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奇
56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探析
何志奇
目的 對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方法與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56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入院后給予基礎治療, 隨后針對患者的病癥差異, 給予個體化治療, 觀察所有患者經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 所有患者采取基礎治療與個體化治療后, 治療顯效35例, 占62.5%, 有效15例, 占26.8%, 無效6例, 占10.7%, 總有效率為89.3%。結論 對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早期確診后治療, 在行常規治療后, 采取個體針對性治療, 能顯著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有利于改善患者遠期預后,其臨床意義顯著。
老年人;冠心??;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為老年人群的常見性疾病, 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經研究顯示[1], 對兩種病癥進行單一診斷, 其診斷困難性較低, 但是若肺心病和冠心病兩者合并, 在臨床診斷中, 存在極大的困難, 目前, 國內尚未推出確切的診斷標準, 在國際上也尚未定論。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作深入研究,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或掩蓋, 成為高危因素, 極易出現不典型性癥狀, 導致臨床誤診率與漏診率提高。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經病理檢查與常規檢查后確診, 均符合肺心病專業會議中所指定的診斷標準, 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診斷標準。其臨床表現為典型或不典型的心絞痛, 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 胸部壓迫感、陣發性呼吸困難、持續性心房顫動、急性心肌梗死?;颊咧心?8例, 女18例, 年齡48~76歲, 平均年齡(61.3±6.2)歲, 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8.9±2.8)歲。其中有21例患者有吸煙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基礎治療, 經治療后,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 行個體化治療。在行治療過程中, 合理使用抗生素, 感染控制時, 可采取左氧氟沙星, 有嚴重感染時, 需要使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聯合治療;對于血管擴張藥物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性使用, 有效降低心臟負荷,可對右心室和左心室功能改善, 也可提升心血輸出量;采取硝酸甘油與硝普鈉作降血壓治療, 與多巴胺、卡托普利使用小劑量治療, 也可以使用小劑量利尿劑, 起到糾正心力衰竭的效果。氨茶堿與地塞米松作靜脈滴注, 可起到擴張支氣管效果, 能有利于通氣, 同時進行痰液清除, 作低流量吸氧, 效果顯著;心功能不全患者, 需給予強心劑、利尿劑和血管緊張素進行治療, 轉換成ACEI、醛固酮拮抗劑治療;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需給予西地蘭、速尿、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本次研究中的56例患者, 經治療后, 采取超聲心動圖、X線片、CT對心、肺、肝、血糖、腎功能進行檢查。
1.3 療效標準 顯效:經治療后, 患者癥狀完全緩解或基本緩解, 無明顯的胸部壓迫感、心絞痛、陣發性呼吸困難癥狀發作;有效:經治療后, 患者癥狀得到部分緩解, 偶爾會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心絞痛、胸部壓迫感等癥狀;無效:經治療后, 患者癥狀和體征未改善, 甚至出現惡化情況、死亡??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56例患者采取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基礎治療和個體化治療后, 顯效35例, 占62.5%, 有效15例, 占26.8%, 無效6例,占10.7%, 總有效率為89.3%。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為老年人常見性疾病, 同樣,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老年人群中, 也極為常見, 對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構成嚴重影響。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 大部分都存在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在臨床上可表現為反復發作, 經感染引發胸悶、咳嗽與氣喘、心悸、肺部啰音等癥狀。肺心病患者體征和癥狀有輕重緩急之分, 若存在動態變化, 或者醫生與患者之間出現主觀誤差, 那典型的臨床表示則無法作為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進行判斷的標準。在相關研究中[2],也將此說法進行證實。隨著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深入, 也有學者認為, 在冠心病特殊的臨床表現, 例如心絞痛、病理變化與心電圖特征所形成的特殊項目, 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判斷中, 其具有積極意義, 效果顯著[3]。
近年來, 隨著臨床診斷的深入, 冠心病與肺心病并存的病例逐漸增多, 隨著人們生活結構的變化, 生活物質不斷豐富, 導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呈逐年上升趨勢, 目前已經成為老年患者的常見性疾病, 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4]。因其病程較長, 且病死率極高、病情較重,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 針對肺心病和冠心病相關研究的增多, 對于兩病并存的病癥已經有了深入了解, 但是, 針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發病機制與機理, 尚未得出較為統一的定論, 但是臨床上普遍認為[5], 當冠心病和肺心病并存時,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 或者相互掩蓋, 在單一診斷中所使用的確診概念, 在兩病并存時難以適用, 需要對兩種病癥的綜合臨床表現進行分析, 并采取CT、X線、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進行檢查后確診。
在本次研究中, 將56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當做研究對象, 并針對其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進行分析, 經過常規基礎治療后, 根據每位患者的實際病情, 采取個體化治療, 獲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過程中, 因肺部感染, 所導致的肺心病加重, 是臨床上的常見因素。因此, 在進行治療時, 必須要對肺部感染情況進行控制, 避免因肺部感染, 而導致病情加重。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對患者進行治療, 獲得較為良好的感染控制與抗感染效果, 達到對患者病情進行改善的顯著療效;血管擴張劑、硝酸甘油、硝普鈉能控制心臟的前后負荷,起到降血壓效果, 并提高病情好轉率。對于病情較為嚴重患者, 或者病情較為特殊者, 需要給予針對性治療措施進行治療, 可使用強心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治療, 將其轉換為ACEI、醛固酮拮抗劑進行治療[6]。經本次研究顯示, 在56例患者采取常規基礎治療后, 加用個體化針對性治療, 其治療總有效率達89.3%, 療效顯著, 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情況。
綜上所述, 對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早期確診, 隨后給予基礎治療, 再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與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治療, 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結局, 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 在臨床治療中其意義顯著, 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1] 鮑穎, 王德軍, 杜振蘭, 等.煤工塵肺并發肺心病與同時并發冠心病的心電圖對比.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2010, 28(1):45-46.
[2] 肖連英, 張風宇.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電圖分析.臨床肺科雜志, 2012, 17(9):1603-1604.
[3] 楊玲, 邱麗君, 周琪, 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狀態的研究.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09, 19(3):390-392, 404.
[4] 楊張奎, 王凌, 吳玨, 等.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80例臨床特征分析.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3, 36(22):46-47.
[5] 公愛武.老年肺心病并發冠心病70例分析.齊魯醫學雜志, 2010, 25(1):76.
[6] 吳汝偉.冠心病合并肺心病127例臨床探討.中國實用醫藥, 2009, 4(18):134-136.
2014-06-16]
472300 河南省義馬煤業集團公司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