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朋偉++劉芳++毛生海
摘 要:簡明扼要討論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歷程,依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特征,綜合在國內變配電站當中采用較普及的繼電設備與多個項目,從設計的層面把防護系統劃分成間隔層、網絡層、操作層三個單元,之后一次闡述它們的特征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系,同時用實際案例闡述智能繼電保護應用研究。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特點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092-0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依據問題判定能夠劃分成低壓防護、過流防護、零序電壓防護、低周防護以及發電機消磁防護等;依據防護目標能夠劃分成母線防護、線路防護、機組防護、變壓器防護、電容器防護等;依據防護中每個電氣量的分配方法能夠劃分成晶體管高頻閉鎖距離防護、電流電壓運送的方向閉鎖斷路器壓迫閉鎖防護、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頻防護等。國內繼電防護經過了四個時期:晶體管防護、集成電路防護、微機型防護以及現代的網絡化防護。繼電防護的標準是平穩、精確、迅速。
1 現代保護的組成及設備的特征
現代的網絡防護劃分為現場的間隔層設備、中間的網絡信息層以及后臺的操作層這三個組成。
(1)隔層設備用于直接保障一次裝置即被控制目標,對于發電機、線路、主變、電容器等一次裝置,異同的電壓級別、異同的運作形式因為電力一次裝置的電磁表現特征異同,系統經過的暫態不一樣,因此選取的防護設備也不一樣。
(2)網絡層在硬件組成包括了網線、網絡接口以及中繼器等單元,在通訊軟件的幫助之下,依據通訊協議的規定實施數據端對接或者廣播式的傳輸與收集,同時可以實現自主的數據核對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更正。
現實運作的網絡通常都采取雙網結構,并且增添了均衡網絡承載的性能。在實施動態數據傳送時,這項性能可以更好地確保系統的同步性,此外還能夠同時支持DL451-1991(國標CDT)、IEC870-5-101103、N4F-POLLING等多個模范通訊規定,便于實施網間的銜接。結合網絡通訊服務器,能夠便利地和相同或者異同網連接,因此形成一個縣、市、省甚至更大的電力系統防護調節互聯網。
(3)操作截面為操作者與防護系統的交換層。用于供給較好的觀測、控制頁面,規定轉變、故障儲存記憶(故障錄波)、提供警戒、針對遠處裝置的控制以及調試(“住遙”)等性能。
搭配后臺控制軟體,還能夠構成綜合自主化系統,實施報表管理、圖像顯示、運轉日志管理、圖像監控等作用。其關鍵部分為一個及時更新的分享數據庫,軟體系統是一Windows NT為基礎,操作截面的使用軟體廣泛采取組態軟體,例如Quick control軟體、King View軟體、PS6000軟體等,其能夠達到的繼電防護設備的頁面變得更為人性化。
防護系統本質上來說為DCS系統,擁有DCS系統的對應的特征:集中操作、采取分散控制、分級管理和控制以及系統調節的設計原則,把系統由上往下劃分為若干等級,構成分布式調控。
在各界面的聯系上,防護訊息上網,無法使得防護的獨立性發生改變,防護設備有專門的輸入路線以及操作輸出路線,間隔層防護設備不依靠網絡能夠進行故障辨別和故障解決。防護訊息上網加強了識別作用,增強了防護的安全可靠性。同時給網絡的深層次擴張打下了基礎。
(4)防護組成的特征對于實際運用的作用與之前的繼電防護設備比較,結合自主化系統性能更好,操作調節更為便捷。設計時依據需求構建此防護系統,能夠便捷地疊加擴展系統的性能,因此減少產品的研發時間。例如PST642模塊與PST641模塊就形成了將電流差動為主,將低壓、三段式過流、低周作為儲備防護的主變防護,依據定值設定有關數據即可投入運作;利用添加一個變壓器防護設備PST645能夠在系統中添加溫升過高、變壓器輕重瓦斯等非電量防護。
間隔層的控制裝置性能穩定且本身就是基于微處理控制的系統,運行時根據出現的提示信息可快速地對故障進行定位。在江西江鈴全順車廠的3#配電間曾遇到這樣的故障:在線路保護的裝置上出現“控制回路斷線”信號,先檢查控制回路中外部引入節點是否正常,而不用先懷疑裝置內部出現問題,檢查后發現真空斷路器的合閘位置結點和分閘位置結點都是斷開的,而機械指示當時斷路器的回路是分開的,由此進一步可判斷分閘位置的輔助結點不正常。
微處理器給設備自身迎來了智能化,能夠便利地更改系統功能。在運轉當中依據實際狀況針對配置實施增減:減掉某個性能通過設置某個設備退出或者設備的某性能退出就可以;添加某個性能即為上述性能的反向操作。例如運轉在江西珠港農場的PST645涉筆,以前因為輕瓦斯問題之后會自主的跳閘,運轉一段時間之后用戶認為不行提出更改為僅報警的要求,此時只要把PST645軟壓板當中的“非電量2”減掉退出即可,并且把“控制字一”更改成8010即可以符合了預期的目標。
各個設備內部為模塊式的,通常劃分主機處理模板、輸入模板、輸出模板三個單元,此種結構能夠便利地實施運作維修。例如在江鈴第二配電房中的112電容器防護柜的運轉發生這樣的情況:斷路器閉合就會出現跳開,導致電容器必須在沒有防護情況下運作。通過分析診斷以及現場檢測,扎到PSC641的輸出模塊當中的防護出口繼電器BZJ的開結點處因為一些因素己經燒掉成了常閉狀態,更換此模板后一切正常。
2 應用分析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較為重要的便是GOOSE的連線功能,此連線方式采取的硬電纜接線方式,將數字信號進行采集,然后形成數據集,以數據集的形式將信息向外傳遞。智能變電站的接收方只能對一部分信號進行接收,所以,在對GOOSE連線功能進行配置前,需要智能變電站接收方對內部與外部信號進行添加。此外,還要關注的問題是,若外部信號相同,那么將無法與兩個內部信號連接,相反,若內部信號相同,也無法與兩個外部信號連接。對日志窗口進行查看,以對詳細記錄進行掌握,進而通過此功能對內部信號進行添加。
該文將以實際案例為主,對其調試方法以及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有一個保護裝置,線路為220 kV。首先,對此保護裝置的開入量通道做測試,采用的輔助儀器為智能繼電保護校驗儀器,對此裝置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查,目前,校驗儀器已經對此線路的保護做出檢查,但是在保護裝置內部并沒有與其對應的開入信息。下面將對此種現象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先對校驗儀器的61850配置檢查,經過多次的檢查與校驗后發現,此配置并沒有問題出現,并且光網口的燈在連續閃爍,這可以表明在硬件口發送出的數據信息也沒有問題。接下來,對模型文件的配置進行分析,將母差的模型文件打開,找出與之相對應的數據集(見表1)。
依據一定的順序將線路二的出口節點找出,將模型文件打開,問題被發現,在數據集的發送成員中發現,External signal IED Name以及External siganl Reference Name同母差的模型文件存在一致性,此情況是非常驚人的,又對母差模型文件的相關內容進行查看,發現在模型的出口處,出現相同的兩個跳閘數據,是dscGOOSE與dscGOOSE1,正常情況下,母差所發送的數據集是dscGOOSE1,此時,便可以得出是由于名稱出現不一致而發生GOOSE的開入出現異常。最后,對該設備的說明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到此類型的裝置有其特殊的要求,在對GOOSE的參數進行校對后,還要判別其數據集,若出現數據集不一致的情況時,便會造成開入鎖閉的現象。
3 結語
現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無論在硬件、軟件上都很迅速。在系統的實現上和以前也大不相同,集成度越來越高、保護的速度越來越快、性能也越來越強,伴隨著軟、硬件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后的繼電保護設備在功能方面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陳穗仙.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繼電保護探討[J].廣東科技,2009(12).
[2] 陳祺,馬志華.我國變配電站繼電保護綜述及案例特性分析[J].科技資訊,2006(23).
[3] 莊敬清.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幾點認識[J].電工技術,2007(12).
[4] 程水添.綜述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繼電保護[J].廣東科技,2008(18).endprint
摘 要:簡明扼要討論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歷程,依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特征,綜合在國內變配電站當中采用較普及的繼電設備與多個項目,從設計的層面把防護系統劃分成間隔層、網絡層、操作層三個單元,之后一次闡述它們的特征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系,同時用實際案例闡述智能繼電保護應用研究。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特點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092-0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依據問題判定能夠劃分成低壓防護、過流防護、零序電壓防護、低周防護以及發電機消磁防護等;依據防護目標能夠劃分成母線防護、線路防護、機組防護、變壓器防護、電容器防護等;依據防護中每個電氣量的分配方法能夠劃分成晶體管高頻閉鎖距離防護、電流電壓運送的方向閉鎖斷路器壓迫閉鎖防護、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頻防護等。國內繼電防護經過了四個時期:晶體管防護、集成電路防護、微機型防護以及現代的網絡化防護。繼電防護的標準是平穩、精確、迅速。
1 現代保護的組成及設備的特征
現代的網絡防護劃分為現場的間隔層設備、中間的網絡信息層以及后臺的操作層這三個組成。
(1)隔層設備用于直接保障一次裝置即被控制目標,對于發電機、線路、主變、電容器等一次裝置,異同的電壓級別、異同的運作形式因為電力一次裝置的電磁表現特征異同,系統經過的暫態不一樣,因此選取的防護設備也不一樣。
(2)網絡層在硬件組成包括了網線、網絡接口以及中繼器等單元,在通訊軟件的幫助之下,依據通訊協議的規定實施數據端對接或者廣播式的傳輸與收集,同時可以實現自主的數據核對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更正。
現實運作的網絡通常都采取雙網結構,并且增添了均衡網絡承載的性能。在實施動態數據傳送時,這項性能可以更好地確保系統的同步性,此外還能夠同時支持DL451-1991(國標CDT)、IEC870-5-101103、N4F-POLLING等多個模范通訊規定,便于實施網間的銜接。結合網絡通訊服務器,能夠便利地和相同或者異同網連接,因此形成一個縣、市、省甚至更大的電力系統防護調節互聯網。
(3)操作截面為操作者與防護系統的交換層。用于供給較好的觀測、控制頁面,規定轉變、故障儲存記憶(故障錄波)、提供警戒、針對遠處裝置的控制以及調試(“住遙”)等性能。
搭配后臺控制軟體,還能夠構成綜合自主化系統,實施報表管理、圖像顯示、運轉日志管理、圖像監控等作用。其關鍵部分為一個及時更新的分享數據庫,軟體系統是一Windows NT為基礎,操作截面的使用軟體廣泛采取組態軟體,例如Quick control軟體、King View軟體、PS6000軟體等,其能夠達到的繼電防護設備的頁面變得更為人性化。
防護系統本質上來說為DCS系統,擁有DCS系統的對應的特征:集中操作、采取分散控制、分級管理和控制以及系統調節的設計原則,把系統由上往下劃分為若干等級,構成分布式調控。
在各界面的聯系上,防護訊息上網,無法使得防護的獨立性發生改變,防護設備有專門的輸入路線以及操作輸出路線,間隔層防護設備不依靠網絡能夠進行故障辨別和故障解決。防護訊息上網加強了識別作用,增強了防護的安全可靠性。同時給網絡的深層次擴張打下了基礎。
(4)防護組成的特征對于實際運用的作用與之前的繼電防護設備比較,結合自主化系統性能更好,操作調節更為便捷。設計時依據需求構建此防護系統,能夠便捷地疊加擴展系統的性能,因此減少產品的研發時間。例如PST642模塊與PST641模塊就形成了將電流差動為主,將低壓、三段式過流、低周作為儲備防護的主變防護,依據定值設定有關數據即可投入運作;利用添加一個變壓器防護設備PST645能夠在系統中添加溫升過高、變壓器輕重瓦斯等非電量防護。
間隔層的控制裝置性能穩定且本身就是基于微處理控制的系統,運行時根據出現的提示信息可快速地對故障進行定位。在江西江鈴全順車廠的3#配電間曾遇到這樣的故障:在線路保護的裝置上出現“控制回路斷線”信號,先檢查控制回路中外部引入節點是否正常,而不用先懷疑裝置內部出現問題,檢查后發現真空斷路器的合閘位置結點和分閘位置結點都是斷開的,而機械指示當時斷路器的回路是分開的,由此進一步可判斷分閘位置的輔助結點不正常。
微處理器給設備自身迎來了智能化,能夠便利地更改系統功能。在運轉當中依據實際狀況針對配置實施增減:減掉某個性能通過設置某個設備退出或者設備的某性能退出就可以;添加某個性能即為上述性能的反向操作。例如運轉在江西珠港農場的PST645涉筆,以前因為輕瓦斯問題之后會自主的跳閘,運轉一段時間之后用戶認為不行提出更改為僅報警的要求,此時只要把PST645軟壓板當中的“非電量2”減掉退出即可,并且把“控制字一”更改成8010即可以符合了預期的目標。
各個設備內部為模塊式的,通常劃分主機處理模板、輸入模板、輸出模板三個單元,此種結構能夠便利地實施運作維修。例如在江鈴第二配電房中的112電容器防護柜的運轉發生這樣的情況:斷路器閉合就會出現跳開,導致電容器必須在沒有防護情況下運作。通過分析診斷以及現場檢測,扎到PSC641的輸出模塊當中的防護出口繼電器BZJ的開結點處因為一些因素己經燒掉成了常閉狀態,更換此模板后一切正常。
2 應用分析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較為重要的便是GOOSE的連線功能,此連線方式采取的硬電纜接線方式,將數字信號進行采集,然后形成數據集,以數據集的形式將信息向外傳遞。智能變電站的接收方只能對一部分信號進行接收,所以,在對GOOSE連線功能進行配置前,需要智能變電站接收方對內部與外部信號進行添加。此外,還要關注的問題是,若外部信號相同,那么將無法與兩個內部信號連接,相反,若內部信號相同,也無法與兩個外部信號連接。對日志窗口進行查看,以對詳細記錄進行掌握,進而通過此功能對內部信號進行添加。
該文將以實際案例為主,對其調試方法以及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有一個保護裝置,線路為220 kV。首先,對此保護裝置的開入量通道做測試,采用的輔助儀器為智能繼電保護校驗儀器,對此裝置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查,目前,校驗儀器已經對此線路的保護做出檢查,但是在保護裝置內部并沒有與其對應的開入信息。下面將對此種現象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先對校驗儀器的61850配置檢查,經過多次的檢查與校驗后發現,此配置并沒有問題出現,并且光網口的燈在連續閃爍,這可以表明在硬件口發送出的數據信息也沒有問題。接下來,對模型文件的配置進行分析,將母差的模型文件打開,找出與之相對應的數據集(見表1)。
依據一定的順序將線路二的出口節點找出,將模型文件打開,問題被發現,在數據集的發送成員中發現,External signal IED Name以及External siganl Reference Name同母差的模型文件存在一致性,此情況是非常驚人的,又對母差模型文件的相關內容進行查看,發現在模型的出口處,出現相同的兩個跳閘數據,是dscGOOSE與dscGOOSE1,正常情況下,母差所發送的數據集是dscGOOSE1,此時,便可以得出是由于名稱出現不一致而發生GOOSE的開入出現異常。最后,對該設備的說明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到此類型的裝置有其特殊的要求,在對GOOSE的參數進行校對后,還要判別其數據集,若出現數據集不一致的情況時,便會造成開入鎖閉的現象。
3 結語
現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無論在硬件、軟件上都很迅速。在系統的實現上和以前也大不相同,集成度越來越高、保護的速度越來越快、性能也越來越強,伴隨著軟、硬件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后的繼電保護設備在功能方面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陳穗仙.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繼電保護探討[J].廣東科技,2009(12).
[2] 陳祺,馬志華.我國變配電站繼電保護綜述及案例特性分析[J].科技資訊,2006(23).
[3] 莊敬清.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幾點認識[J].電工技術,2007(12).
[4] 程水添.綜述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繼電保護[J].廣東科技,2008(18).endprint
摘 要:簡明扼要討論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歷程,依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特征,綜合在國內變配電站當中采用較普及的繼電設備與多個項目,從設計的層面把防護系統劃分成間隔層、網絡層、操作層三個單元,之后一次闡述它們的特征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系,同時用實際案例闡述智能繼電保護應用研究。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特點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092-0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依據問題判定能夠劃分成低壓防護、過流防護、零序電壓防護、低周防護以及發電機消磁防護等;依據防護目標能夠劃分成母線防護、線路防護、機組防護、變壓器防護、電容器防護等;依據防護中每個電氣量的分配方法能夠劃分成晶體管高頻閉鎖距離防護、電流電壓運送的方向閉鎖斷路器壓迫閉鎖防護、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頻防護等。國內繼電防護經過了四個時期:晶體管防護、集成電路防護、微機型防護以及現代的網絡化防護。繼電防護的標準是平穩、精確、迅速。
1 現代保護的組成及設備的特征
現代的網絡防護劃分為現場的間隔層設備、中間的網絡信息層以及后臺的操作層這三個組成。
(1)隔層設備用于直接保障一次裝置即被控制目標,對于發電機、線路、主變、電容器等一次裝置,異同的電壓級別、異同的運作形式因為電力一次裝置的電磁表現特征異同,系統經過的暫態不一樣,因此選取的防護設備也不一樣。
(2)網絡層在硬件組成包括了網線、網絡接口以及中繼器等單元,在通訊軟件的幫助之下,依據通訊協議的規定實施數據端對接或者廣播式的傳輸與收集,同時可以實現自主的數據核對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更正。
現實運作的網絡通常都采取雙網結構,并且增添了均衡網絡承載的性能。在實施動態數據傳送時,這項性能可以更好地確保系統的同步性,此外還能夠同時支持DL451-1991(國標CDT)、IEC870-5-101103、N4F-POLLING等多個模范通訊規定,便于實施網間的銜接。結合網絡通訊服務器,能夠便利地和相同或者異同網連接,因此形成一個縣、市、省甚至更大的電力系統防護調節互聯網。
(3)操作截面為操作者與防護系統的交換層。用于供給較好的觀測、控制頁面,規定轉變、故障儲存記憶(故障錄波)、提供警戒、針對遠處裝置的控制以及調試(“住遙”)等性能。
搭配后臺控制軟體,還能夠構成綜合自主化系統,實施報表管理、圖像顯示、運轉日志管理、圖像監控等作用。其關鍵部分為一個及時更新的分享數據庫,軟體系統是一Windows NT為基礎,操作截面的使用軟體廣泛采取組態軟體,例如Quick control軟體、King View軟體、PS6000軟體等,其能夠達到的繼電防護設備的頁面變得更為人性化。
防護系統本質上來說為DCS系統,擁有DCS系統的對應的特征:集中操作、采取分散控制、分級管理和控制以及系統調節的設計原則,把系統由上往下劃分為若干等級,構成分布式調控。
在各界面的聯系上,防護訊息上網,無法使得防護的獨立性發生改變,防護設備有專門的輸入路線以及操作輸出路線,間隔層防護設備不依靠網絡能夠進行故障辨別和故障解決。防護訊息上網加強了識別作用,增強了防護的安全可靠性。同時給網絡的深層次擴張打下了基礎。
(4)防護組成的特征對于實際運用的作用與之前的繼電防護設備比較,結合自主化系統性能更好,操作調節更為便捷。設計時依據需求構建此防護系統,能夠便捷地疊加擴展系統的性能,因此減少產品的研發時間。例如PST642模塊與PST641模塊就形成了將電流差動為主,將低壓、三段式過流、低周作為儲備防護的主變防護,依據定值設定有關數據即可投入運作;利用添加一個變壓器防護設備PST645能夠在系統中添加溫升過高、變壓器輕重瓦斯等非電量防護。
間隔層的控制裝置性能穩定且本身就是基于微處理控制的系統,運行時根據出現的提示信息可快速地對故障進行定位。在江西江鈴全順車廠的3#配電間曾遇到這樣的故障:在線路保護的裝置上出現“控制回路斷線”信號,先檢查控制回路中外部引入節點是否正常,而不用先懷疑裝置內部出現問題,檢查后發現真空斷路器的合閘位置結點和分閘位置結點都是斷開的,而機械指示當時斷路器的回路是分開的,由此進一步可判斷分閘位置的輔助結點不正常。
微處理器給設備自身迎來了智能化,能夠便利地更改系統功能。在運轉當中依據實際狀況針對配置實施增減:減掉某個性能通過設置某個設備退出或者設備的某性能退出就可以;添加某個性能即為上述性能的反向操作。例如運轉在江西珠港農場的PST645涉筆,以前因為輕瓦斯問題之后會自主的跳閘,運轉一段時間之后用戶認為不行提出更改為僅報警的要求,此時只要把PST645軟壓板當中的“非電量2”減掉退出即可,并且把“控制字一”更改成8010即可以符合了預期的目標。
各個設備內部為模塊式的,通常劃分主機處理模板、輸入模板、輸出模板三個單元,此種結構能夠便利地實施運作維修。例如在江鈴第二配電房中的112電容器防護柜的運轉發生這樣的情況:斷路器閉合就會出現跳開,導致電容器必須在沒有防護情況下運作。通過分析診斷以及現場檢測,扎到PSC641的輸出模塊當中的防護出口繼電器BZJ的開結點處因為一些因素己經燒掉成了常閉狀態,更換此模板后一切正常。
2 應用分析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較為重要的便是GOOSE的連線功能,此連線方式采取的硬電纜接線方式,將數字信號進行采集,然后形成數據集,以數據集的形式將信息向外傳遞。智能變電站的接收方只能對一部分信號進行接收,所以,在對GOOSE連線功能進行配置前,需要智能變電站接收方對內部與外部信號進行添加。此外,還要關注的問題是,若外部信號相同,那么將無法與兩個內部信號連接,相反,若內部信號相同,也無法與兩個外部信號連接。對日志窗口進行查看,以對詳細記錄進行掌握,進而通過此功能對內部信號進行添加。
該文將以實際案例為主,對其調試方法以及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有一個保護裝置,線路為220 kV。首先,對此保護裝置的開入量通道做測試,采用的輔助儀器為智能繼電保護校驗儀器,對此裝置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查,目前,校驗儀器已經對此線路的保護做出檢查,但是在保護裝置內部并沒有與其對應的開入信息。下面將對此種現象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先對校驗儀器的61850配置檢查,經過多次的檢查與校驗后發現,此配置并沒有問題出現,并且光網口的燈在連續閃爍,這可以表明在硬件口發送出的數據信息也沒有問題。接下來,對模型文件的配置進行分析,將母差的模型文件打開,找出與之相對應的數據集(見表1)。
依據一定的順序將線路二的出口節點找出,將模型文件打開,問題被發現,在數據集的發送成員中發現,External signal IED Name以及External siganl Reference Name同母差的模型文件存在一致性,此情況是非常驚人的,又對母差模型文件的相關內容進行查看,發現在模型的出口處,出現相同的兩個跳閘數據,是dscGOOSE與dscGOOSE1,正常情況下,母差所發送的數據集是dscGOOSE1,此時,便可以得出是由于名稱出現不一致而發生GOOSE的開入出現異常。最后,對該設備的說明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到此類型的裝置有其特殊的要求,在對GOOSE的參數進行校對后,還要判別其數據集,若出現數據集不一致的情況時,便會造成開入鎖閉的現象。
3 結語
現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無論在硬件、軟件上都很迅速。在系統的實現上和以前也大不相同,集成度越來越高、保護的速度越來越快、性能也越來越強,伴隨著軟、硬件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后的繼電保護設備在功能方面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陳穗仙.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繼電保護探討[J].廣東科技,2009(12).
[2] 陳祺,馬志華.我國變配電站繼電保護綜述及案例特性分析[J].科技資訊,2006(23).
[3] 莊敬清.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幾點認識[J].電工技術,2007(12).
[4] 程水添.綜述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的繼電保護[J].廣東科技,2008(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