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管利軍
摘 要:棉花是哈密墾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為了篩選出適合哈密墾區的優良棉花新品種,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觀察并且記錄棉花生育性狀、產量和衣分等性狀。結果表明,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關鍵詞:棉花;品種;引種;哈密墾區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39-03
棉花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1],哈密墾區氣候干燥、日照充足、雨量稀少,適合棉花的生長要求,該區棉田集中、種植規模大。隨著生產上對棉花的產量、纖維質量和種類的要求越來越高[2],加快棉花新品種引進篩選和研發迫在眉睫。為此,筆者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通過試驗篩選出適合哈密生長的優良品種,以期為促進哈密棉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共13個,分別為南1、南2、南3、南4、南5、南6、南7、南8、南9、南10、南11、南12、南13,均為外引品種,其中南6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參試品種13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行長9m,平均行距0.37m,6行區,小區面積20m2,株距0.125m,密度14 415株/667m2,全試驗凈面積780m2。
1.3 試驗期間的栽培管理情況
1.3.1 播前準備 土壤為沙壤土,前作為冬閑田。冬前帶茬灌水,結合深施肥進行秋耕;春灌后適墑耙磨整地。
1.3.2 播種育苗 4月22日播種,5月6日定苗。
1.3.3 中耕除草 分別于5月19日、5月27日、6月10日分3次進行中耕除草。
1.3.4 施肥 基肥:2012年11月10日,機械施有機肥100kg/667m2;尿素8kg/667m2;過磷酸鈣10kg/667m2;追肥:6月5日尿素4kg/667m2;6月1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8kg/667m2;6月2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10kg/667m2;6月29日尿素12kg/667m2,7月9日滴灌肥10kg/667m2;7月19日滴灌肥10kg/667m2;8月9日滴灌肥8kg/667m2。
1.3.5 灌溉 第1次:6月5日,第2次:6月16日,第3次:6月25日,第4次:7月1日,第5次:7月10日,第6次:7月19日,第7次,7月29日;第8次,8月9日;第9次:8月21日。
1.3.6 防治病蟲害 第1次:5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15g/667m2防蚜蟲;第2次:6月1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30g/667m2,賽丹30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3次:6月2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防紅蜘蛛;第4次:7月5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四螨螓25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5次:7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40g/667m2防紅蜘蛛。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南4和南6的生育期比較短,表現突出。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參考文獻
[1]孔慶平.我國海島棉生產概況及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棉花,2002,29(12):19-22.
[2]孔杰,阿里甫·艾爾西,孔慶平,等.海島棉產量與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及遺傳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7,30(3):1-5.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棉花是哈密墾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為了篩選出適合哈密墾區的優良棉花新品種,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觀察并且記錄棉花生育性狀、產量和衣分等性狀。結果表明,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關鍵詞:棉花;品種;引種;哈密墾區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39-03
棉花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1],哈密墾區氣候干燥、日照充足、雨量稀少,適合棉花的生長要求,該區棉田集中、種植規模大。隨著生產上對棉花的產量、纖維質量和種類的要求越來越高[2],加快棉花新品種引進篩選和研發迫在眉睫。為此,筆者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通過試驗篩選出適合哈密生長的優良品種,以期為促進哈密棉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共13個,分別為南1、南2、南3、南4、南5、南6、南7、南8、南9、南10、南11、南12、南13,均為外引品種,其中南6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參試品種13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行長9m,平均行距0.37m,6行區,小區面積20m2,株距0.125m,密度14 415株/667m2,全試驗凈面積780m2。
1.3 試驗期間的栽培管理情況
1.3.1 播前準備 土壤為沙壤土,前作為冬閑田。冬前帶茬灌水,結合深施肥進行秋耕;春灌后適墑耙磨整地。
1.3.2 播種育苗 4月22日播種,5月6日定苗。
1.3.3 中耕除草 分別于5月19日、5月27日、6月10日分3次進行中耕除草。
1.3.4 施肥 基肥:2012年11月10日,機械施有機肥100kg/667m2;尿素8kg/667m2;過磷酸鈣10kg/667m2;追肥:6月5日尿素4kg/667m2;6月1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8kg/667m2;6月2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10kg/667m2;6月29日尿素12kg/667m2,7月9日滴灌肥10kg/667m2;7月19日滴灌肥10kg/667m2;8月9日滴灌肥8kg/667m2。
1.3.5 灌溉 第1次:6月5日,第2次:6月16日,第3次:6月25日,第4次:7月1日,第5次:7月10日,第6次:7月19日,第7次,7月29日;第8次,8月9日;第9次:8月21日。
1.3.6 防治病蟲害 第1次:5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15g/667m2防蚜蟲;第2次:6月1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30g/667m2,賽丹30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3次:6月2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防紅蜘蛛;第4次:7月5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四螨螓25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5次:7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40g/667m2防紅蜘蛛。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南4和南6的生育期比較短,表現突出。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參考文獻
[1]孔慶平.我國海島棉生產概況及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棉花,2002,29(12):19-22.
[2]孔杰,阿里甫·艾爾西,孔慶平,等.海島棉產量與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及遺傳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7,30(3):1-5.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棉花是哈密墾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為了篩選出適合哈密墾區的優良棉花新品種,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觀察并且記錄棉花生育性狀、產量和衣分等性狀。結果表明,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關鍵詞:棉花;品種;引種;哈密墾區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39-03
棉花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1],哈密墾區氣候干燥、日照充足、雨量稀少,適合棉花的生長要求,該區棉田集中、種植規模大。隨著生產上對棉花的產量、纖維質量和種類的要求越來越高[2],加快棉花新品種引進篩選和研發迫在眉睫。為此,筆者從國內其它地區引進13個新品種,通過試驗篩選出適合哈密生長的優良品種,以期為促進哈密棉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共13個,分別為南1、南2、南3、南4、南5、南6、南7、南8、南9、南10、南11、南12、南13,均為外引品種,其中南6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參試品種13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行長9m,平均行距0.37m,6行區,小區面積20m2,株距0.125m,密度14 415株/667m2,全試驗凈面積780m2。
1.3 試驗期間的栽培管理情況
1.3.1 播前準備 土壤為沙壤土,前作為冬閑田。冬前帶茬灌水,結合深施肥進行秋耕;春灌后適墑耙磨整地。
1.3.2 播種育苗 4月22日播種,5月6日定苗。
1.3.3 中耕除草 分別于5月19日、5月27日、6月10日分3次進行中耕除草。
1.3.4 施肥 基肥:2012年11月10日,機械施有機肥100kg/667m2;尿素8kg/667m2;過磷酸鈣10kg/667m2;追肥:6月5日尿素4kg/667m2;6月1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8kg/667m2;6月22日尿素2kg/667m2,滴灌肥10kg/667m2;6月29日尿素12kg/667m2,7月9日滴灌肥10kg/667m2;7月19日滴灌肥10kg/667m2;8月9日滴灌肥8kg/667m2。
1.3.5 灌溉 第1次:6月5日,第2次:6月16日,第3次:6月25日,第4次:7月1日,第5次:7月10日,第6次:7月19日,第7次,7月29日;第8次,8月9日;第9次:8月21日。
1.3.6 防治病蟲害 第1次:5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15g/667m2防蚜蟲;第2次:6月1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30g/667m2,賽丹30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3次:6月24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防紅蜘蛛;第4次:7月5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30g/667m2,四螨螓25g/667m2防蚜蟲、紅蜘蛛;第5次:7月16日人工噴施啶蟲脒(20%)40g/667m2,賽丹40g/667m2防紅蜘蛛。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南4和南6的生育期比較短,表現突出。
3 結論
由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南4、南11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進行進一步的生產試驗和示范。
參考文獻
[1]孔慶平.我國海島棉生產概況及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棉花,2002,29(12):19-22.
[2]孔杰,阿里甫·艾爾西,孔慶平,等.海島棉產量與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及遺傳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7,30(3):1-5.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