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葉兵+趙衛紅+呂富+王愛民+楊文平
摘 要:該文簡述了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意義和原則,并根據學校具體情況提出了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建議。主要包括:聘請校外實習基地技術骨干為生產實習指導老師;學校進一步完善校外實習基地各項制度等。
關鍵詞: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意義;原則;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105-02
實習教學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而校外實習基地則是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重要場地。校外實習基地是大學生在正式參加工作之前,接觸實際生產,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和了解企業的窗口。因此高質量的校外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環節正常實施的重要保障,是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科研素質、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教育部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加強產學研密切合作,拓寬大學生校外實踐渠道,與社會、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旨在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升人才素質。
1 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意義
1.1 培養與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關鍵 海洋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受多方面條件限制,在校內課堂講授知識時多為抽象內容,且往往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教條性,學生掌握的知識較生硬呆板。抽象的理論知識若不能加工處理為形象生動的實物認知,學生就永遠不可能具備真正的獨立實踐能力,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通過校外實習則可解決課堂純理論教學的缺陷。在校外實習基地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在企業現場介紹設備構造與原理和生產工藝等,使學生身處生產一線了解實際的生產過程,將平常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增強對生產設備、生產的工藝與流程、生產的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的認識,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理解,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當前實際生產過程中,實現從理論到實踐應用的自然認知過程,鞏固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體驗與體現了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也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1.2 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實習基地是高校與用人單位溝通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的重要管道,是高校與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平臺。在校外實習基地實習期間,首先學生可以更加廣泛而真實地去接觸社會,形成較為理性的求職心態和職業生涯規劃;其次,通過校外實習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管理水平和待遇問題,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要求,便于學生及時調整學習重點,也便于學生較清晰地找準定位,避免盲目擇業;再者,通過在企業實習,可深入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了解行業內更多的就業信息,增加了就業機會。同時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企業可近距離觀察了解這些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實習基地自然而然的成為企業與大學生之間相互了解相互溝通的橋梁,所以學生很容易在畢業后去實習企業就業。如鹽城工學院海洋科學專業連續幾年有多名學生畢業后前往南通正大飼料有限公司、大豐恒興飼料有限公司和南京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實習基地企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
1.3 產學研相結合提高老師的業務能力,推動產業經濟的發展 “產學研”相結合,既是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實現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高校老師應主動放下身段,走出校門,在校外帶隊實習期間找到企業真正所急需解決的問題,將高校雄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與企業的經驗和資金優勢有機結合,與企業一起努力鉆研,把實驗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生產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也自然成為高校產品開發與推廣的試驗基地。按照“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原則,通過高校和基地企業的有效互動,達到提高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推動產業經濟發展的目的。
2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原則
2.1 先進性原則 在與企業簽訂實習基地前,要事先充分了解企業的規模、管理和工藝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客觀上要求實習基地具有先進的設備、技術和管理理念,且在行業中具有代表性。如我校海洋科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南通正大飼料有限公司、鹽城恒興飼料有限公司和南京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均為行業內的知名公司,學生在這些企業實習,既可彌補學校大型和新型儀器設備及其高水平工程技術人員的不足,也有利于學生通過實習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先進的技術、設備、標準及其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為培養創新型專門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2 學校與實習企業互惠互利的原則 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直接增加了企業食宿和管理負擔,還占用了企業的設備、原材料和指導人員等企業資源。作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實習經費相當有限,難以獨自承擔這些實習費用,這就需要有實力的企業來共同承擔。在目前市場經濟規律起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利潤是企業的生命,要使企業能夠接納學生長期實習,必須讓企業通過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優勢為企業提供服務,讓企業感受到與高校建立實習基地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技術和理念,能夠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管理能力,給企業帶來效益。高校可以與企業開展各類項目合作,與企業的技術人員一起共同研究和攻關生產難題,為企業創造效益。如近幾年我校老師與實習企業合報了多項江蘇省“產學研”、江蘇省蘇北專項、江蘇省科技支撐和江蘇省企業博士聚集計劃,通過雙方共同努力研究新技術,提高企業技術力量,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上的技術難題給企業帶來效益,利用我校的師資力量和實驗設備開辦培訓班,在生產淡季給多家實習企業的員工提供技術培訓,多名員工取得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與農業部共同頒發的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員證書。
2.3 實用與穩定發展關系原則 從節省實習經費和管理方便的角度考慮,在選擇實習基地時應盡可能選擇離學校較近的企業。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實習的來回交通費用,將有限的經費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校和實習基地保持經常性聯系,穩定發展與校外實習基地的關系。
3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建議
3.1 聘請校外實習基地的技術骨干為生產實習指導老師 鹽城工學院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受學校財力的限制,很難聘用大量全職的實習指導老師。實踐證明,聘用實習基地技術骨干指導實習,給予一定的報酬和榮譽,可以用較少的經費解決學校指導教師力量不足的問題,以提高實習指導水平。另外,聘用實習基地的技術骨干為指導老師,在為學生提供較好的生產實習條件時具有獨特的優勢。
3.2 學校進一步完善校外實習的各項規章制度 校外實習期間,指導老師很少能夠回家,要真正指導好校外實習,其工作并不比校內實習輕松,但鹽城工學院校外實習工作量的計算系數為0.5,而校內實習系數為0.8。建議學校采取更加靈活的實習工作量計算方案,激勵老師更加認真有激情的指導實習工作。另外,強化對指導老師和學生的實習考核制度,通過嚴格有效的管理,確保實習教學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黃試君,陽林,章爭榮.工科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習新模式研究[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4):52-55.
[2]李杰,王俊,李翠勤,等.建設應用化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J].河北化工,2008,3(3):57-59.
[3]張安富.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8(12):73-75.
[4]于瑞海,王昭萍,溫海深,等.建設適應水產養殖創新人才培養的校外實習基地[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79-80.
[5]李娜,王武,王紅玲.實習基地外延拓展與校企合作內涵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0):185-187.
[6]張學洪,王敦球,徐建平,等.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培養創新型環境工程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7):1-4.
[7]張艷秋,方懷義,甘雄.地方高校海洋科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探討[J].大學教育,2013(3):44-45.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