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興 徐晶晶
[摘 要]本文在對比、分析“民族自自治權”和“民族自決權”的內涵、基本內容以及使用原則的基礎上,認為:“民族自決”不適用于西藏,“民族自治”是西藏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民族自治權”;“民族自決權”;西藏發展道路
“民族自決”隨著克里米亞事件再一次進入人們視線,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炒作“民族自決”論,企圖混淆試聽。那么,究竟什么是“民族自治權”和“民族自決權”?它們各有何特點與使用規則?哪一個適合西藏社會發展?筆者試為大家一一解讀。
一、“民族自治權”的概念及基本內容
列寧、斯大林在領導蘇聯人民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時,依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提出了“民族自決”思想,后來演變成為“聯邦制下民族自治”[1]思想。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本國實際創造性地運用發展了這一思想,形成了我國現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自治權”的概念
“民族自治權”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行使《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所賦予的權力。在我國表現為黨領導下的民族區域自治。
(二)“民族自治權”的基本內容
民族自治機關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在法律的授權范圍內,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區特點,符合本區人民需求,利于發展本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事業,利于持續改善本區民生狀況的政策措施。我國法律賦予的“自治權”主要包括: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權,經濟文化事業的自主發展權,地方財政的自主支配權,語言文字的自主使用權,科教衛體等公益事業的自主發展權等自治權力。
二、“民族自決權”的內涵與基本內容
“民族自決權”思想源于資產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說與人民主權說。馬克斯、恩格斯及列寧在領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分別運用并發展了這一思想,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解放學說和列寧的“民族自決權”論,這有力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一)“民族自決權”的概念
“民族自決權”又稱“人民自決權”,這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國際人權法確切規定的一項基本人權[2]。關于“民族自決權”的較明確的定義,列寧在《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中做了經典表述:“民族自決權只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獨立權,即在政治上從壓迫名族自由分離的權利”[3]。
(二)“民族自決權”的主體
有關“民族自決權”享受主體的界定至今是學術界的爭論點之一,比較廣為認可接受的“自決”主體主要有三類:
一是被殖民統治和壓迫的民族。二是外國軍事入侵并被占領下的民族。三是主權國家里面的全體人民。許多人對這一主體的理解存在偏差,筆者在這里特別解釋說明一下:全體人民不是一個國家里面某一個民族的全體,而是這個國家所有民族人民的整體。在單一民族國家里,這一民族享有“自決權”;對于多民族國家而言,只有“國族”即全體民族而非某一單個民族是享有主體[4]。如:中華民族享有“自決權”。
(三)“民族自決權”的基本內容
根據“自決”主體的三個類別,不難得知“自決權”的主要內容。其一,處于國外殖民統治或者軍事侵略占領下的民族,該權利體現為使用“自決權”獲得國家獨立,贏得自身解放。其二,主權民族國家享受自主選擇、決定本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道路,自由支配國家資源等不受國外干涉的權利[5]。以“冷戰”結束時間為節點,“冷戰”結束前的大多數民族享有第一種“自決權”,“冷戰”結束后的世界大多數民族主要享有第二種“自決權”。主權民族國家里的個體民族則是享受地方自治權利。
三、“自治”而非“自決”是西藏發展的必由之路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完整領土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也是當今世界各國的共同認知。
人為導致的歷史性因素同現實狀況交織,“西藏問題”日漸浮出水面,并不時成為社會熱點之一。西方反華勢力勾結十四世達賴集團,打著“民族自決”的“人權旗幟”,從事“藏獨”活動,密謀將西藏從祖國分離出去。編造了大量反動言論,織造了大批蠱惑人心的謊言,制造了一系列聳人聽聞、令人發指的暴恐犯罪活動,嚴重損害了各族人民利益,已是粗暴踐踏國際人權準則,反人類為目的世界公敵。事實上,中外反華勢力標榜的“西藏民族自決論”根本站不住腳,立不了身,它同國際人權法精神相違背。故而,所謂的“西藏民族自決論”不過是自欺欺人、掩人耳目的技倆罷了,必將不攻自破。
歷史和西藏人民選擇了黨領導下的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緊密團結、共同奮斗,充分行使法律賦予的“自治權”,自主發展政治經濟科教文衛體等事業,現已取得長治久安,跨越式發展的偉大成就。
“以實破謊”,“以理駁謬”,一切圖謀“藏獨”的分裂言行都將在人民的正義與西藏事實面前失敗,再失敗,最終消亡。“民族自治”將助推西藏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在實現“中國夢”的拼搏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輝煌成績。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頁。
[2]中國人權研究會:什么是民族自決權.《人民日報》[N].2005年5月。
[3]《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7頁。
[4]郭得意.論民族自決權的主體.《知識經濟》[J].2011年10月。
[5]中國人權研究會:什么是民族自決權.《人民日報》[N].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