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問
[摘 要]公共檔案館脫胎于傳統的綜合檔案館,強調其公共性并不意味著標新立異地全盤否定檔案館固有的本質屬性與基本職能。本文從加快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建設的現實著力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建設;現實著力點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政府部門所面臨的一項戰略任務。認真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深化檔案信息服務,對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檔案館由“國家模式”向“社會模式”的轉變進程,建設公共檔案館、提高公共檔案館的信息服務能力、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檔案信息服務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公共檔案館,關鍵在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社會和公眾需求為導向,從管理理念、運作機制、服務方式上解決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實踐同步發展的信息服務模式。
1、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信息服務理念
建設公共檔案館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由于長期受傳統檔案館管理機制的影響,往往容易出現對檔案信息服務的認識偏頗,存在重管理輕服務、重政治經濟領域輕社會公眾領域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公眾挖掘知識信息的需求與利用檔案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檔案信息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客觀要求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檔案信息服務過程中,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提供便捷有效的檔案信息服務支持。
二、切實提高公共檔案館的信息服務手段
目前,公共檔案館檔案信息服務手段與能力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加以健全和完善過程,絕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地一蹴而就。因而,要借助信息化與政府信息公開建設的強勁“東風”,科學運作、分步實施、循序漸進,提高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的手段與能力:一是建立全國性的檔案信息公共服務系統應用平臺。為開展全方位、跨地區、多領域的檔案信息公共服務奠定條件基礎,達到提高公共服務型檔案館信息服務工作的效率、體現服務優勢的基本要求;二是整合分散在社會及各級各類檔案館中的資源,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的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利用信息化途徑達到擴大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范圍、拓寬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渠道、完善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手段、提高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的目的;三是結合電子政務的實施,加快公共檔案館開展網上檔案信息服務的步伐。特別是利用因特網所具有的塞帕空間(Cyberspace)形成相關檔案信息與其他來源、形式信息之間的有效“鏈接”,便于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傳遞已公開的館藏檔案信息,適時開辟與現行文件中心作用相近的檔案信息服務“第二戰場”。以此“誘發”社會公眾主動利用檔案與檔案信息、積極參與公共檔案館建設的積極性;四是根據建立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政策監督與技術支持系統。在信息化條件下提升服務能力,不僅要充分滿足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的一般要求,還要注意遵循信息化特點與規律。完善數字化檔案信息網絡建設安全體系與建設標準,切實保障網絡信息服務的穩定有序、安全可靠;五是公共檔案館必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實用、先進、高效的多級次數字化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為公共檔案館應用現代化手段開展信息服務創造條件。
三、培養造就公共檔案館開展信息服務的人才隊伍
公共檔案館開展信息服務、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是相對于傳統檔案館服務方式、服務手段的改進與提高,需要具有一支了解掌握檔案館業務、精通信息服務工作的人才隊伍,這也是公共檔案館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
在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建設中,“人”居于特別重要的位置:既是開展信息服務工作的實施者,又是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的受益者。公共檔案館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建設,要求對內以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對外研究社會公眾的需求、增進社會公眾的認可,以追求社會公眾的滿意度為根本。只有這樣,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建設才會具有強大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要盡快研究制定一整套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的人才培養辦法、培養內容和培養制度。加大培訓工作的力度,加快人才隊伍培養建設步伐。要變一般性號召為強制性要求,并將其列入干部培訓計劃和工作考核內容之中。同時,結合業務建設需要,建立人才管理辦法,從吸收、激勵、管理、教育等多個方面加以完善,切實使提升公共檔案館信息服務能力的建設實踐得到加強,為公共檔案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真正發揮獨有作用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孫愛萍:非國有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研究《檔案學通訊》2005年第1期
[2]張銳: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的檔案信息服務《檔案學研究》2005年第6期
[3]王改嬌:公民利用檔案的權利研究《檔案學通訊》2006年第3期
[4]劉金樹:關于公共檔案館服務方向的思考《中國檔案報》2007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