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例患者, 其中男20例 , 女15例 , 年齡45~83歲, 病程歷時5~36年。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國修訂的COPD診斷標準, 且均系急性加重期。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臨床常規治療, 具體方法:經鼻導管常規持續低流量吸氧、改善呼吸道暢通、擴張血管、強心(西地蘭)、利尿、抗感染, 并給予糾正酸堿失調及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且在上述原有常規治療的基礎上, 聯合應用納洛酮1.2 mg和西地蘭0.2 mg, 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內靜脈滴注, b.i.d., 療程10 d。
1.3 療效判定標準[1]療效顯著:一般癥狀改善, 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發紺、肺部感染、頸靜脈怒張、雙下肢下垂性水腫、肝頸回流征陽性、心臟增大等情況消失或基本消失, 能夠耐受一般的體力活動。有效:上述癥狀部分好轉或減輕, 能夠耐受一般的體力活動。無效:以上癥狀及體征未見任何好轉及改善, 完全喪失一般體力活動。總有效率=(療效顯著+有效)/總例數×100%。
35例患者中療效顯著18例, 有效1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4.3%; 應用無效的患者中有1例合并肺間質纖維化,1例合并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納洛酮和西地蘭聯合應用治療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COPD是東北地區的常見病, 患病率較高, 因當地氣候寒冷,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不及時, 加之多年吸煙史, 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患者極其多見, 肺心病反復發作, 逐年加重, 加之各臟器功能減退, 致使不可避免地出現心力衰竭[2,3]。
COPD伴有心力衰竭時, 常需服用強心藥[4,5], 如西地蘭,但強心藥具有排泄緩慢、容易蓄積、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的特點, 以及體質差異等多種因素, 在臨床上容易出現強心劑中毒, 甚至還會導致生命危險。比如COPD患者由于長時間缺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均容易誘發洋地黃中毒, 而且治療效果比較差。COPD伴心力衰竭時, 有關研究發現[6-8], β-內啡肽升高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相關。血漿中的β-內啡肽樣免疫活性物質水平明顯增高, 心肌細胞內本身存在阿片受體或合成β-內啡肽, 在心力衰竭時心肌細胞產生的大量內源性阿片樣物質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抑制作用, 其中β-內啡肽抑制作用尤為顯著。β-內啡肽通過它在血管系統中的結合受體生成作用, 并參與心臟血管常規動能調節, 主要是激動心臟其他受體, 從而對正常心肌產生拮抗作用, 可使已經缺血的心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使心力衰竭進一步加重, 同時心力衰竭也存在氧自由基產生增多的情況[9-12]。然而納洛酮為阿片受體的特異性拮抗劑, 對β-內啡肽受體親和力很大, 能翻轉β-內啡肽對心血管的抑制作用, 并具有使內環境穩定的功能, 能夠有效的對抗受體, 從而保護受損的心肌細胞, 阻止心力衰竭的發展, 增加心肌收縮力,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保護心肌細胞, 增加心肌供氧量, 同時可以清除氧自由基, 減輕心肌損害, 增加左室收縮力, 并加強腎臟濾過率, 使尿量增加, 從而緩解心力衰竭癥狀而達到治療目的。靜脈用納洛酮起效快, 1~2 h血藥濃度達峰值, 并可持續長達4 h, 消除半衰期為1 h。在綜合治療的前提下, 盡早應用納洛酮, 可減少并發癥, 提高存活率, 減少病死率。同時納洛酮是一種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藥物,在其他疾病的治療中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目前尚未有自身中毒病例的文獻報道。西地蘭主要通過增加正性心肌收縮力從而發揮抗心力衰竭作用, 而納洛酮則通過拮抗內啡肽受體, 清除氧自由基等發揮抗心力衰竭作用。兩者聯合應用可以分別從兩種渠道發揮抗心力衰竭作用, 加快患者的恢復,減輕不良反應等, 優于常規治療, 且使用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是治療COPD伴心力衰竭的一種有效藥物[13]。
綜上所述, 通過納洛酮和西地蘭聯合用藥治療心COPD伴力衰竭的療效是肯定的, 并且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 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789-790.
[2]郭秋蘭, 湯海榮.納洛酮的臨床新用.中國醫藥導報, 2006,3(14):61.
[3]陸鳳翔, 楊玉.臨床實用藥物手冊.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04.
[4]Wiessner WH, Casey LC, Zbilut JP.Treat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 review.Heart Lung , 1995, 24(5):380.
[5]Furman WL, Menke JA, Barson WJ, et al.Continuous naloxone infusion in two neonates with septic shock.J Pediatr, 1984, 105(4):649-651.
[6]沈濟倉.納洛酮的臨床應用 .臨床薈萃, 1996, 11(22):1018.
[7]鄺錦波, 陳揚選 .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臨床薈萃 , 1996, 11(4):174.
[8]姜仁太, 王方娟 .納洛酮治療肺心腦病24例報道.臨床薈萃,1996, 11(17):814.
[9]Gianoulakis C.Endogenous opioids and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J Psychiatry Neurosci, 1993, 18(4):148.
[10]Pollock J, Kornetsky C.Naloxone prevents and blocks the emergence of neuroleptic-mediated oral stereotypic behaviors.Neuropsychpharmacology, 1991, 4(4):245.
[11]Carr DJ.The role of endogenous opioid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the immune system.Proc Soc Exp Biol Med, 1991, 198(2):710.
[12]Boehnert MT, Lewander WJ, Gaudreault P, et al.Advances in clinical toxicology.J Pediartr Clin North Am, 1985, 32(1):193.
[13]白英烈.肺心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58例臨床分析 .實用內科雜志, 1994, 36(1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