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本文以《盛京時報》報道日本為促成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遠東運動會整個過程為主線,通過分析文本內容,從而挖掘其日本運作偽滿加入遠東運動會所采用的手段和真實目的,及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應對策略,最終粉碎日本陰謀而產生的深遠意義。
[關鍵詞]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中華民國體協;日本;偽滿
遠東運動會(Far Eastern championship)由遠東體育協會(Far Eastern Athletic Assoc,簡稱FEAA)主辦,原名“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國際競賽。該運動會由菲律賓、中國發起(日本前兩屆以非正式名義參加)。從1913年到1934年共舉辦了十屆。1934年,在第十屆運動會即將召開之際,日本堅持要把偽滿洲國拉入遠東運動會,此舉在中華民國強烈的抵制下使其未能得逞。但遠東體育協會也因此而宣告解體,遠東運動會亦隨之停辦。本文以《盛京時報》報道日本為促成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遠東運動會整個過程為主線,通過分析文本內容,從而挖掘日本運作偽滿加入遠東運動會所采用的手段和真實目的,及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應對策略,最終粉碎日本陰謀而產生的深遠意義。希望此文能夠對第十屆遠東運動會方面的研究有所補充。
一、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召開時的社會背景
【東京電】:關于滿洲國參加第十次遠東歐林比克大會問題之日滿兩國體育協會當事者、暨文部外務陸軍當局之綜合協議會,與二日午后五時半起,在京中央亭開幕……聞該一行啟程時日決定二星期以內、與此久經暗云低迷之運動界、始行一掃,滿洲國參加遠東大會運動、以亟急速度,開始進行。
這是1934年3月5日在《盛京時報》上的報道。即1932年日本運作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失敗后,又積極促進偽滿洲國參加國際賽事的又一次舉動。“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日本關東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沒有費任何力氣就占領了遼闊的東北大地,但是,想在中國的境內長期賴著不走,日本政府也感覺名不正言不順。因為按《北京條約》規定,關東軍只能駐扎在滿鐵沿線。并且,每公里不能超過15個人兵力,再加上南京政府向國聯提出申訴,控告日本違背國聯盟約,侵占中國領土。對于國際社會的千夫所指,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到口的肥肉又怎能輕易放棄。因此,伴隨著事態的發展,發起事端的日本軍部必須確定收拾今后時局的方針。1931年9月30日,陸軍省首腦會議決定通過了《關于解決滿洲事變的方針》,其一就是為使滿蒙在政治上從中國本部分離,建立獨立的政權,日本帝國進行內部指導。1932年3月1日上午9點,在奉天(今沈陽)發布了“滿洲國建國宣言”。隨即向美、英等十七個國家提出了承認偽滿洲國國際地位的要求。但是以發表過不承認新局面的美國為首,各國都沒有承認偽滿洲國的意思。尤其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同年3月1日獲悉偽滿洲國成立的消息后,南京政府通過駐日代理公使江華本于當日提出抗議書,指出:“據新聞報道,在我國東北地區已組織獨立國,對此種破壞中華民國領土完整之行為,我國政府不得不加以制止,關于上述行為必須由貴國政府負完全責任,同時,根據聯盟理事會貴國理事佐藤尚武之言論,顯然亦可證實貴國正在援助上述獨立運動。”國際上的不承認,使日本政府陷入被動和孤立,因為他們清楚的明白,承認問題關系到偽滿的長期生存和發展。特別是中華民國不承認的堅決態度,不得不使日本政府另辟蹊徑,那就是讓中華民國政府事實上對偽滿洲國予以承認。在1932年7月,滿鐵調查部作為日本侵略者的調查和政策咨詢機構就曾提出:“母國中華民國如果承認分離團體滿洲國,就等于放棄了各國承認滿洲國時的抗議權,就等于承認了(滿洲國的建立)與《九國公約》第一條尊重和保護中華民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并不抵觸。在滿洲國的承認問題上,帝國應采取如下政策:(一)努力使和滿洲國有緊密利害關系的國家如蘇聯在事實上承認。(二)努力造成中華民國在事實上承認滿洲國的事態。(三)促成滿洲國加盟國聯。”按照上述政策,我們不難看出迫使中國在事實上承認偽滿洲國是日本外交的努力方向。而通過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特別是參加由中華民國作為發起國之一的遠東運動會,不能不說是一件實現中華民國政府在事實上承認偽滿洲國的極好途徑之一。
二、日本促進偽滿加入第十屆遠東運動會的過程
1、對偽滿加入遠東大會,日偽準備充足
【馬尼拉電】遠東大會日本代表山本博士,及滿洲國體育協會代表久保田主事,為與中國體育代表協議滿洲國參加問題起見,于二十八日離馬赴滬…,日本代表山本博士略談:“上海會議之目的,一則使中國代表矯正運動問題與政治問題之混同的頭腦;二則確保滿洲選手之參加遠東大會是也…最后關于滿洲國參加遠東大會問題,菲島國民,立于公正之地,始終支持余等主張,不勝感謝云云。”
從《盛京時報》1934年4月3日對偽滿洲國預參加遠東運動會的宣傳報道中,我們得到了這樣的信息。1、在運動會大會召開的兩個月前,日本便開始為偽滿洲國的參會資格進行游說。其實日本為了達到宣傳偽滿建國的事實,早在一年前,即1933年5月2日,偽滿在日本軍閥的操縱下,即向第十屆遠東運動會的主辦國菲律賓體育協會提出加入遠東體協,并派運動員參加第十屆遠東運動會的申請。由美國人主導的菲律賓體協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便將此案函告當時的中華民國體育協會。消息一出,國人立即識破日本之陰謀,《勤奮體育月》報社發表宣言:“日日謀我,無微不至,搶奪東北,組織偽國,今又提議偽國參加遠運會,…故設圈套,以陷我于承認偽國而不自知。”隨著3月27日日本因偽滿洲國而退出國際聯盟的事態發展,此時的日本更加需要利用體育等其他外交手段來擺脫自身和偽滿的孤立境地。更由于日本在國聯事件中也充分感受到了美、英、法等國家對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曖昧態度及中華民國政府對日策略,使他們在偽滿加入遠東運動會問題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度和充滿自信的信心。
1934年3月28日,日本代表山本興忠和偽滿洲國體育協會代表久保田從菲律賓趕往上海,欲與中國代表見面商談偽滿洲國參加運動大會事宜。出發前,盡管已知中方的堅決反對態度,但他們仍保持了樂觀。一方面,此時的日本已經擺脫了經濟危機,在遠東地區占有霸主地位,因事先已經與菲律賓體協進行了有效友好的溝通,并取得了美國國務省有關諸人的支持,還成功完成了要求在上海舉行圓桌會議來解決偽滿洲國參會的問題。另一方面,他們還做出了兩手準備,即使中方反對偽滿洲國以入會國身份參加,還可以參照1930年印度參會的先例,以特殊種目參加,這樣無需所有會員國全體通過,只要多數支持即可解決。山本興忠在記者訪談中這樣信心十足的表述到:“尚中國側徹底反對時,遠東大會加入日滿菲即印度特別團隊,嚴重守護,然則鄙人極力努力,而使中國反省,以其達成圓滿解決。…依滿洲國選手之奮斗與否,在馬尼拉上空,可能翻飛滿洲國旗,滿洲國歌,可以響至菲洲之一角”。第三方面,日本為此次上海之行大造社會輿論。首先在宣傳報道上,從1933年開始,《盛京時報》就對偽滿預參加遠東大會進行了宣傳。從1934年3月到5月下旬,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在開設的體育專欄中有關申請入會的報道每天少則一兩條,多則七八條。另外,4月8日,在圓桌會議即將召開的前一天,特在上海舉辦了《王道運動之實現與理想》、《正者隊獲勝利》、《關于滿洲國之參加》等為專題的演講會,同時扇動日本青年聯盟發表意為《為東亞親善希望圓滿解決》的聲明書,為偽滿能夠順利入會而搖旗吶喊。
2、菲方突變,日方措手不及
【上海九日電】遠東大會三國圓桌會議九日午后續行會議…。此間菲國代表不拘在菲島支持日本側之主張,似有意外傾向中國側主張之色,討論及至一小時余,毫無決定,會議形式,對日滿側頗呈不利。
然而,事件的發展并沒有像日本預想的那樣順利。日本的大肆宣傳和狂妄叫囂引起了我國民眾和海外華僑的強烈抗議。馬尼拉華僑舉行了抗日游行,并對上海、南京各新聞社發電,主張絕對反對。中華文教部也表示:“如果偽滿洲國獲得參加遠東大會權,中國則退出遠東大會”。在此情況下,日方代表懇求與中國體協首腦部會見,但遭到了回絕。1934年4月9日,上海圓桌會議如期在上海申園足球場辦公處舉行,但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前一天還與日方推杯換盞的菲方代表竟然在會議中傾向中方。對于菲方代表態度的改變,日滿代表見偽滿洲國以正式會員國參會的可能性渺茫后,又極力主張偽滿洲國之特別會員制。提出關于偽滿洲國參加問題,其形式可借鑒印度參加之形式,主辦國菲律賓以偽滿洲國為特別會員邀請參加。對此,中方代表提出了嚴重抗議,并態度依舊極為強硬,明確表明如果偽滿洲國參加,中方將退出。中方的理由是:根據大會精神,新單位要加入遠運會,必須征得會員國全部之承認,因中方絕對不予承認,偽滿難成加入。《盛京時報》4月13日刊發的報道中報道了會議的結果;“會議終了,…為解決參加之多數票次,任菲國委員會案,日本贊成,中國反對,菲國案權;非政治問題云云,本國反對,菲國棄權;發出非政治問題之共同聲明書,認滿洲國參加案,議長不支撐…”。圓桌會議的結果,菲方中立,哪方也不想得罪,以致中日雙方仍處于無法解決的僵局之中,只好決定在本屆遠東體育協會上討論。
3、計劃落空,再策陰謀
【東京十日發電】經與舉行體育協會、緊急理事會之結果于十日午后三時山本博士,發表如下之電報:“聞聽會議絕望不勝憤慨,日本迄今對參加問題努力未懈者以菲島友誼關系也,對于菲島背信食言之態度,不待卿等之歸國,對于大會參加不參加問題,有由理事會表明重大決議之必要云”。
會議的結果,讓日本代表萬分沮喪。因為在出發進滬前,日本體協代表就在公開場合聲明:“若不幸決裂參加交涉場合,日本亦終止選手之派遣。”圓桌會議日本失利的消息傳到偽滿及日本國內引起軒然大波。日本體協發表聲明書譴責中華民國的“不明事理”,菲體協的“背信棄義”,并向菲體協發出抗議電,以偽滿洲國如不能參加,日本也將退出大會相要挾,并敦促菲體協以主辦國身份邀請偽滿參會。面對日體協的蠻橫威逼,我中華民國參加遠運會總代表王正廷在北平(今北京)也以強硬堅決之態度堅持立場,“日側如強硬提出參加,中國決退出大會。”教育部也致電中國體協——“望堅持到底”。此時的菲律賓雖在美國的庇護下,但急于甩掉包袱的美國正在督促它盡早的獨立,菲方面對中日兩方,一方面積極與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溝通,避免不必要的不快和麻煩,對于日本發來的抗議電,很快給予了回復,說出了他們的苦衷和妥協:“因基于現行大會章法,要加入遠東體協,必須全體通過,望日能夠理解菲島立場的適法性。并希望能夠同日體協共同協力,在第十一遠東大會所召開體協定期會議時,修正現行大會章法。”并在私下里同意明年菲將參加由日滿舉辦的競技大會。另一方面,對外發表聲明,不論日本參加與否不變宗旨,遠東運動大會準期舉行。聲明具體如下:【馬尼拉特訊】據菲律賓業余體育協會秘書兼司庫利金燕南氏,今日聲稱,謂遠東運動會,已決定于下月在此間舉行,不論日本參加與否,此旨不變。該會自聞日本竟因滿國參加被拒,希圖退出比賽要挾,該會聞之殊敢憤恨,菲島方面因籌備大會之費用,業已耗費不資,故大會不論日本運動員是否參加,決計照常舉行云。據此間所得日本方面之消息似日本體育當局,因為滿不得參加,系菲方從中作梗,據利氏言,菲島運動會實未有干犯上述之事,又據華僑商會長施氏告記者謂,遠東運動會當事者,實無恐懼之必要即使日方拒絕參加,該會之收入方面,比不至受何影響,因中國商會方面,以為華方必可充分贊成之云云。”日本是否真的要退出遠東大會?4月14日,日體協在日本假九之內中央亭開會,參會人員意見不一,爭論不休。一方堅持必須體現“日滿一體不可分”的精神,堅決不參加,此言論在日偽體育屆頗受支持。新京體育聯盟、偽滿洲國體育協會、偽滿洲國國際競技參加準備委員會東京委員會都紛紛懇請日體協退出大會。但在體育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日體協副會長平沼亮三、理事鄉隆、顧問杉林、日本著名教育家、柔道家嘉納治五郎等均堅持同意出席遠東大會。其理由在訪談日本社會大眾黨委員長安部磯雄中可以清楚的得到答案:“關于此次問題之考慮,因滿洲國參加問題,日本不參加大會時,事實上大會潰滅此等行動,所不取者…現日本若脫退,失掉滿洲國參加機會之可能,由大局上觀之,雖覺不樂然于將來使滿洲國參加大會,亦為必要云云。”]就這樣,日本運動員在偽滿洲國未能參加的情況下,帶著菲體的再次承諾,帶著修正現行會章條款的又一個陰謀赴菲參賽了。
4、非法解散,遠東運動會終結
【馬尼拉一日發電】菲島體協常務委員會、于一日之會議關于前由日菲兩國代表委員決定取消遠東大會事件、滿場一致承認、副會長巴爾加斯氏之報告,于是取消遠東大會一事菲方亦正式決定。
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于1934年5月12日——20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如期舉辦,在此期間,日菲兩國對修改運動章程進行了商榷。特將18日下午所要召開的定例會議改在19、20兩日,因荷印代表19日回國會棄權,將偽滿洲國問題放在20日討論,這樣只有中、日、菲三國參加,對日方就會比較有利。同時雙方還商定開會之時由日方提出更改會章條款,菲方會表示贊同。19日下午1點,為眾注目的憲法委員會召開。具體內容《盛京時報》在21日做出了詳細的報道。“憲法委員會于午后1時舉行。日本阿部(注:安部輝太郎),中國郝(注:郝更生)及菲島阿拉斯三人,關于章程第三條改正問題,爭辯歷兩個半之久,結局毫無結果,定于午后九時起,重行審議。…二十日舉行定例會議云。”第二次大會于20日上午10:30舉行。日方提出修正第三條將“滿場一致”改為“服從多數”,菲方同意修改第十條,即非會員國可由主辦國邀請,不經他國同意加入競賽,維持第三條不變。中國代表發言時闡明了立場:“阿拉斯主張維持第三條,實為公道正論,中國極端贊成。惟修改第十條,使非會員國亦可由主辦國之邀不經他國同意加入競賽,則第三條之立法精神何在?豈不成一廢文。此種違背根本原則之意見,中國不能同意。”隨后,沈嗣良宣布:今日會議日菲雙方欲以多數壓迫少數,此種違法舉動,中國絕不能負責,為擁護會章起見,中國唯有退席,惟下屆大會,輪在中國舉行,中國仍然邀請各國參加。”言畢,中國代表相繼離場。中國代表退出之后,日菲兩國竟以中國棄權相論處,會議繼續進行。討論結果:修改遠東體育協會會章第十條:“遠東運動大會之競標競賽,限于本會會員之業余運動員,仍準許其他國家之參加;下屆大會如中國不能召集時,日本東京舉行‘明年召開會議,討論會章及下屆大會事宜。”大會結束后,日方又覺不妥,下一屆在中國舉辦,偽滿仍舊沒有出現的希望,即使能夠參加那也是在四年之后,這對他們說時間太久了。于是,在此情況下,又要求21日再次召開協議會。忙于獨立,軟弱貧窮的菲方被迫接受。21日上午9點,在哥倫比亞俱樂部,在沒有中華民國代表出席的情況下,日菲兩國擅自解散了遠東大會,決定成立新組織,名稱為“東洋體育協會”,滿洲國申請加入,即馬上正式承認。至此,遠東體育協會宣告解體。終結了舉辦21年,召開了十屆的遠東運動大會。
三、意義
1、徹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利用體育賽事使偽滿得到國際認可的政治陰謀
盡管在日本的陰謀下,使運行了21年的遠東運動會走向了了終結,但通過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中華民國與日本侵略者的抗爭,徹底泯滅了日本想利用體育賽事使偽滿得到國際認可的政治陰謀。當試圖進入國際體育組織的計劃一再遭遇挫折后,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偽滿垮臺,日本侵略者對外宣傳偽滿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如“日、滿、華聯歡比賽大會”(這里的“華”是偽華北“臨時政府”和偽華東“維新政府”)、“東亞比賽大會”等,都是日本與其占領的幾個淪陷區傀儡政權自導自演的沒有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尤其是中華民國認可的“政治鬧劇”。至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通過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中華民國與日本侵略者的對決,徹底關閉了日本想通過體育在事實上得到中華民國認可險惡用心的大門。
2、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再一次激發了中華人民的愛國熱情
在日本陰謀偽滿洲國參加遠運會事件過程中,激起了我國各界的憤慨。包括海外華僑在內的廣大愛國人士以體協會為中心,通過各種方式,發表反對日偽言論。我們可以從日本把持的《盛京時報》在1934年4月11日對此事報道得到印證。“關于滿洲國參加遠東大會問題,國府教育部社會局張局長、對中國新聞記者略談:‘若將偽滿洲國獲得參加遠東大會權,中國不得不脫退而已云云。北平及上海田賽團隊亦主張不參加,在菲華僑聯合會六日對上海南京各新聞社拍電,主張絕對反對,若中國選手來馬尼拉時,謂決不許入場,其態度異常強硬。”中國體協王正廷等人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如果偽滿洲國參加此次遠東大會,中國則退出大會”的聲明。特別是在我國選手團啟程典禮秩序中,第二項是唱黨歌,第三項是向黨國旗及總理遺像行最敬禮,第四項市長恭讀總理遺囑。且市長在致辭中講到:“祝諸君在此國旗照耀之下,為國家民族增光,載譽而歸,中國代表之榮譽,即為中國之榮譽,此為全國同胞所期盼于諸君。”國民政府已經把遠運會看成進行愛國主義、增強了國人凝聚力及民族精神的極好教材。特別是在比賽過程中,針對日菲預修改會章的陰謀,我代表團據理力爭,捍衛民族尊嚴,迫使日本使用強行手段,脅迫菲律賓解散了遠東大會,但通過此事件,也因此讓我們看清了日本侵略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而玷污和抹殺了“振發各地精神、促進個體及社會體育,提高業余運動界競技標準,與求運動成績普遍進步,暨增高國際感情”的遠運會宗旨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