據分析及成果展現,通過任務驅動,將知識點進行貫穿,所有單元的訓練任務完成后,學生應會掌握對應的知識點。
③成果展示:通過兩個平行項目中各單元的任務不斷推進,學生反復訓練,能力不斷提升,所有單元的任務完成后,即一份完整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
④實訓設計:課程教學完成后隨后選擇的項目3進行兩周的綜合實訓,項目3較項目1、項目2難度和復雜程度有所增加,通過綜合實訓,可實現學生綜合完成項目任務的能力,達到訓練與提高的能力。
(4)完成項目要求。
①按照給定的項目施工圖完成實際工程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的繪制。
②按照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測量。
③質量要求:測量數據齊全且符合精度要求。
④時間要求:實際安排教學時間內完成成果。
(5)單元任務明細及進度計劃(表2)。
(6)完成項目任務措施。
以目前建筑工程建設三方(施工方、監理方、建設方)為基本管理單位,將班級分為三個部門,并選出三個部門負責人,以項目1作為教學載體,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的具體任務由三個部門分別完成,通過反復訓練掌握單元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7)角色模擬及職責劃分。
4.4 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表3)
4.5 考核方案設計(表4、5)
5 結論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高層次的技能型實用人才,工程測量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從現階段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進行了探討,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同時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嘗試,為更好地進行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聶志紅.《工程測量》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6).
[2] 靳海亮.工程測量學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5(9).
[3] 王漢雄,王嘉慧.《土木工程測量》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J].礦山測量,2007(1):11-13.
[4] 李艷,焦澤昌.工程測量教學方法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5(11).
[5] 任偉.工程測量實訓課設計實施與考核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7).endprint
4.1 課程目標設計
4.1.1 能力(技能)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工程測量》課程的學習,具備測量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生能完成一個單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定位放線、施工控制及竣工測量工作的能力,為后續的測量實訓、學生畢業后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打下基礎。
(2)具體能力目標。
具有距離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高程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具有角度測量及相應數據成果整理、分析能力。
4.1.2 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以下知識。
(1)明確建筑施工測量的任務、要求與工作原則,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
(2)掌握水準儀、鋼尺、經緯儀、全站儀等常用儀器設備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了解現代測量技術發展的趨勢。
4.1.3 素質拓展目標
在完成項目任務活動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當前企業經營理念,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與個人生存發展之間的關系。具體能力如下。
(1)培養自我學習能力、使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人協作能力。
(2)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
4.2 課程內容設計(表1)
4.3 項目設計
(1)項目主題:竣工測量驗收。
(2)項目選擇。
項目1: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工樓:用于課堂師生共同完成。
項目2: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4#宿舍樓:作為平行訓練項目用于課后學生自主完成。
項目3: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放線):用于隨后兩周的綜合實訓(訓練與提高)。
(3)項目分析。
①項目貫穿:選擇的項目中包括了:本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在完成項目中各分部分項任務中能夠貫穿。
②任務驅動:以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基本單元,每個單元中都有各項具體的任務,每次課堂和課后都需要完成相應的數據分析及成果展現,通過任務驅動,將知識點進行貫穿,所有單元的訓練任務完成后,學生應會掌握對應的知識點。
③成果展示:通過兩個平行項目中各單元的任務不斷推進,學生反復訓練,能力不斷提升,所有單元的任務完成后,即一份完整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
④實訓設計:課程教學完成后隨后選擇的項目3進行兩周的綜合實訓,項目3較項目1、項目2難度和復雜程度有所增加,通過綜合實訓,可實現學生綜合完成項目任務的能力,達到訓練與提高的能力。
(4)完成項目要求。
①按照給定的項目施工圖完成實際工程的竣工測量報告及竣工圖的繪制。
②按照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測量。
③質量要求:測量數據齊全且符合精度要求。
④時間要求:實際安排教學時間內完成成果。
(5)單元任務明細及進度計劃(表2)。
(6)完成項目任務措施。
以目前建筑工程建設三方(施工方、監理方、建設方)為基本管理單位,將班級分為三個部門,并選出三個部門負責人,以項目1作為教學載體,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為一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的具體任務由三個部門分別完成,通過反復訓練掌握單元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7)角色模擬及職責劃分。
4.4 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表3)
4.5 考核方案設計(表4、5)
5 結論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高層次的技能型實用人才,工程測量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從現階段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進行了探討,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同時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嘗試,為更好地進行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聶志紅.《工程測量》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6).
[2] 靳海亮.工程測量學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5(9).
[3] 王漢雄,王嘉慧.《土木工程測量》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J].礦山測量,2007(1):11-13.
[4] 李艷,焦澤昌.工程測量教學方法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5(11).
[5] 任偉.工程測量實訓課設計實施與考核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