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述了信息素質教育的意義,探討了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六種模式。
關鍵詞:信息素質教育;高校圖書館;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a)-0000-00
信息素質教育,就是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發展變化,通過各種手段來培養和提高讀者的信息意識、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其目的在于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信息價值觀,最大限度地發揮讀者的信息智慧和信息潛能,盡快適應現代社會信息網絡和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讀者的信息素質,使其無論在學校還是步入社會都可成為學習、工作的主體,主動地去獲取各種知識信息,積極地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和完善,很好地實現終生學習和終生教育,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它注重培養讀者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符合現代教育的根本發展趨勢,有利于實現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的統一,真正培養出適合信息時代需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肩負著對讀者進行信息教育的重要職能,應當充分發揮自身文獻資源、學術環境、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多種類型和層次的信息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和獲取利用知識信息的能力。
1 營造良好信息環境,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
高校圖書館要大力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加速圖書館的信息化進程,為讀者接收信息素質教育和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供良好的條件。在文獻資源建設上,要積極調整館藏結構,增加電子文獻的采購比例,加速網上信息資源的建設與開發,實現物理館藏與虛擬館藏并重;在服務模式上,要更新服務觀念,變革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為讀者提供現代化的服務手段;在日常信息服務中,要注意對讀者進行信息意識、信息道德的培養和教育,主動向其介紹有關文獻資源、數據庫的檢索使用方法,使讀者能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中牢固樹立信息素質觀念,自覺接收信息素質教育。
2 加強文獻檢索課教學與改革
文獻檢索課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培養讀者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的主干課。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和實踐,能使讀者了解信息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掌握信息檢索的途徑、方法和步驟,培養獲取、利用與本專業相關文獻信息的能力和技巧。高校圖書館要配合學校的有關部門,根據讀者素質結構層次,合理安排課時,循序漸進地培養讀者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在教學內容上,增加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相關知識的傳授,將信息意識、信息道德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并加大實習、實踐的內容;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從傳統教學模式向多媒體、自助式現代化教學模式轉變,探索用問題解決模式、集成用戶教育及交互式教育方式開展文獻檢索課教學;同時還可積極探索遠程教學,利用館外、校外乃至國內、國際的優質教育資源,對讀者進行最新的文獻檢索知識和技巧的傳授指導。
3 建立信息素質教育網站,開展網絡化信息素質教育
通過創建信息素質教育網站,高校圖書館能夠憑借現代化網絡遠程教育技術手段,實施開放式、個性化的信息素質教育。比如,在主頁上建立和開設“網上咨詢臺”、“檢索指南”、“常見問題(FAQ)”、“利用圖書館100問”、“學科導航”等欄目,通過網絡解答讀者使用圖書館和數據庫時遇到的問題;在網站上組織讀者對典型檢索案例進行討論,引導讀者各抒己見,挖掘多種檢索渠道,開闊視野,舉一反三,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結合用戶服務工作,指導讀者提高信息處理、加工的綜合能力,在實踐中幫助讀者有意識地運用歸納、演繹、分析等方法處理網絡信息資源。
4 定期開展讀者培訓和專題講座
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讀者的類型、層次及本校學科專業的設置特點定期開展一些培訓輔導和專題講座。如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對圖書館的資源、功能、工作流程、服務內容、文獻的借閱方法和電子資源查詢辦法等進行講解,讓讀者在入學的第一時間得到最基本的信息素質教育;每周開設“60分鐘講座”,介紹相關數據庫的使用方法,普及信息知識和有關信息政策、法規以及國內外信息業發展狀況、趨勢,讓讀者了解各種新信息、新技術;與相關院系充分合作,開設課題設計、專業論文寫作方面的專題講座,指導讀者進行資料收集和論文評價,使讀者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結合起來,引導讀者進行主動學習和創新學習。
5 構建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
在線信息素質教育是指圖書館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開展的基于Web的信息素質教育,它可以充分發揮Web的多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優勢,培養和提高讀者的信息意識、信息素養以及準確篩選評價和有效利用數字資源的信息能力。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學術熱點、課程資源、核心期刊、會議信息、標準資源、免費學術資源、資源薦購等,同時還提供基本的檢索知識、檢索原理和技巧、檢索規劃和信息評價以及國內外相關檢索服務。在線信息素質教育是目前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它不受時空限制,注重教學的交互性和個性化,能夠為各類讀者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充分發揮讀者的創造性和自主性,較好滿足社會發展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6 組織讀者參與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
高校圖書館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務職能,是讀者接收知識和進行探索創造的重要基地。圖書館可以與學校相關部門配合,通過開展志愿者行動或勤工儉學等形式讓一部分讀者參與圖書館的文獻加工、借閱和閱覽服務,從中熟悉館藏資源、分類體系和文獻檢索方法,也可以讓一些高年級讀者利用課題實踐、畢業論文等形式參與檢索策略制定、信息利用評價、專題數據庫建設等項目活動,對那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一定信息服務工作經驗的讀者,還可在專門館員的指導下,安排他們在所在班級或院系開導讀者培訓活動,這對于促進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交流,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園春.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情報,2010(9):121-123.
[2] 王忠華.集成型在線信息素質教育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9(1):50-53,85.
[3] 王彩霞.基于“主動實踐”理念的信息素質教育模式[J].圖書館學刊,2010(2):10-11,20
作者簡介:趙建軍(1972—),男,漢族,河南輝縣人,大學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