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春 王軍




今年十一黃金周,我放下一切雜念,獨自重上黃山。上一次游黃山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記憶中的黃山已經模糊。黃山尊為天下第一山,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采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在公元747年定名為“黃山”。自古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談,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
我不想隨旅游團樂得無拘無束游黃山。在網上預定了飛機票,從北京到黃山市中途要在合肥停轉,一早九十點起飛,下午兩三點才到黃山屯溪,并不會輕松。從機場出來沒有公交車,只能打車前往黃山的長途汽車站,不足十公里,出租司機張口就要四十元,光天化日,黑車宰人,竟然無人管,人地兩生,也無可奈何。之后我看中央電視臺記者專門報道揭露了黃山的這段旅游宰客怪事。雖然我被宰了一刀,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想象中如此頂頂大名的景區,到黃山腳下會是舒適的大巴車,可到了長途汽車站,眼前確是破舊不堪的十幾座中巴,票價25元,顛顛簸簸將近一個小時,天色擦黑才到了山下湯口鎮。我在網上預定了這里的樂之家快捷酒店,單間450元。網上照片說酒店在鎮中心,下了車才知道還要步行20多分鐘。湯口鎮是登黃山的必由之鎮,鎮上倒是餐館林立,熱鬧非凡,開了四五家打著上海華聯旗號的小超市,我胡亂買了些面包、方便面、礦泉水等爬山的必需品,溜達回酒店安歇。酒店服務員告訴我說,每天清晨四五點鐘就有幾萬人從這里擠公交車到黃山大門云谷寺坐索道上山,這里有小黃帽服務,見到戴黃帽游客,幫你買門票、索道票,一個人服務費40元。我將信將疑,為了少麻煩,買了一頂小黃帽。第二天一早四點就匆匆忙忙爬起來,趕到公交總站,果然黑壓壓擠滿了人,隨著戴小黃帽的隊伍上了大巴車,車內還算比較干凈。二十分鐘左右來到了云谷寺索道站。你很難想象這里有如此多的游客,人擠人,就像在北京高峰時擠地鐵一般,有人玩笑說,快要擠成一張黃山導游圖了。望著密密麻麻的小黃帽,也是黃山的另一番景觀。管理人員介紹說,十一期間每天的游客達十幾萬。粗算一下,僅每人門票200元,一天就是兩千多萬元的收入呢。靠山發財,旅游業真是成本最低的金不換產業啊。在黑蒙蒙彌漫霧氣的云谷寺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天色漸亮,終于坐上了纜車,很快就來到了白鵝峰。信步上去,這一帶是黃山奇峰云集的境地,有夢筆生花、觀音峰、石筍峰、臥云峰以及知名的始信峰。相傳明代著名文人黃習遠從云谷寺游至此峰,到此始信黃山可愛,并題名"始信"。從這里向山下望去,眾山壁立,煙雨茫茫,不禁讓我想到毛澤東登廬山的詩句:“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黃山奇峰盡收眼底。
當我來到座落在群峰環抱的北海賓館,鄧小平視察黃山的巨幅畫像赫然在目。1979年75歲的鄧小平徒步游黃山,他對黃山旅游寄予厚望,曾提出:“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三十多年過去,且不說景區及配套設施不盡人意,老外游客的身影也很難見到,如今中國的制造的品牌已名揚世界,老祖宗留下的絕世自然瑰寶黃山國際知名度顯然很低,離他老人家的愿望相差甚遠。
黃山的云海是一絕,站在排云亭前,眺望峽谷,由于天氣晴朗沒有一絲云彩,很是遺憾。導游說雨季時排云亭被層層云海沖卷,煞是壯觀,留個念性也好再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這里遙看遠處的飛來石,清晰如天外飛來,那是黃山怪石的代表石,自成一峰。
西海大峽谷是新開辟的景區,一般游人難得到此,劈山棧道,凌空修筑,下臨深谷,險峻異常,走一趟要四五個小時,許多游人望而卻步。有道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我想既然來了就不虛此行,非要跨越大峽谷。黃山以天下聞名的迎客松為代表有望客松 送客松 探海松 蒲團松 黑虎松 臥龍松 麒麟松 連理松等號稱十大名松。在大峽谷里我見到了經越南領袖胡志明起名的團結松,枝葉繁茂,層層疊疊,寓意深遠,我專門拍照立存。途中峽谷里難得一見的駱駝峰浮現眼前,活脫脫一只雄壯的駱駝行走在山澗,形象逼真,令人稱奇。傍晚時分我終于下到谷底,俗話說上山易下山難,我的兩腿早已不聽使喚,只得乘纜車上到石床峰。我不得不奉勸那些腿力不強的游客,假如你想從大峽谷谷底爬上排云亭,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沒戲。好象大詩人李白說過,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此時,我有同感。
當我來到預定的白云賓館時,天色漸黑,賓館外的廣場上搭滿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帳篷,許多年輕人要在山上過夜,第二天一早看日出。租一頂帳篷要300元,來晚了還搶不到,火爆的叫人咋舌。
黃山日出聞名遐邇,殷紅的太陽是在山峰交錯的流動云層里噴薄而出,那奇觀是絕世無雙的。早晨四點鐘我忍著腿痛爬起來,穿好賓館預備的紅羽絨服,撒腿直奔光明頂。誰曾想光明頂早已擠得水泄不通,想到前面看日出幾乎不可能,也罷,選了個高點的石頭遠看吧。身邊亂云飛渡,呼嘯翻滾,濃濃的云霧吹過,一片片松林象水洗了一般,松葉上露珠欲滴,我猛然悟出為何黃山的松樹能在懸崖絕壁的石縫中存活。看日出要有運氣,不是誰都有那樣的福氣,有的人守十天半月都看不到日出。于我而言興之所至,足矣,是個樂。所喜的是,我拍下了山頭上駐足引頸的游客,黃山觀日出的場面俱在其中。
下山時,我來到迎客松,朱德總司令題寫的“風景如畫”四個雄渾蒼勁大字刻在巨石上,與迎客松相映成輝,那松樹似乎浸透著將軍的錚錚風骨,有一派濃濃的滄桑歷史美感。
大畫家劉海粟十上黃山,留下了許多傳世墨寶。還特別題寫了“黃山是吾師”的匾額。
我是第二次登黃山,假以時日,也要登黃山十次。人生的許多美好的愿望本就是山峰。人活在世,登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