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市場總是在投資者適應一種狀態的情況下,選擇了另外一種狀態來運行,這就是投資界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們一直選擇要尊重市場的原因,主觀的猜測無益于收益率的提高。這輪反彈在上周走的是逼空式的上漲,連拉幾根陽線,而進入本周后,明顯放慢了腳步,十字星后面是小陰線,這樣的走勢,往往是變盤的前奏。
從熱點輪動的角度看,從上周的高鐵到本周的絲綢之路,從鋼鐵到機械,從水泥到建筑,主力發動的熱點板塊不可謂不多,但持續性較好的卻很難找到,操作上的難度加大了,需要投資者有很好的把握節奏的能力。從我們觀察下來的情況是,概念雖然多,而且很熱鬧,但真正能賺錢的還是在個股,本周次新股的表演才是重點,前面有花園生物,后面有蘭石重裝,這兩個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為后面的個股炒作樹立了榜樣。
本周市場有一個題材很熱鬧,就是“一路一帶”,雖然炒作的持續性一般,但我們覺得有必要將其拿出來重點分析。其實各大機構從今年初就陸續有報告出來,詳細的分析了“一路一帶”的重要意義,是中國本輪走出去的戰略重點。十八大指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走出去”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從一年以來國家領導人的一些重要講話來看,中國正在著力推動企業“走出去”,以實現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意義和10年前的2001年加入WTO有的一拼。
“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的現象,而這一點是制約他們經濟發展的瓶頸。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中國存在充裕的資本。中國有大量產業資本在尋求投資機會。隨著地產投資時代的觸頂,預計大量資本將從地產投資中撤出,資本充裕的局面將更為明顯。中國充裕的資本也在海外尋找投資機會,對外直接投資在規模上逐漸有超越FDI之勢。
這次APEC會議的召開將使“一帶一路”水到渠成,詳細規劃的出臺已箭在弦上。中國與中亞、西亞、西歐的互通互聯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東盟等地區的互通互聯即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在高鐵、高速公路、核電、水電、裝備制造等領域具備技術優勢,可以向新興市場及部分發達市場進行技術輸出和基礎設施輸出,完全可以和其他新興市場及部分發達國家形成互補。
以前我們說到投資,馬上就會聯想到鋼鐵、水泥、有色、煤炭這類比較低端的東西,附加價值并不高。其實投資者更應該關注到更加有科技含量的,現在輸出的是高鐵和核電,將來會有更多的產品輸出,比如無人機,比如工業機器人,比如操作系統等等,轉型不是空話,是基本國策,我們也需要在相關投資領域上繼續尋找個股的機會,分享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