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俏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研究在開放式運動技能特征的視角下,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思路。通過對開放式運動技能特征的研究、乒乓球技戰術本身的研究,總結出乒乓球運動員技戰術訓練的一些新的思路,旨在對今后的乒乓球運動員訓練有一些啟示。
關鍵詞:開放式;運動技能;乒乓球;運動員;訓練;思路
1 研究緣由
中國乒乓球在其發展道路上,不斷地創新和探索,使得中國乒乓球運動五十
多年來長盛不衰,始終站在世界乒乓球運動的前列,如今,我們無論在打法、技術還是指導思想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乒乓球運動屬于隔網對抗的技能類項目,比賽充滿著適應與反適應、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這就促使著乒乓球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以及創新。面對乒乓球項目的特點,在平時訓練時就要求教練員或者教師,除了注重訓練基本技術自動化之外,更為重要的則是訓練隊員能在環境和對手不斷變化的情境中,合理的使用各種技戰術。乒乓球隊員的訓練應放在球員面臨各種環境變化時的進攻策略的選擇與執行上。開放式技能的本質特征就是技能操作時的環境不可預見性,運動技能操作者的時機選擇和采取的動作都是由環境背景特征決定的。本文旨在運用運動技能中開放式技能的特征的視角去探討乒乓球隊員的訓練,更有針對性的提高乒乓球隊員的競技水平。
2 開放式運動技能的特征論析
對運動技能進行分類,不同的角度其分類的結果也不同。根據參與操作的技能的肌肉系統的大小可以把運動技能分為:大肌肉群動作技能和小肌肉群動作技能;以執行動作技能中環境變化的可預見性分類,可將運動技能分為開放式技能(OpenSkill)和閉鎖式技能(ClosedSkill)二種。其中,閉鎖式技能的特點是執行動作的環境的可預見性,如藝術體操、太極拳、短跑等。開放式技能的特點是執行動作的環境的不可預見性,也就是說,執行者難以預見對手的戰術動作,以及自己根據對手情況將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動作,如摔跤、柔道、蹌拳道、拳擊等。開放式運動技能是指在操作目標、支撐面和其他人始終處于運動狀態條件下操作的技能。要想成功的操作這類技能,操作者必須根據支撐面、目標和其他人的運動情況對運動技能進行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開放式運動技能而言,運動技能操作者執行操作的時機和采取的動作都有相關的背景特征決定。但有時,“支撐面”、“目標”和“其他人”這三個指標并不是同時變化,或是說都發生變化。如果有需要舉出一個“支撐面”變化的例子的話,在駕駛過程,踩加速器就屬于支撐面的變化;現以排球比賽過程為例:排球比賽中就沒有“支撐面”這一指標的變化,目標的變化就是指排球的運動軌跡的變化;“其他人”要素的變化一般是指對手和隊友的變化。
很多時候,一個運動技能即可能是開放式運動技能,有可能是閉鎖式運動技能,區分標準是要看環境背景中是否存在障礙物和其他人;如果存在還要看它們是穩定狀態還是運動狀態。以乒乓球項目中的扣球這一技能為例:如果是在平時訓練中,教練為了訓練這名運動員扣球技能的掌握程度、扣球速度、扣球力量,球臺對面并沒有競爭對手,而且球的線路是固定的,這樣的情況球員的扣球這一運動技能就屬于閉鎖式運動技能。即使是球臺的對面有競爭者,但如果人是處于靜止狀態,球員的這一扣球技能仍然屬于閉鎖式運動技能。如果要求球員根據球的路線自行選擇扣球的方式和手段,則扣球這一技能屬于開放式運動技能。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的規律來判斷所有的運動技能。
從對運動技能操作者的要求角度分析,也能發現開放式技能與閉鎖式技能的區別所在。當操作閉鎖式技能時,操作者可以隨意開始動作,此外,操作過程中操作者不需要根據條件的變化調整動作。例如:乒乓球運動員自己練習扣球這一技能時,可以隨意把球扣向對方球臺的任何位置,不用考慮接球人的站位、技術特點等因素。但操作開放性技能時的情形則完全相反,運動技能操作者必須調節自己的動作使其與支撐面、其他人和操作的運動相適應。例如:比賽中球員做出的任何技能都要考慮到對方的站位、技術特點、擅長的技術與不擅長的技術以及考慮到對方回球的方法和線路等。隔網類運動項目在比賽過程中的技能多屬于開放式運動技能,我們在平時訓練時,教練員要注重運動員開放式技能的訓練,要盡量多的變化環境特征,使其運動員的運動技能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合理的、高效的運用。
3 乒乓球項目的技戰術特點論析
3.1乒乓球項目技術體系
蘇丕仁在《乒乓球運動教程(高等學校教材)》一書中將乒乓球技術體系分為八個部分。發球根據正手、反手、側身進行劃分,同時也下蹲式發球進行了介紹;接發球則以論述形式列出技術名稱,并詳細介紹了接好發球的幾個要點;削球和搓球仍按照來球情況和擊球方式進行劃分;其它技術根據正、反手劃分。
劉建和等在《乒乓球教學與訓練》一書將乒乓球技術體系劃分為基本站位等13個部分,其中發球將發球方式和正、反手發球為同一級進行劃分;接發球以論述形式列出技術名稱;推擋球、搓球、弧圈球、直拍橫打、削球等均根據擊球方式劃分,再進一步細化;攻球技術按正、反手技術進行劃分,見下圖
3.2乒乓球項目的技術特征
3.2.1 乒乓球技術的制約性特征
在比賽過程中乒乓球技術的使用會受到幾方面因素的制約:第一,受握拍方式的制約;其他持拍類項目一般只有一種握拍方法,乒乓球項目有直拍和橫拍兩種方式,且兩種握拍方式可以使用的擊球技術也有有所差異,如直握拍的反手使用推擋技術,橫握拍的反手無法使用。握拍方式的不同也影響著運動員擊球的力量和旋轉;第二,受球拍膠皮的制約。乒乓球球拍的膠皮分為反膠、正膠、生膠、長膠、防弧等幾種。不同種類的膠皮使用的技術也各有不同,如生膠、長膠等不能制造摩擦,因此無法使用弧圈球技術。因此使用何種球拍膠皮,是也影響著運動員打法風格的形成和擊球技術的使用;受對方來球的制約。力量、速度、弧線、落點、旋轉等是乒乓球技術五要素,它們的不同組合,使乒乓球的種類變化多樣。不同的來球性質,限制著運動員技術的使用,如對方拉沖至本方正手底線,本方運動員必須使用反拉或擋球技術還擊,而不能使用挑打或搓球等技術,除削球運動員可以使用削球技術。步法也必須迅速移動到位。
3.2.2乒乓球技術的變異性特征
在持拍類項目中,只有乒乓球的球拍是覆蓋有海綿膠皮的。乒乓球比賽規則規定,海綿膠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4mm。海綿的厚度不同,一般不超過2.5mm;膠皮性能多樣,有反膠、正膠、生膠、防弧、長膠等。不同厚度的海綿結合不同性能的膠皮,所產生的球拍性能也不一樣。這樣,同樣一種技術,所產生的速度、力量、旋轉、弧線、落點會隨球拍性能的不同而改變。底板的不同也會改變球拍性能。因此,變異性是乒乓球技術的基本特征之一,這是由于乒乓球球拍性能的固有特性造成的。其變異性特征主要包括海綿厚度對乒乓球技術的影響和膠皮性能對乒乓球技術的影響。首先,同牌號不同厚度海綿膠皮拍對拉球旋轉有明顯影響,在規則允許的條件下,海綿越后,彈力越大,拉球旋轉越強;海綿越薄,拉球旋轉越弱。正膠與反膠都是這一規律;其次,7種不同牌號不同型號的反膠,其摩擦系數的平均值是3.16,7種不同牌號不同型號的正膠,其摩擦系數的平均值是1.05,反膠的摩擦系數大于正膠,其差異非常顯著,這里就具體系數不加以細說,主要通過摩擦系數強調膠皮性能對乒乓球技術的影響。
3.2.3乒乓球技術與戰術的關系論析
乒乓球項目的技、戰術復雜多變,主要分為發球輪技戰術和接發球輪技戰術。
發球輪的技戰術形成是:發球與第三拍的銜接,形成發搶技戰術單元;第三拍與第五拍之間的銜接,形成一個技戰術單元;第五拍與第七拍之間的銜接,形成一個技戰術單元;以此類推,從發球開始到一個回合的結束,板與板之間形成的技戰術單元,則構成了發球輪的技戰術體系。而接發球論技戰術形成是:接發球與第四拍之間的銜接,形成接搶技戰術單元;第四拍與第六拍之間的銜接,形成一個技戰術單元;以此類推,從接發球開始到一個回合的結束,板與板之間形成的技戰術單元,則構成了接發球輪的技戰術體系。
4 乒乓球隊員訓練的思路論析
5.1 訓練乒乓球隊員對球運行軌跡的預判能力
開放式運動技能的特征中最關鍵的是“目標”的不可預見性。乒乓球比賽中“目標”指的是運行在球臺上的乒乓球,因此訓練乒乓球隊員對乒乓球運行軌跡的預判尤為重要。在強調乒乓球隊員這方面能力的訓練是有兩個個前提的,一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體能。沒有一個良好的體能狀態不可能完成高質量的動作技能;二是乒乓球隊員的基本技戰術,首先要保證隊員可以在環境可預見的情況下,高質量的完成各種技術動作,這也是每一名競技體育運動員應該具備的。在這兩個前提下,針對乒乓球運動員的需求和特點,要有針對性的訓練“目標”這一環境特征處于運動員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能夠根據乒乓球運行軌跡的變化,及時調整,完成高質量的進攻技戰術。
5.2 訓練乒乓球隊員對隊手動作策略的預判能力
開放式技能的特征中“支撐面”這一特征也尤為重要,有時是體現在隔網類和對抗類的體育比賽中。乒乓球隊員對對手擊球時球拍這一“支撐面”的變化的判斷直接制約著自身接球的策略選擇。教練與體育教師在平時訓練時要有針對性的訓練球員對對手擊球瞬間拍面位置的判斷,讓球員瞬間推測出對手可能運用的擊球手段,從而選擇更合理的制約性技術進行回球。這種訓練是要貫穿于整個訓練之中的,最重要的是教練或者體育教師要給予球員這種意識,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是這種意識處于隨意后注意的狀態。
5.3 訓練副攻隊員對隊手技戰術選用的預判能力
根據開放式運動技能的“其他人”的特征,乒乓球隊員在比賽場上要及時、準確的判斷對手的技戰術策略,才能有效地執行自己的進攻動作。根據對手的技戰術去進行進攻也許是眾所周知的,但為什么還經常會出現,這方面能力的欠缺呢?原因就在于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沒有注意隊員根據環境變化采取不同策略的能力訓練。這里提出這一個問題其最終目的旨在喚起一線教練員對此問題的重視,制定出不同的環境變化情形,訓練運動員這方面的能力。
6.結論
通過開放式技能的特征提出了一些乒乓球隊員的訓練思路,思路是認知層面的,欲使這些訓練思路具有操作性,還需要一線教練員或體育教師能夠接納、認可這些思路,在實際訓練中融入這些理念和思路,真正的提高訓練效果。不同類型的技能,其訓練重點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由乒乓球技戰術的特征決定其技能屬于開放式技能,在訓練過程中要始終貫徹開放式技能的訓練思路和方法,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丕仁.乒乓球運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劉建和等.乒乓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 郭有萃.當前運動技能教育發展展望[J].體育與科學,20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