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聰 王金文 楊凌月 康雙喜
摘要:目前,襄陽市生豬養殖模式慢慢由工業化養殖模式轉變為生態養殖模式,這種模式的轉變適應了經濟發展規律與社會要求,但是其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以此來增加企業效益與環境效益。
關鍵詞:生豬生態養殖;生態養殖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091—02
1生態養殖模式
目前,襄陽市生豬養殖產業普遍使用豬一沼一蔬(漁)循環模式,這種模式指種植豬草等青料,然后將人畜糞便、作物廢料等放入沼氣池發酵,將產生的沼氣、沼氣等運用到人們日常所需,同時將沼渣當作肥料用于青草料或者農田等農業生態系統循環深層次利用領域,以此對系統內部生態位的資源進行深度發掘,并加強循環農業系統的穩定性,其模式核心是以沼氣能源的利用為紐帶。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種養結合,資源循環利用,大幅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率,將養殖、種植業效益結合起來,盡量將生產風險性盡量縮小。
2生態養殖對于工業化養殖的優劣
2.1生態養殖對于工業化養殖的優勢
2.1.1成本優勢:綜合成本較低
襄陽市生豬養殖場大多為中小型養殖場,平均生豬養殖數量為三四千頭,如此眾多的豬擁擠在豬舍,安全衛生是個大問題;此外,豬糞的處理也是必須處理的大問題。據統計,一頭成年生豬每天排糞量為5千克左右,按照中小養殖企業存四千欄量來計算,一天排除的糞便就有2噸左右,如何處理這成噸的糞便就是一個所有養殖場必須解決的問題。許多商業化養殖場采取大水沖糞,然后將豬糞進行糞水脫離,最后將分離的水、糞進行處理。此種處理方式簡單、快捷、效率高,每天費用均攤下來不過上百,但長久下來卻耗費巨大;生態養殖采取豬一沼一蔬模式,雖然前期沼氣池的修建需要不菲的投資,但是長久看來,沼氣的節能、沼渣的入肥、循環再利用,消耗十分微??;屬于長遠效益最大化的典型。
2.1.2產品優勢
豬也分三六九等,市場上的豬基本分三種:工廠化養殖的三元豬,也就是文中的工業化養殖的生豬;散戶養殖的潲水豬;還有就是生態養殖的土豬。當然,其中工業化養殖的三元豬占領了豬肉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是無論是工廠化養殖的三元豬還是潲水豬,其肉質遠不如生態養殖的土豬。工廠化養殖的三元豬口感較柴,豬肉味較淡;而潲水豬口感較脆,煮熟后品嘗起來有糜感;而生態養殖的土豬則不同,還原豬的天然,肉質細膩,口感濃郁。此外,最重要的一點,生態養殖有著“綠色食品”的標簽,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人們的食物消費慢慢轉向了綠色、生態的食物,再加上食品安全問題愈演愈烈,綠色食品將更加得到人們的青睞,生態養殖的綠色豬將占據更大的市場優勢。
2.1.3環境優勢
生態養殖最大的優勢在于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工廠化養殖廠為滿足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基本建立在城市郊區位置,而且規模相對來說更大,而根據文中提到的平均一頭豬每天產糞5千克計算,一個中大型養殖廠約養殖8000頭左右,每天產糞4噸左右,而郊區農作物的施肥次數屈指可數,并且郊區農田數量有限,因此郊區農田是無法消化如此多糞肥的,因而養殖廠對豬糞的處理必須花費大力氣才能使其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生態養殖的場地基本位于農村地區,除卻自身種植的青草料消化之外,也能交給周圍大量農戶進行處理。除去豬糞之外,還有豬的噪音、排放的氣體等其他污染,對工廠所在地產生負面影響,而生態養殖場地處人煙相對稀少,影響較小甚至沒有。
2.1.4政策優勢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成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喀什六個經濟特區,運用行政以及經濟政策,給予經濟特區相關的政策優惠,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等等,由此可見政策強大的積極作用。對于生態養殖,我國政府一直保持提倡的態度,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上,黨中央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并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并且越加抓緊建設,必定會帶來新一波的生態熱潮。而且沼氣池的修建會得到國家與當地政府的補助。據調查,襄陽市政府對沼氣池的修建給予高達90%的補助。由此可見,政策帶來的顯示效益與隱形效益都是相當可觀的。
2.1.5區域效應
生態養殖模式采取的是種養結合的模式,采取“青料+原糧”的飼養模式,除了養殖廠自身租用部分土地進行青料種植外,還對周圍農戶的農產品進行收購,比如:南瓜、玉米、紅薯等等。而在農村地區,此類作物大量成熟季節,會導致作物價格過低,嚴重損害農民利益,而養殖廠對該類作物的收購,既保證了農民部分利益,也有利于飼料的補給。此外,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農作物必須的化肥、尿素、復合肥等肥料,越來越超出農民的承受能力;而經過沼氣池處理后的綠色肥料,肥力較高,價格低廉,可以很好的彌補附近農戶的這方面需求。因此,生態養殖戶與其周圍農戶能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助協作關系,從而帶動整片區域經濟的發展。
2.2生態養殖對于工業化養殖的劣勢
2.2.1前期投資較大
凡事有得有失,長遠效益大,短期必然有其不足。一般工業化養殖模式下,育肥豬養殖密度約為頭/1m2,而同樣階段的生豬在生態模式下養殖密度則約為頭/1.3m2,按照一個養殖廠育肥豬存欄量為6000頭來計算,生態養殖模式下要比工廠化養殖多建設豬舍1800m2,而豬舍建設成本約為1000元每平方米,如此計算,中等規模的養殖廠若按照生態養殖模式進行,則會比工業化模式下至少需要額外投資180萬元;此外,生態養殖模式需要大量用地,而工廠化養殖模式下的養殖廠結構緊湊,用地較少;還有其他一些生態成本??傮w來說,建設相同規模的養殖廠,生態養殖要比工廠化養殖額外投資四分之一左右。
2.2.2效益周期長
襄陽土豬采取生態模式養殖,順從土豬自然生長規律,出欄周期為10—12個月;而工廠化養殖的三元豬出欄周期為4個月左右,這就導致了投資人無法在短期內獲得收益,而且必須負擔10個月左右的費用,這對于一般的投資者負擔較重;也間接使得投資人對生態養殖的投資意愿較小。
2.2.3價格劣勢
生態養殖模式下,因為各種生產成本與生長周期長等因素導致豬類產品價格偏高;2014年上半年,全國因生豬數量過多,市場上成供過于求的狀態,導致各地豬肉價格約為8元;而在這種情況下,襄陽大耳黑豬的豬肉價格仍保持在20多元,使得普通民眾更愿意購買普通的三元豬肉,使得生態型豬肉在普通民眾里銷售形勢不容樂觀。
3襄陽市生態養殖的現存問題
3.1出欄量不足
本文提到,生態養殖模式下的生豬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并且,襄陽市本土的大耳黑豬的生長周期為10—12個月;此外,生態養殖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產業規模并不算大;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綠色豬產品的數量不足。與此同時,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質量的改善,對于綠色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市場上的生態土豬產品供不應求,而且短時間內這種形勢難以改變。
3.2生態產業的擴展困難
文中提到,生態養殖模式下,生豬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平均一個豬舍約15m2,而一個中等規模的養殖廠,就豬舍而論,就大約占地6000m2;豬舍之間也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以此來保障環境的質量、防范疫病的傳播;養殖廠還擁有一定的綠化面積;因此生態養殖廠占地面積較大。但與此相對,國家政策近幾年在加速城市化進程;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中央領導集體強調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情況下,推動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并加強對城鎮的管理。政策的導向使得各地農村開始興建商品房、經適房,征用了大量土地。因此,生豬生態養殖廠的擴建,與農村城鎮化的擴建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矛盾。
3.3融資困難
文中提到,建立一個中型養殖廠,飼養6000頭豬,僅僅豬舍建設就需要780萬元,還有其他基礎建設費用;此外,生豬生長周期較長又增加了投資者前期投入,一般的民營企業家或者個人,難以承受這樣高額的費用。在農村地區,投資者的融資渠道基本為兩種:民間借貸、銀行貸款。民間借貸,利息太高;而銀行卻不會向個人貸以數額較大的款項。雖然國家采取個人資本進入銀行、發展小規模貸款等政策,但是還是難以改變此類狀況。
3.4品牌效應不足
全國各地都有這自己本土的豬種與生態養殖模式。比如:華北的河南淮南豬、安徽定遠豬,西南的榮昌豬、湖川山地豬,襄陽的大耳黑豬等等。各式各樣的豬種,都可以進行生態養殖。品種繁多的豬種導致了產品的雜亂,使得市場上沒有名氣較大的相關品牌,從而使得消費者不能較好的選擇綠色豬肉產品。這種形勢,不利于整個生態養殖產業的長期發展與擴大。
3.5養殖者素質不齊
生態養殖的豬類產品,價格較高,行情較好,自然會引起部分不法商販的注意。因為潲水豬、垃圾豬與生態土豬難以辨別,有些商販便低價收購農戶養殖的潲水豬或者垃圾豬,來冒充生態土豬,以此來欺騙消費者。更有甚者,明面里打著生態養殖的旗號,背地里對土豬使用瘦肉精等激素飼料,對外銷售。這類情況然亂了市場秩序,也不利于生態養殖整個產業的發展。
4襄陽市生態養殖問題的解決方案
4.1建立生豬養殖協會
將一片區域的生態養殖者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協會,形成一個整體,發揮規模效應。例如,在襄陽市,可以由政府出面,將襄陽市所有生態養殖者聯合起來,所有企業共享市場信息,共享技術成果,商業產品價格等等。這樣可以規范當地區域生態產業的市場,增強市場風險抗擊能力。
4.2建立品牌
無論哪個行業,占據了品牌優勢就占據了市場優勢;例如,在服裝行業,同樣質量下的衣服,只因品牌不同,價格便天差地別,但是貴的一方銷售情況卻仍好于便宜的一方。我國生態養殖行業中,并未有名聲較大的品牌,而雙匯等肉制品牌只局限于豬肉成品部分,直接在市場上銷售的鮮肉卻無人涉及,而這種形勢下,就是最好的機會。在襄陽市,各方養殖者聯合,統一養殖豬種、確保養殖模式的正常、統一銷售點等等。以此來做宣傳,打出名氣,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
4.3增加融資渠道
任何企業的發展、擴大,都需要資金,而銀行貸款作為融資的重要渠道,襄陽市政府需要加大改革。放寬對個人的借貸條件的限制,鼓勵民營銀行進入金融領域,鼓勵中、小貸款的發行。此外,政府也應該爭取外地資金的流入,促進整個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4.4加強誠信建設與市場監管
產品質量的不安全與產品市場的混亂,基本由不法商販與市場監管不力引起。為了確保生態豬類產品市場秩序的穩定,襄陽市政府應加強對市場安全監管力度,使得仿制品、劣質品無法進入市場;此外,襄陽市政府應響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號召,加強對該區域所有養殖者的教育,確保其生產的質量與安全。
5結束語
襄陽市生豬生態養殖作為一個正在新興發展的產業,相對著傳統養殖模式,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政府與襄陽各個養殖者聯合起來。增加融資渠道,解決資金難問題;企業加強聯合,實現資源技術共享,加強種豬、養殖技術研發,增強產品競爭力并加重市場中的話語權。
隨著襄陽市生態養殖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整個傳統養殖業的發展升級,也能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而帶動整個襄陽市的經濟發展與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丁山河.生豬標準化養殖技術(第1版)[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曼昆.宏觀經濟學(第1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