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 要]圖書館系統在適應社會變化整體轉型中,在建設成為公共服務機構的轉變過程中,道路是多樣的,地區間存在差異,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也存在差異。大多數縣區圖書館,作為最基層圖書館,應當適應自身特點和基層群眾需求,以建設成為公民學校型的圖書館為自身定位。鑒于資源和親近度問題,可以充分與當地商業休閑場所合作,讓公益文化和商業舒適合為一體,為民眾提供人性文化服務。
[關鍵詞]縣區圖書館;公民學校;商業休閑
圖書館體系中主要分為向社會大眾開放的公共圖書館、高校與科研機構的高校圖書館、科學專門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其中國家圖書館的職責主要是作為國家的文化記憶體而存在,高校圖書館和科學專門圖書館只要為學術研究服務,公共圖書館則是為區域內的全體公民直接提供文獻信息的服務機構。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城鎮化,作為最低一級公共圖書館的縣區圖書館,正是全面城鎮化建設中,文化建設的重要立足點。[1]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經就基層圖書館的社會教育作用說過“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群眾的終身學校”。作為縣區圖書館,縣區內文化資源相對匱乏,作為文化主要載體的圖書館就要充分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辦“公民學校”的公益性并不排斥多樣靈活的商業形態,在變革強化自身服務中,應與區域內運行良好的商業休閑機構聯合,提高公民學校的親民性。
1.定位依據
1.1貫徹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提出城鎮化的發展道路,對于城鎮化的理解絕不僅僅是擴展城鎮面積,將農村人口變成城鎮人口,而是要給更多的人口集聚起來形成城鎮規模的地方提供城市化的生活,讓農村人真正的變成城市人。這兩個轉變的核心是文化的建設,城鎮的城市文化建設和城鎮人的市民文化素質建設。這兩個建設就需要圖書館大顯身手。[1]
1.2縣區圖書館的特點
首先在圖書館體系中,縣區圖書館是數量最多,層級處在最基礎的,和百姓最接近的,從設置的地位來說是直接為廣大普通民眾服務的。
其次,按照縣區這樣的基層行政區劃設立的圖書館,服務覆蓋的對象更明確,服務覆蓋的區域更具體,更便于開展針對性的工作,更可能實現對域內絕大多數群體的文化需求準確掌握,并通過適當方式給予滿足。
2.公民學校與商業休閑結合定位的意義
2.1明確發展方向
目前的圖書館必須要進行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轉型,這是不爭的現實,但是究竟往哪里轉,一句建設社會文化公共服務機構,太粗放,不具備實踐指導層面的可操作性。針對本地的不同實際,比如東莞圖書館就以挖掘圖書館的休閑服務為主要方向,基于東莞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實際,滿足人們對文化休閑的需求,將圖書館打造成為文化休閑場所。[2]針對一般縣區經濟發展狀況平平,廣大區域內居民的文化主體需求還是豐富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的現實,本定位既具有現實性更具有長遠的可提升空間。
2.2明確工作目標
建設與商業休閑結合的公民學校,工作目標就是圍繞著為市民提供舒適人性帶有快樂感的自我教育資源為核心。提供市民需要的學習資料,提供市民學習所需的設施環境,提供市民自我教育所需的前瞻指引,提供市民自我教育相互促進交流的平臺和竭盡所能提供市民自我教育需要圖書館提供的各種便利。
3.“公民學校與商業休閑結合”的實踐設想
3.1變革中強化讀者服務
3.1.1導讀海報
編輯導讀海報,首先確定主要針對人群。一般縣區的閱讀人群,基本可以分成三大類,一般社會群眾,文化事業單位人員和學生。其次,以人群差別需求為依據,編輯幾版導讀海報,一般公眾的導讀海報可以采取在公共場所設置圖書導讀海報投放欄的形式,或者人員聚集場所張貼的形式傳遞。機構人員導讀海報可以通過圖書館與機構文化服務支持、社會教育合作的形式以對方提出的要求為編輯依據,采用文本或電子方式傳遞。對學生的,要細分為不同教育階段,并和學校課外教育相結合,最好還能搜集家長意見,集中體現為一張導讀海報的閱讀建議和指導。并將閱讀海報周期化,漸漸形成一種公眾生活現象,為民眾熟悉。
海報還可以適當結合現代媒體手段,利用微博、微信平臺,同時發布,在紙質海報上刊印電子平臺的網址和二維碼,方便民眾使用各種電子設備訪問。
3.1.2面對面導讀——學生讀書會
培養下一代的閱讀素養是提高公民閱讀素養的關鍵。縣區層次地域內,學生是最主要的閱讀群體,也是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圖書館應當為學生簡歷閱讀學校,即各種形式的讀書會,來指導學生的閱讀。比如針對小學及以下學生的親子故事會,中學生的同學故事會,文學藝術興趣類型的讀詩會,散文、雜文朗誦會等。
3.2區域內借閱一體化
借鑒其他地方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做法,一般的縣區圖書館應以文化部門直屬的縣區圖書館牽頭,建立圖書館借閱聯盟,或者組建以較大圖書館為主的圖書館合并,實現區域內一館服務,總之達到在縣區內部可以實現任意鄉鎮館舍、村校圖書室通借通還,共享區域內文獻資源,處處辦卡,處處借閱區域內全部典藏文獻的運行機制。提高借閱的便利性,改善文獻流通效率,讓圖書館與讀者更親近,成為每個讀者自己的自修學校。[3]
3.3公益與商業的美好聯姻
李克強總理給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就24小時書店的回信,給了基礎圖書館很好的啟示。書店可以開成市民深夜書房,圖書館更可以成為公民的個人學校。總理心中勉勵三聯書店要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這也應該成為圖書館人的自我鞭策。基層圖書館應當圖書館的一畝三分地的固步自封中走出來,走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把自身的公益性和商業休閑的喜聞樂見對接在,給公眾提供更人性的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海江.“城鎮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思考[J].云南圖書館,2013(2):12-13
[2]蘇靜芹.論現代公共圖書館的休閑服務及其實踐[J].圖書與情報,2011(5):105-109
[3]張雪蓮.湛江市公共圖書館的生存困境及改善措施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