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萍
摘 要:體育教學創新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推動體育教學理論研究,為豐富和創新現代體育教學儲備參考資料。體育教學的創新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和教學實驗等方法,以教學理論知識、新課程理念和動作技能規律等為研究基礎,對創新理念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闡述了體育創新教育的內涵、構成和對體育教學的管理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主體地位;運動技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103-02
根據體育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創新建議,體育教學的創新研究要以體育和健康為中心,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體育達到健康要求,并以此來制訂教學內容和方法。無論以何種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教學,最終都要以健康為目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內容。相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在這樣的方式下,才能夠探索出最好的教育方式,完善教育體系。在新的學習領域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標準”的教學要求。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新課程的要求,在完成眾多的學習目標時,出現了無法適應和困惑的狀態。因此,在新課程環境下,如何改變舊的教學方式、推出新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教學的首要問題,新的教學理念要有創新,并能高效率地完成新標準的要求。
1 新舊教學理念的對比
以往的教學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導,在體育教學中,只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以往的教學觀念不夠全面和科學,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育發展,無法滿足新的教學趨勢和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具體而言,以往的教學觀念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但這兩方面對人的一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社會要求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人際交流能力、強健的身體和豐富的文化知識。這樣的人才能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中茁壯成長,才能真正地為社會作貢獻。在這種要求和前提下,教育部門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其依據以往體育教學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觀念。在新觀念中,要求我們在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完成運動技能、身體健康、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方面的任務,由于培育任務發生了變化,所以,應對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
2 貫徹“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在新教學中,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健康第一不僅要求身體健康,還要求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時刻將健康理念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健康成長,接受并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所創新,創新的教學方法要能為學生的練習提供參考,并根據學生在智力、身高、體重、運動機制和運動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創造出具有選擇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運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運動能力,學習到新的運動技能,這樣不僅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還能在生理上獲得快感。此外,具有選擇性的教學方法還能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3 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
對于運動而言,每個人的參與程度和適應能力都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了體能和運動技能的差異。此外,差異的形成還與先天遺傳有很大關系,不同的生活環境和興趣愛好也會造成差異。在《新課標》中,明確了學習目標和有選擇性的學習內容,還
提出了有助于學生發展的評價原則;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等方面,也都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教學創新應以培養學生個性為基礎,滿足學生的創造心理,不應過分地強調行動的一致性,應重視學生自身的發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和感受,并接受學生提出的教學意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性,以此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4 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標》要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讓學生能夠自覺學習、鍛煉,充分發揮創造精神,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并對該項目進行嘗試學習、探究式學習,教師應在適當的時機指導、點撥。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嘗試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找教師或同學共同解決,通過自身努力得到的東西更容易形成穩固的知識和本領。學生的嘗試學習是其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比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一般以動作示范和動作分解來傳授技能,雖然這樣做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學生只能模仿教師的動作,而無法展現自身的本性和能力。
5 增加特長教學
在《新課標》中,沒有指定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使教學范圍得到了擴大,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與生活練習緊密相關,做到課內、外教學內容的結合。此外,應使學生能根據自己選擇的體育項目選擇適用的體育器材。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在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中自主地參加體育鍛煉,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發展為主題思想,為改革和創新學生發展技能提供思路。
6 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健康知識教育
在以往的教學中,強調少講、多練,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導致了教學效率的下降。因此,要將講、練相結合,并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健康教育知識、動作技術分析、體育衛生保健知識等方面的影片,這樣可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教育,也對學生的心理教育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7 創新運動技能
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在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應該注重學生基本的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不過分要求運動技能的完整和系統,不刻意追求動作細節”。此外,還有“運動技能的學習領域展現了體育和健康課程以鍛煉身體為主的基本原則,運動技能的學習也是學習其他技能的基礎”。這不僅擴展了運動技能的學習,還指出運動技能不僅是《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體育和健康學習的重要目標,也是學習其他目標的基礎,這就對運動技能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最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資料是北師大學者賈齊的研究成果。賈齊認為,面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應該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往的體育教學以掌握規范化技能作為唯一目標,且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的接受能力展開的。在新課程中,我們要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授課的主要目的,注重技能學習中的教育價值。
8 新課程教材的定位
在《新課標》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現實狀況選擇不同的教材作為教學內容,不同的學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能使教學方式和內容多樣化。新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可以采用學生自創的體育項目、社會體育項目和各大體育比賽項目等作為體育教學教材。在此情況下,體育教材就不再是以往傳統意義上的運動項目,與專家編寫的體育教科書也有著很大的差別;教師不僅僅是在一般意義上教授運動項目,而是要在這些運動項目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學會如何適應社會,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在使用以往教學項目的同時,要學會改造和建設這些運動項目,使其符合新標準的要求。
改造和建設以往的運動項目為新的教學內容就是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先從比賽開始,讓學生通過比賽理解技能的真正意義,順其自然地掌握運動技能。如果在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運動技能有所提高,則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技能誘導。在這樣的創新教學體系下,即使不擅長運動的學生也能愉快地參與到運動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
9 借鑒其他學習理論
《新課標》提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該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是一體化的,是教學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將評價與教學聯系起來,使學習、教學和評價成為一體,教師們應該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創新。
有一種學習方法叫作“學習合同”,即由學生與教師協商擬定一份書面合同,在協議上明確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身體練習的運動量、練習形式、學習時間和評價學習成績的方式等。這樣能夠有效地規范學生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的職責,不僅改進了學生評價方法,還創新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新課程的發展方向指向人的發展,在人的潛能向人的現實素質的生成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應時刻起到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對體育教學的創新意識,展現教學對學生的教育、學習、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新課標》得到充分的展現。
10 結束語
雖然在部分體育教學的方法、理論上取得了一些進步,比如對教學層次的認識、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本質分析等,但是,在體育教學上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教法應用,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萬國華.體育教育的生命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29).
[2]楊國慶.對當前體育教學方法范疇的重分析與再認識[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16).
[3]劉海元.我國當代體育價值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16).
[4]趙子建.體育教學細節的理論考釋及資源生成的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07).
[5]胡敏.體育教學方法分類體系的現狀與優化[J].湖北體育科技,2010(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