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桂麗,閆素珍,苗 亮
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工作,關系到醫療質量的提高與醫療安全,同時又關系到醫院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必須堅持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制度,強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作為醫院感染管理者,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切實履行職責,認真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做好醫院感染控制監測,從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干預措施,排除醫院感染隱患,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確保醫療質量與醫患安全。現將監測情況報告如下。
1.1 監測資料 感染管理科按醫院感染管理規定、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制定醫院感染質控監測表(感染管理、無菌技術、消毒管理、細菌監測),打印成冊,下發到科室。制定醫院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手術切口監測和下科督導檢查本,由感染管理科專用。
1.2 監測方法 采取科感染管理小組和感染管理科相結合的方法。一是由科感染質控醫師和護士,每月對所在科的感染管理、無菌技術、消毒物品、生物監測等情況進行監測,并填表上報感染管理科。二是感染管理科,每月查看和統計科室上報的監測資料,掌握情況,并定期進行督查感染管理工作情況。專職人員每天對出院病歷的醫院感染、抗菌藥物使用、細菌送檢及無菌切口感染等情況進行監測。感染管理科每月寫出監測簡報,季有分析,年有總結,及時向全院通報。
1.3 監測結果與統計 通過分析5年的感染質控監測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幾種質控指標的比率監測結果詳見表1。

表1 155醫院5年醫院感染質控指標(%)
2008年與2012年的數據經χ2檢驗分析,各指標差別均有統計學差異。從5年的感染質控監測結果看,醫院感染率、漏報率、無菌切口感染率、抗菌藥物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細菌送檢率逐年上升。5年來,沒有因醫院感染引發醫療糾紛或醫院感染爆發事件。
另外,科室感染質控檢測報表上報率由2008年的86.5%,逐步達到2012年的100%。說明科室領導和質控醫護人員,越來越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和質控監測工作,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2.1 醫院感染防控執行力不強 由于部分醫務人員對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認識不足,依法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意識差,醫療工作中醫院感染防控執行力薄弱,不能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制度要求去執行。在監測中發現,部分醫務人員感染管理制度執行不自覺,感染防控工作不主動,感染監測工作不落實,無菌技術操作不嚴格,消毒隔離制度不到位,手衛生依從性差,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等。
2.2 感染病歷不完整,有遲、漏報現象 在日常感染病歷監測時,發現部分臨床醫師,對感染病歷書寫不認真,有的病案首頁醫院感染欄內不填寫感染診斷或感染日期不對;有的是不在入院病歷中寫補充診斷;還有些患者發生了醫院感染,但醫師不在病程記錄里記錄感染發生的原因、臨床癥狀、檢查及處置原則。有個別醫師對感染患者不能及時填寫報告卡,有遲報或漏報現象。
2.3 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 科室管理者不重視手衛生,科室手衛生設施配備不齊全,手消毒液及干手紙用量小,醫務人員不重視手衛生,操作各環節不注重及時手衛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4 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 在監測中發現存在一些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現象:如臨床普遍對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其目的是為了“保險”;凡是手術患者,術后都使用抗菌藥物,主要是為了預防感染的發生。因此出現了“四多一長”的現象:既憑經驗使用的多,預防使用的多,頻繁更換的多,聯合使用的多,使用時間較長。
3.1 依法加強感染管理與質控工作 醫院采取印發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法規,加強教育與培訓,進一步強化全員防控與安全意識,其在醫療工作中樹立質量與服務意識,依法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和監測工作。繼續加強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工作,特別對重點科室、重點人群、重點部位進行監測,尤其把相關性醫院感染,作為目標性監測的重點,切實做好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減少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患安全。
3.2 充分發揮科感染管理小組作用 感染管理小組是醫院感染管理的樞紐,在醫院感染管理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充分發揮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可以掌握各科醫院感染相關制度落實情況,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發生、流行的趨勢,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1]。為此,要充分發揮科室感染管理小組的作用,使他們成為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力量。
3.3 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醫院感染管理科,專門向全院印發手衛生管理制度和張貼七步法洗手圖,并納入醫院感染管理教育課,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考核,促使他們重視手衛生。同時強化:醫務人員的手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傳播媒介,手衛生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護患者及醫護人員安全最簡單、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醫院感染相互傳播的主要途徑[2]。在醫務工作中,切實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樹立預防醫院感染,必須先從洗手開始的醫療行為。
3.4 聯合督導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針對抗菌藥物使用中的問題,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和職能部門,按照國家藥事管理法規要求,制定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與實施細則,聯合督導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采取科主任嚴格把關,對不合理用藥,及時予以糾正;臨床藥師深入一線,督導和檢查用藥情況,對不合理現象及時調整;檢驗科及時報告臨床藥敏檢測結果,指導醫師按藥敏結果用藥;職能部門加強監測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醫務處行政干預,對使用抗菌藥物超標的科室,與當月質量獎掛鉤,有效地促進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3.5 建立激勵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每年對感染管理好的單位及個人,給進行表彰與獎勵,進而激發醫務人員對感染管理的參與積極性。對感染管理差、問題多的單位及個人,醫務處每月與醫療質量獎掛鉤,年底不能評先或授獎,做到了在管理上給力,既提高了醫務人員對感染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又敦促職能科室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和檢測工作。
醫院感染質控監測,是醫院感染防控的眼睛,又是醫院等級達標評審,持續改進與提高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礎。通過感染質控監測,發現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同時還能掌握感染管理好或差的單位及個人,為了防患于未然,對檢出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干預措施,敦促科室盡快予以糾正,減少感染隱患,防止醫院感染發生,保證醫療安全,對于綜合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尤為重要。通過5年的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實踐,既提高了全員對感染管理工作的認識,又增強了醫務人員對感染管理的執行力度,有力地推動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強化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感染質控監測工作的落實,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證了醫療安全。實踐證明,只要堅持醫院感染質控監測工作,就能持續改進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斷提升醫療質量。
在醫療工作中,必須用醫院感染的法律法規,約束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使其自覺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規范與法規。要想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提升醫療質量,一定要堅持預防在先,超前防范,抓好過程控制,不斷提高管理質量,減少醫院感染隱患,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3]。促進醫院的發展。
[1]陳文萍,黃榮平.臨床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09,32(4):251-252.
[2]楊 暉,李延蘭.醫院體檢中心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20-422.
[3]秦霞玉,王彬夫.組織行為學視角下醫療風險管理的探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