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魁+張燕青+魏云華
摘 要:該文介紹了觀賞草的美學價值、生態特性等,并通過對其應用現狀的分析,提出了觀賞草不同的綠化模式。
關鍵詞:觀賞草;綠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71-02
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開始關心周邊的環境綠化,傳統綠化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的審美要求,人們迫切需要一些新奇、新鮮的造景材料。在此背景下,觀賞草在國內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開始認識到觀賞草的造景特色。在歐美發達國家,觀賞草已逐漸被應用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1]。而在國內,對于觀賞草的研究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 觀賞草的概念及范疇
觀賞草(Ornamental grasses)是一類形態美麗、色彩豐富、以莖稈和葉叢為主要觀賞部位的草本植物的統稱。共有700多個屬,7 000多個種,以禾本科植物為主,常見的還有莎草科、香蒲科、天南星科、蓼科、花藺科、燈心草科等的植物[2]。
2 美學價值
觀賞草的植株及葉片形態多樣,有的高大挺拔,如蘆竹;有的短小剛硬,如藍羊茅;有的則柔軟飄逸,如苔草等。而且色彩豐富,四季皆有,包括常見的綠色、自然古樸的黃色、尊貴壯觀的金色、浪漫多情的紅色、清新典雅的藍色等。觀賞草變幻的花序能產生更獨特的美感,如荻的花序飄逸灑脫;狼尾草的花序美麗俊俏;高大的蒲葦草的花序則壯觀樸實,散發著雕塑般的凝重美。觀賞草特有的韻律源于自然天候,風起時,觀賞草隨風起舞,葉聲徐徐,韻律自然美妙,這種體驗是其他觀賞植物所不具備的。
3 生態特性
相比傳統植物,觀賞草適應性強,適合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長,栽植與養護管理相對簡單。大部分觀賞草根系發達,對水、肥和土壤要求不高,即便在貧瘠、干旱的環境下也能成活,這一節水抗旱的生長特性,在水、肥匱乏的地區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觀賞草抗病蟲害能力強,修剪量小,維護成本低,在注重環保的現代社會,有利于低投入的持續性園林景觀的形成。
4 綠化應用現狀
近幾年,觀賞草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綠化中出現,觀賞草獨有的美感和韻味深受人們喜愛。但在實際應用中,其也存在配置手法單一的問題,多用于公園、道路花境和濱水棧道的點綴性種植,以禾本科的花葉芒草、細葉芒草、蘆竹、荻等常規品種為主,其他科屬及新優品種少,應用廣度和深度上均存在不足[3]。
5 觀賞草不同綠化模式分析
觀賞草種類繁多,對不同生長環境有極強的適應性,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易于搭配,既可孤植、片植,也可與其他植物組景,還可開發盆栽。基于當前觀賞草的應用現狀,筆者現觀賞草的新型綠化應用模式分析介紹如下:
5.1 在公園開放性空間中的應用 大多數公園中都存在一定的開放性空間,如廣場、休憩草地等。在開放性空間中,觀賞草可嘗試群植配置,不同生長勢的觀賞草組合搭配能形成錯落有致且色彩變幻的綠化景觀效果;或作為地被植物,搭檔不同常綠喬木、灌木,突出觀賞草柔和、輕盈的質感,同時遮蓋喬灌木的莖干,形成整體的景觀效果;還可作為樹林和草地間的過渡帶,產生良好的景觀過渡和引導效果。
5.2 在濕地及濱水棧道中的應用 在大多數城市的濱水帶中,人工硬質景觀痕跡明顯,水體周邊一般由堅固的疊石駁岸和沿水的景觀棧道構成。水生和喜濕的觀賞草,可以修復人工硬質景觀和水面產生的強烈對比,成為軟硬景觀間的過渡帶,其搖弋的形態和鮮明的色澤、質地,也可豐富濱水的景觀效果。某些水生觀賞草,如水蔥、水燭等,還可吸附水中的雜質,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5.3 在假山及巖石中的應用 大部分觀賞草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力和質樸的天然特質,能夠在假山和巖石周圍生長。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園、廬山植物園和廈門萬石植物園中,高型觀賞草種類,結合常綠的松柏類植物的應用,豐富了巖石邊的景觀層次;葉片細長的觀賞草品種可片植搭配高低起伏的地形,模擬高山草甸的景觀效果;根系發達且耐旱耐陰的觀賞草能(下轉100頁)(上接71頁)栽植在巖體的縫隙中,觀賞草飄逸柔和的特性搭配其他色彩豐富的巖生花卉,能賦予巖石生命的氣息。
5.4 在城市道路周邊及交通安全島中的應用 使用觀賞草進行城市道路和交通安全島的綠化造景,能柔化道路硬質景觀、改善行人的視覺疲勞。且觀賞草抗性強、養護成本低,不怕風吹、日曬、雨淋,屬于低投入的可持續性綠化景觀。但在配置時應注意,不宜選擇株型太大的品種,以免遮擋視線,形成交通安全隱患[4]。
5.5 在農家庭院及屋頂綠化中的應用 生機蓬勃的姿態、低成本的養護和天然的景觀特質,是觀賞草成為農家庭院及屋頂綠化新資源的優勢。農家庭院內、建筑墻體邊,可使用觀賞草進行修飾美化;或將觀賞草與其他庭院綠化搭配,以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5];也可用高型觀賞草進行密植,形成隔離庭院內外的自然屏障。在國外,容器種植的觀賞草深受歡迎。容器種植將觀賞草栽植在籃、罐、槽、石缽等形式的容器中,形式靈活多變,可用于室內外裝飾、屋頂綠化等,為居住環境增添美感和活力。由觀賞草組成的可移動式屋頂綠化模塊,對屋頂降溫增濕效果顯著,且市場價格和養護成本低,正使其逐漸成為屋頂綠化的新寵。
6 結語
盡管目前觀賞草的國內應用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但伴隨著人們回歸自然意識的增強,審美情趣的提升,特別是對低碳型可持續發展綠化的需求,觀賞草的應用價值開始得到人們的認可。究其原因,觀賞草具備其特有的生物學特色,強大的環境適應性和低成本的養護管理,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觀賞草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發展啟示著一條新的景觀營造之路,期待更多園林從業人員繼續挖掘出觀賞草更大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南茜J.安德拉.觀賞草在美國園林中的應用[J].金荷仙,林冬青,蔡寶珍,譯.中國園林,2008(12):1-9.
[2]宋希強,鐘云芳,張啟翔.淺析觀賞草在園林中的運用[J].中國園林,2004(3):32-36.
[3]宋曉青.觀賞草園林應用模式研究[J].北方園藝,2011(23):85-88.
[4]樸永吉,趙書青,劉仁英.關于觀賞草及其園林應用形式的研究[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7(03).
[5]姚玲玲,于小俸,王晶.觀賞草在我國鄉村旅游景觀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5):2685-2686.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