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嘉旻
摘 要: 進入21世紀,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微學習以其便捷、快速、微小的特征滿足了社會對學習的快速需求,微課程作為新的非正式學習和移動學習資源,對學生的正式學習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本文講述了一般微課制作的基本原則及微課制作的幾種模式和用到的制作軟件。
關鍵詞: 微課制作 設計原則 拍攝模式 常用軟件
一、微課設計原則
1.選題。微課程的選題要突出“微”的特點,教學內容明晰,或針對課前導入,或針對難點突破,或針對課后拓展延伸,可以是知識講解、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展示。
2.時間要求。微課程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不同的是時間短。微課程的時長一般為5分鐘~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3.教學設計。微課程的教學過程簡短完整,教學過程包括教學問題的提出、教學活動的安排、學生協作探究解決問題等環節。
4.資源選擇。微課程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指向明確、主題突出。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引領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的反饋等相關教學支持資源,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的“主題單元資源包”。
5.教學語言。由于時間有限,微課語言的準確簡明。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把將要講述的內容結合要說的話語,與要采用的表達方式、手勢、表情,以及注意關鍵字、關鍵詞的應用,統和在一起預先演練一遍。在語言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同時,更要做到精練。
二、微課拍攝幾種模式及常用軟件
1.PPT型。PPT型即在視頻中主要以PPT及聲音或圖像的方式展示當前課程要點的一種方式,使用的軟件有PowerPoint 2010或更高版本,Camtasia Studio或者“會聲會影”視頻制作軟件。對于PPT制作軟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Camtasia Studio是美國開發的一款強大的屏幕錄像、視頻剪輯和編輯軟件。使用這個軟件,用戶可以方便地進行屏幕操作的錄制和配音、視頻的剪輯和過場動畫、添加說明字幕和水印等;“會聲會影”也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視頻編輯軟件,具有圖像抓取和編修功能,可以抓取、轉換和實時記錄抓取畫面文件,并提供超過100多種的編制功能與效果,這兩款軟件均可導出多種常見的視頻格式,甚至可以直接制作成DVD和VCD光盤。支持各類編碼,包括音頻和視頻編碼,是簡單好用的影片剪輯軟件。二者功能相仿,微小區別在于Camtasia Studio可以在播放畫面中插入問題中斷,使學習者在解答相應知識點、相關問題后繼續深入學習,設計微課時如有需要,可以選擇該款軟件。
PPT型微課主要以PPT展示為主,那么一個好的PPT是相當關鍵的,好的PPT具有專業、簡潔、清晰的特征,制作時牢記“結構化思考,圖形化表達”的要點,盡量用圖片代替文字敘述,重點意思特殊表達,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可以加深學習者的印象,頁面排版要合理,盡量將主要意思放在“黃金分割”位,采用的圖片質量要高,最好用矢量圖,配字簡明清晰。在使用軟件處理過程中,解說和字幕應匹配好,可以用軟件分割功能,減少同步誤差,相應解說應清晰,畫面過度要簡單、自然。動畫運用不能太多,一般不超過3種。
2.真人拍攝型。真人拍攝型則是演講者親自出場,在視頻中講解相關課程內容等,一般采用專業拍攝視頻室,專業要求較高,需要有專業數碼相機、拾音器等演播器材。后期處理軟件則用上文提到的Camtasia Studio或會聲會影調節畫面、添加字幕等。真人拍攝型制作時,要有一定的教學設計,寫好必要的腳本,在制作時不能一蹴而就,應該先進行試講調整,然后正式開拍,拍攝時,著裝以淡妝為主,衣著整齊,背景一般選擇深色;肢體語言上,不能過于呆板,可以有簡單的動作,增強真實性。同時拍攝時應注意緊盯攝像機,而不是目視前方。在語言表達方面,語速要合理,不能過快,最好有適當的停頓,而不是從頭講到尾,這樣是為方便后期處理。拍攝完后,后期處理時,可以結合實際講課內容,選擇合理的虛擬演播廳或者場地,如在制作汽車相關知識時,可以用軟件將拍攝視頻合成在汽車工場內,增強視頻的生動性。
3.手寫板型(可汗學院型)。手寫板型,即可汗學院型,是薩爾曼·可汗——微課發起人創立的,也是微課最初的一種模式,2004年左右,數學專業畢業后的可汗,為了遠程輔導在中學上學的表妹學好數學,在工作之余,將數學的每章劃分為小知識點,并用手寫板在屏幕上演示詳細算法及推導過程,將此錄制成視頻,最后放到互聯網上,引發了風靡一時的在線學習浪潮。可以看出可汗學院型微課的制作,需要一塊能和PC相連的手寫板,應用軟件有smoothdraw畫板軟件(類似Windows畫圖),以及上文提到的錄制軟件等,拍攝制作時最好帶耳麥,制作過程中講演要生動、有趣。
4.自由拍攝型。自由拍攝型微課則較為簡單,選用設備、場地等均較為方便,一般拍攝所用器材可以是常用手持設備,如家庭dv、單反相機等,固定方式可用三腳架,場地沒特殊要求,可應景選擇,但是光線方面要注意,不能陰暗,拍攝方法不受太多器材的影響,如拍攝情景可以是簡單的真人用筆在白紙上演示,邊演示邊講解,注意演示過程中書寫要盡量優美,講解重難點時可以配備不同顏色的筆加以區分,后期可以用視頻軟件修改美化。這種拍攝方法成本較低,可以隨拍隨傳,方便網絡傳播,缺點不夠專業,制作往往有些粗糙。
三、結語
微課制作并非那么復雜,它本身起源于網絡上的信息分享,制作者不一定是專業老師,大家在設計時,只要掌握好微課設計的基本原則,按照教學設計選擇適合自己的拍攝制作方式,多思考、多創新,就能制作出一堂優美的微課。
參考文獻:
[1]黃建軍,郭紹青.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現代教育技術,2013(5).
[2]相方莉.淺談“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軟件工程師,2014(8).
[3]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