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對于一個新的集體班規尤其重要。班規的特點:獎罰并重、獎勵為主;有規必依、執規必嚴;發揚民主、與時俱進;做好溝通、加強聯系。
關鍵詞:新集體 班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234-01
高等職業學校入學一年級的學生入校年齡大多都是16~17歲,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的活躍期,如何讓他們盡快地融入新的班級生活,如何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是我們班主任在開學初最重要的任務。在開學一個月內,根據學生特點、結合學校的相關政策,經過深思熟慮,和班內同學的討論,制定了班規。經過一年的嚴格執行,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獎罰并重、獎勵為主
在班級的管理中制定班規的目的是,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班級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把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納入正常軌道,避免管理過程中教師和班干部隨意性。在制定班規時,主要遵循如下原則,這些原則在班規的制定過程起到了核心的指導作用。
(1)全面性原則:即班規的內容應當涉及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早讀、課堂、課間操、自習、衛生掃除、學習、班委成員職責的劃分、課代表職責、班級活動等等。
(2)具體性原則:即班規的內容在要求“全面性”的基礎上,還應該規定得盡可能詳細一些,使學生明白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最終達到只要按照班規的內容去執行,就能夠較好地實現自我管理的效果。
(3)可操作性原則:班規的內容必須具有可操作性,方便班主任、任課教師和班委同學進行班級管理。假如是無法操作的班規,即使內容規定得再詳盡,再周密,也只能是“墻上的貓”,看著厲害,卻無法產生實際的管理效果,對學生的管理失去應有的效果。
(4)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一般來說,班規的內容應該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對全體學生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并不是說,班規不能夠規定涉及班級中某一部分同學的特殊條款,恰恰相反,只有有針對性地制定班規的條款,才能提高班規的實效性和約束力。例如:走讀生每月全勤者,加2分;住校生每學期全勤者,加2分。這就體現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
班規執行的主體是“學生”,對于學生“數其十過,不如獎其一長”,要善于表揚,表揚的力量遠勝于批評。所以哪怕是有學生很微小的成功,都給予應有的肯定,讓學生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結合這點,班規的制訂最顯著的特點是以獎罰并重、獎勵為主。
在班規每一個方面有罰必有獎。例如有一項處罰條例:早自習嚴禁遲到,7:50以前必須到座位。遲到者扣2分/次。與之相對應的獎勵條例是:每月全勤者獎勵2分。讓學生感覺到班規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獎勵,使他們在執行這個班規時由“被動”變為“主動”,從內心自覺地執行班規。
2 有規必依、執規必嚴
在執行班規的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嚴”字。努力做到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衡量。要“嚴”而有“章”,即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班規;又要照章管理,即要嚴格按照校規、班規辦事,在執行過程中應做到嚴而有恒,善始善終,不能有頭無尾,半途而廢;更要違章必究,即要嚴肅認真地處理一切違犯紀律的人和事,做到“班規”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嚴而有度,即要處理好嚴和愛的關系,管理和教育的關系。
將每周的班規進行量化,獎扣分情況表貼到班內最顯眼的地方,讓學生一目了然,互相勉勵、互相監督,真正做到有規必依、執規必嚴,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規范自己的言行。
3 發揚民主、與時俱進
班集體是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特殊集體,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體管理好,這就需要班主任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關鍵就是使班集體成員具有主人翁的責任感,班集體成員有歸屬感,融入集體,并為集體出謀劃策,甚至具有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避免學生感到受制于人,產生被人“管”的消極意識。應避免班主任對班集體采用包辦代替,獨斷專行,事事都唱獨角戲的局面。這種傳統的管理會使學生一切聽命于班主任,其責任感必會遭到泯滅,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與品質不僅不能形成,還會使學生養成一種惰性。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應該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形成兩個積極性。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意識不是班主任“給予”的,而是在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活動中形成的。如在班規的制訂中,不是按傳統的任命制,而是采取討論式。利用班會課詳細討論每一項班規中的細則以及執行的方法。并召開主題班會啟動“班規”的執行,增強班規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執行過程中有些項目不適合班規量化的考核,班規應逐步調整。利用班會、班委會等多種渠道對班規進行完善。例如有一項是:上課嚴禁說笑、吃喝東西、看課外書,影響同班同學的聽課、學習和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者,每次扣2分。這條班規在執行起來比較困難,我們就改為:上課嚴禁說笑,吃喝東西,看課外書,以影響同班同學的聽課、學習和老師的正常教學,被老師點名者扣2分/次。
在制訂執行的過程中,還要與學校各項制度相符合并且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夠便于執行。例如:在考勤方面與學校日常考勤員相互彌補,增加班規的準確程度。
4 做好溝通、加強聯系
為了使班規能順利地執行,還要做好和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和學生辦公室的溝通。
學生是班規的主要執行者,及時了解他們對班規的看法,是班規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我經常找一些同學了解班規的執行情況,有利于增強班規的可信程度。例如:有一次,在和一個同學談話過程中,發現他說我班的考勤記錄中有很多記錯的地方。我及時和考勤員核對并糾正了錯誤,而且也幫助考勤員認識到他工作的重要性。
在班規中,也有一些需要任課教師幫助完成的,如:抄襲作業現象等。及時和老師溝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
學生除了寒暑假,平時的生活基本是學校和家庭兩部分的銜接。經常與家長聯系,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工作,讓家長一起參與班級管理,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這就是班規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勢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充分發揮班規的作用,培養正確的輿論,營造良好的學風,使每個學生處在一個團結、競爭、向上的氛圍中,逐漸培養,形成優秀班集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等職業學校新集體班規制訂,是養成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最具體、有效的文件,充分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班干部和同學,要讓班規覆蓋學生在校的所有行為,是一種最好的辦法,而且班主任是“導演”,要有全局的控制力,讓新入學的學生處于一個“班規”的強有力的約束下,是我們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桂生.話說“班規”[J].江蘇教育研究,2011(2).
[2] 李西順.論現代性班規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1(4).
[3] 周業蓉.班規的建立與班級管理的實踐[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9).
[4] 鄧艷紅;鄧麗紅.論班規的意義與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