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孫海英++王宇佳
[摘 要]圖書館危機管理是對圖書館運行中出現的危機因子和危機事件從發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監控處理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是對圖書館危機事件進行全面全程監控處理的連續鏈條,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文闡述了圖書館危機管理研究的意義,分析了圖書館面臨的主要危機類型,提出了消除圖書館危機的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危機管理;圖書館管理
1.危機與圖書館危機管理的涵義
1.1危機
所謂危機是一個會引起潛在負面影響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大事件,這種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對組織及其員工、產品、服務、資產和聲譽造成巨大的損害。[2]危機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發生的突然性;二是形式的復雜性;三是內容的不確定性;四是發展的不明性;五是影響的負面性;六是后果的嚴重性;七是應對的快速性。
1.2圖書館危機管理
圖書館危機管理是對圖書館運行中出現的危機因子和危機事件從發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監控處理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圖書館危機管理是對圖書館危機事件進行全面全程監控處理的連續鏈條,是一個系統工程。圖書館作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社會、經濟、文化、自然以及內部因素等的影響,現代圖書館危機管理就是針對各種影響因素,對可能給現代圖書館帶來的各種現實威脅與潛在威脅進行預防及管理。[2]
2.圖書館危機管理現狀及研究意義
在網絡化、信息化蓬勃發展的當今社會,當人們享受著網絡信息帶來的滿足與快捷便利之時,各種危機也接踵而至。作為以傳播文化信息為主要職能的圖書館,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極大沖擊,紙質文獻與數字文獻皆面臨著保存危機。同時,現代戰爭的無堅不摧及他對文明典籍敬畏感的缺失,使文化信息的保存與傳播更加困難。恐怖襲擊的陰霾裹挾著種族沖突的血雨腥風,加深了文化裂痕,圖書館的發展步履維艱。然而,我國圖書館漠視危機管理的現狀更加令人擔憂:其一,危機意識淡薄。絕大多數館員缺乏危機意識,對圖書館隨時可能發生危機的現狀存在僥幸心理。所以,當危機來臨時便措手不及,倍感無助,任其發展,難以應對。其二,危機管理機構不健全。由于觀念滯后,意識淡薄,大多數圖書館都沒有建立專門的危機管理機構或危機管理小組,經過圖書館危機管理方面知識和技能培訓的人員嚴重缺失,所以,當危機到來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茫然不知所措。其三,缺乏有效的協作。目前,國內很多圖書館沒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危機處理協調機制,所以面對危機,各自為政,混亂不堪,導致各部門之間信息不暢,錯過了解決危機的最佳時機。
3.圖書館危機的主要類型
3.1安全危機
圖書館是人員密集、文獻密集和設施密集的場所,一旦危機發生,人員疏散困難,造成的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所以,安全危機是圖書館需要防范的首要危機。圖書館的安全危機主要包括:A.資源安全危機。指館藏的紙質文獻和數字文獻資源的安全危機,即水災、火災、蟲災、霉變、損毀、丟失和病毒感染等造成的文獻和數據不全或丟失帶來的危機。B.數據安全危機。主要指由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或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或人為破壞等因素使數據不全或丟失造成的危機。C.網絡安全危機。指計算機病毒傳播和黑客入侵等帶來的圖書館網絡系統安全的危機。D.閱讀環境安全危機。指圖書館建筑施工質量低劣、維護修繕不到位、水電管理有漏洞(如經常停水、停電等)、自然災害影響(如地震、臺風、火災、水災、爆炸、流行性傳染病等等),以及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壞等給圖書館閱讀環境帶來的危機。各種安全危機的存在,對圖書館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考驗圖書館的應變能力,考驗圖書館領導者的決策能力,也考驗圖書館全體館員的綜合素質。
3.2資源危機
資源危機指資源嚴重缺乏,結構嚴重不合理,資源流通渠道不暢,保護不當使珍貴古籍嚴重損毀等。由于我國對圖書館的資金投入缺口很大,圖書館所需經費難以得到保障,文獻價格又不斷上漲,使館藏資源與讀者需求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形成資源危機。文獻資源是圖書館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物質基礎,文獻資源的嚴重匱乏,直接影響著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影響著圖書館職能的發揮。尤其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當下,如果圖書館不能充分發揮自身在文獻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傳遞和檢索等方面的優勢,建設自己完善的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就極有可能逐步被邊緣化而失去競爭力和吸引力,最終失去存在的價值。
3.3管理危機
我國圖書館歷來被稱為“清水衙門”,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資金短缺,資源匱乏,設備老化,環境惡劣,人才缺失、觀念陳舊、服務落后等等,使得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狀態,形成管理危機。圖書館管理危機主要表現為:管理理念陳舊,滯后于時代發展;管理機制不完善,職責權利不明晰;館員整體素質偏低,難于管理;管理者調動頻繁,業務不熟;懂專業、能力強且樂于在圖書館工作的管理者缺失等等,嚴重制約了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3.4人才危機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急需從業人員既要擁有豐富的現代信息情報知識和圖書館學專業知識,也要熟練掌握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更要掌握和運用一門或幾門外語,而這種復合型人才的長期嚴重缺失正是我國目前圖書館的現狀。由于我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普遍較低,開館時間長,工作繁重且辛苦,同時圖書館內部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溝通機制,所以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復合型人才和專業人才,使得館員素質整體偏低,難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設備開展最有效的管理和服務,直接影響了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4.消除圖書館危機的對策
4.1科學制定預案,規范日常管理
洞察潛在危機,預防危機發生是危機管理的重要任務。圖書館危機管理專門機構應科學制定預案,將危機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教育館員必須在日常工作中時刻保持對圖書館內外部環境有全面的了解,要不斷提高洞悉可能誘發危機的潛在因素的能力和對危機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科學評估的能力。平時就要采取預防措施:如做好館藏信息的數據備份;采用先進的網絡安全防范技術;確保信息來源的安全性;加強對館員和讀者用水用電的安全教育和監督檢查;將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加大提高館員綜合素質培養的力度;加強圖書館的安保管理和衛生防疫工作等等。同時,管理者還要針對薄弱環節制定詳細的危機處理預案,并適時組織員工和讀者進行演練,從中發現問題,不斷修正,確保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科學制定預案,規范日常管理,才能將危機控制在萌芽狀態。
4.2迅速查找原因,果斷實施預案
危機通常具有突發性、復雜性、不確定性、隱蔽性、擴散性和負面性等特征,如不能及時發現,嚴格控制,危機會迅速加聚和蔓延。因此,危機一旦發生,迅速反應尤為重要。管理層應立刻調動全體館員尤其是相關人員,迅速查明危機發生的原因,分析危機可能發展的趨勢,并果斷實施應急預案,及時遏制危機蔓延,爭取將損失降至最低。在危機處理過程中,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查實,追究責任。同時還要做好與媒體的溝通工作,及時將處理結果對外通報,做到信息的真實、公開和透明。
4.3認真分析特點,靈活應對危機
處于危機狀態的圖書館,如何迅速反應,減輕危機造成的破壞和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由于危機的發生突然,而且非常緊急,往往又是平時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地方,采用常規的手段或措施往往效果不佳。這時,圖書館管理層和全體館員一定要臨危不驚、頭腦冷靜,認真思考,靈活應對。根據危機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發展趨勢,認真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和特點,盡快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控制危機的蔓延和發展。如果在危機狀態下,圖書館仍墨守陳規,不思改進,不能采取靈活的方式和工作方法處理危機事件,必然會使危機擴大,讓圖書館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
4.4運用科學方法,構建預警系統
“危機預警系統”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對組織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變數進行分析,在可能發生危機的警源上設置警情指標,及時捕捉警訊,隨時對組織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對危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進行事先預測和分析,以達到防止和控制危機爆發的目的。[4]圖書館危機預警系統是圖書館避免危機發生最有效的防范系統。它能夠預測圖書館內外部不穩定因素的發生軌跡,監測其演變過程,并在危機發生前發出警報,使管理者能充分做好準備,隨時啟動圖書館危機管理應急預案,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也就是說,危機預警系統對潛在的危機事件起到了預防、控制和快速響應的作用。“危機預警系統”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危機監測子系統、危機評估子系統和危機預報子系統,圖書館可根據自身特點構建適合本館的危機預警系統,使危機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
參考文獻:
[1]劉秀娥.圖書館防災與危機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3.
[2]郭曉蘭.基于混沌理論的現代圖書館危機管理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1,(2).
[3]劉茲恒,潘梅.圖書館危機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內容[J].圖書與情報,2007,(2).
[4]徐芳柴雅凌等.圖書館危機管理與預警系統[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6).
[5]吳興功.現代圖書館危機管理探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4).
[6]馮曉紅.圖書館危機管理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