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明,宋兵偉,高紅艷,張美英
(1.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沈陽110003;2.大連市水利規劃設計院,大連116021;3.遼寧騰飛噴泉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沈陽110003)
遼河大堤谷家砂堤段位于遼河下游右岸盤錦市雙臺子區境內,該堤段防滲工程總長度1 000 m,樁號L37∶0+300 ~ L37∶1+300,根據松遼委的批復,盤錦市遼河大堤設計標準為20 a一遇。谷家砂質壩壩體素填土和壩基土部分地段粉土、粉砂層含量較多,表現為標貫擊數較高。素填土和壩基土部分地段存在軟弱夾層,表現為標貫擊數較低。在高水位運行時,上述地段易發生流土破壞,引起堤壩滲漏。盤錦市谷家險工基礎主要為粉細砂,滲透系數較大。局部基礎表層雖為黏土,但室內試驗滲透系數為2.70×10-4cm/s,野外試驗滲透系數為1.42×10-4cm/s,都很大,為中等透水。堤內、堤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天窗”,造成天然相對隔水層缺失,所以,洪水期如河道水位較高,則存在側向滲漏問題,應采取水平或垂直防滲處理。該段大堤堤身現存在鼠洞,為一不良隱患。
因此,為從根本上消除滲透破壞隱患,該段堤防采用二管法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進行防滲處理。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是70年代由國外引進的一種先進的基礎處理施工方法。國內已在土木、公路、鐵路、礦山和國防等部門相繼采用。自高噴灌漿技術開發以來,三重管灌漿法(簡稱三管法)成為著重研究的對象,并將該灌漿方法應用于水利工程建設上,且已先后在國內、外完成水庫、排灌站、堤防等四十余處防滲、防沖、防液化、承載、截潛等工程施工及試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這項技術具有施工簡單,效果可靠及不需要開挖即可處理地下隱蔽工程等優點。
三管法是利用高壓水、氣同軸噴射流,沖切破壞土體,再注入低壓水泥漿進行充填,經摻攪混合,升揚置換作用,形成固結體。高壓噴射灌漿發展初期,二管法泥漿泵壓力僅為15~20 MPa,形成旋噴樁直徑不足60 cm,且設備易磨損,使用壽命低,這些缺陷在當時嚴重限制了二管法噴射灌漿的發展。三管法由于可用高壓泵直接壓送清水,機械設備不易磨損,壓力可達40~50 MPa,形成旋噴樁直徑為100~160 cm,比二管法形成固結體要大1~2倍。因此國內幾乎同時開發三管法噴射灌漿。
在此后的十幾年中,三管法在機具設備、制漿、工藝、質量監測等方面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完善,并在基礎處理工程施工上得到廣泛應用,為水利、建筑、交通及礦山等部門解決了許多難題。
但是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深入,發現三管法高噴灌漿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在許多情況下限制了其運用范圍[1],主要表現為:
1)三管法高壓噴射灌漿過程中,高壓水射流在切割土體同時,對灌注漿液形成稀釋作用,使固結體的凝結時間變長,強度降低。這對于那些需要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樁(墻)強度的工程,難于滿足要求。
2)在高壓水射流切割摻攪土體過程中,由于氣流的升揚置換作用,大量漿液排除地面。即不利于節省材料,降低成本,又造成廢漿污染環境,對那些需要清理廢漿工程需額外增加不少費用。
3)三管法設備復雜,而且配套設備數量較多,至使其進、退場搬遷困難,在狹窄場地條件下施工難以機動地隨著處理部位而及時轉移。
在這種背景下,一種節省材料、價格低廉、對環境污染較小的二管灌漿技術在國內興起,其幾乎解決三管法所有技術難題。并已在國內多處工地使用。二管法,即采用高壓泥漿泵裝置,將單一介質的水泥漿外裹同軸壓縮氣從噴嘴噴射出去,沖擊破壞土體,同時借助灌漿管的提升或旋轉,使漿液與塌落下來的土摻攪混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凝固,在土中形成固結體。在機具設備方面,目前國產新一代高壓泥漿泵的工作壓力達到50 MPa,具有既能泵送清水又能泵送高密度泥漿功能,泵體結構采用新型耐磨材料,其使用壽命已大幅度提高。且價格也大幅下降。這些優點為普及二管法灌漿技術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本工程選擇二管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進行基礎處理。
遼河堤防防滲加固處理工程選取二管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實現。其原理是借助于高壓設備,將水泥漿以高壓射流的方式從噴嘴中噴射出來,同時利用壓縮空氣流將射流出的高壓水泥漿包裹其中,并且沖擊、破壞被灌地層結構,使漿液與被灌地層顆粒摻混,形成符合設計要求的凝結體,借以達到加固地基和防滲的目的。
高噴灌漿孔軸線布置在迎水側堤肩,孔間距為1.4 m,灌漿深度為14.703 m。為確保設計灌漿深度,鉆孔深度比灌漿深度宜超深0.5 m。為保證防滲墻體的厚度,采用擺噴灌漿方式,設計擺角為23°。見圖1。

圖1 堤防橫斷面示意圖
灌漿施工分Ⅱ序進行,即1#,3#……奇數孔為Ⅰ序孔,2#,4#……偶數孔為Ⅱ序孔,分序施工的目的是避免噴射時造成鄰孔塌孔和串漿。設計Ⅰ序孔噴射板墻與軸線成20°,二序孔噴射板墻與軸線成160°,板墻平面呈140°交叉折線型。見圖2。

圖2 防滲板墻平面交接示意圖
擺噴灌漿試驗的具體參數值見表1。

表1 擺噴灌漿試驗參數
本工程設計的高噴灌漿方式為擺噴灌漿,灌漿的施工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高噴灌漿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高噴灌漿工程鉆孔采用XY—2P型鉆機,開孔直徑為108 mm,采用合金鉆頭,回轉鉆進,以膨潤土漿固壁,確保孔壁在24~48 h內不塌孔。
二管高噴灌漿裝置主要設備為高噴臺車、高壓泥漿泵、空壓機;輔助設備為漿材制備系統、介質管路系統及中央控制系統。本次灌漿采用SGP30—5型高噴臺車。
高壓噴射灌漿工序分為定向、下管、試噴、提升、補漿等,然后將高噴臺車遷移至另一待噴孔就位。為避免出現噴射時相鄰孔塌孔,灌漿時根據施工布置,分序進行灌漿。當高噴灌漿結束后,水泥漿經過一段時間沉淀,需進行孔口補漿,直到填滿為止。
制漿設備包括泥漿攪拌機、灰漿攪拌機各一臺,用于拌和膨潤土漿和水泥漿;利用泥漿泵輸送漿液,漿材制備工藝如下:
3.3.1 膨潤土漿
膨潤土經泥漿攪拌機和水混合攪拌,形成膨潤土漿,輸送至鉆機泥漿泵,供鉆孔護壁使用。本次灌漿膨潤土為錦州市黑山縣生產的優質膨潤土,確保鉆機成孔后24~48 h不塌孔。
3.3.2 水泥漿
本次施工采用純水泥漿作為灌漿材料。水泥漿液配比為1∶0.8(水泥∶水),所需要的水和水泥用量,先后加入攪拌筒中攪拌,靜止后,用上海生產的泥漿比重計量測漿液比重,達到設計要求后,用高壓泥漿泵輸送到灌漿管中進行噴射灌漿。
先整體挖去灌漿板墻上部1 m覆蓋層,范圍以圍井墻體中心線向內外各0.5 m。之后用人工進行仔細開挖,開挖深度為墻體頂部以下0.8 m,露出明顯灌漿孔施工墻體。開挖后經檢查,灌漿形成防滲板墻輪廓清晰、墻壁垂直、連續完整、水泥含量高。兩孔板墻連接部位搭接充分、牢固。經量測單個擺噴板墻有效平均長度1.65 m,平均厚度15 cm,搭接處厚35 cm,重復搭接部分長達0.4 m。滿足設計要求,開挖結果圖4。取樣墻體室內試驗28 d抗壓強度為4~6 MPa。滿足設計要求。

圖4 高噴防滲板墻
圍井試驗的成果見表2所示。

表2 注水試驗成果表
滲透系數計算根據下面公式:

式中:t為防滲墻平均厚度;L為圍井周長;H為圍井試驗水位至井底的深度;H0為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
盤錦市遼河堤防砂基砂堤段防滲工程,從2006年10月開工,至2007年7月完工,去除冬雨季停工時間,實際工期6個月,構筑防滲板墻長度1 000 m,形成防滲板墻面積14 703 m2。經過開挖及試驗檢查,墻體完整,圍井試驗滲透系數較小。工程竣工至今,經過幾年的運行,從未發生堤防水毀情況,可以看出遼河谷家堤防高噴灌漿防滲處理后,防滲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本工程的實踐,也證明了二管高噴灌漿技術的優點,即不受地形限制、易連接穿堤建筑物、節省主材、防滲效果好。
[1]秦世潤.高噴灌漿在高噴防滲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12):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