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隨著國家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類對于河流及整個環境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大。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等對于當地的生活也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前提下,對于河流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對小流域綜合治理進行分析,闡述了在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呼吁人類保護生態環境,重視河流的治理與管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流域治理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c)-0108-01
1 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指在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實現小流域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
以小流域作為一個單元,循序漸進的推動整個河流的綜合治理。但是,在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河流的治理工作存在很大阻礙。
1.1 在工程治理和管理規劃上存在較多弊端,小流域實施規劃程度不夠
在前期對小流域的數據調查存在偏差,使得在治理規劃設計上與現實情況不相符合,可行性差。且工程監督管理技術落后,從而不能準確、科學的反應工程建設的總體狀況。同時,治理規劃過程中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無法形成有效契合,使得治理工程不能有效進行。對小流域的綜合治理上缺乏延續性,治理成果無法得到鞏固,整體的規劃治理效果不是很大。
1.2 資金的投入不足且在資金的使用上不盡合理,弄虛作假,虛報工程質量與效益
隨著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國家對于這方面的投入也隨之增加,但是投資力度仍不夠。對于小流域內破壞嚴重的地區,資金的分配無法按照預期的配套資金完成,預算與投入的資金形成很大的缺口,為了能夠達到驗收標準,不得不弄虛作假。這給我們實際的治理工作蒙上了一層外衣,無法從內里知道問題,使得小流域綜合治理問題形成隱蔽性。
1.3 人為因素成為施工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
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需要大量資源,但是存在人為因素阻礙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少數人為了節省資金,把不符合國家質量要求的石灰、水泥、砂石等運到工地使用,這從根本上便是一個隱患。其次,需要的勞動力為本地或是承包隊,為了盡快完成工作,不按照規定的程序施工,同時也不注重工程的質量,私自降低各項標準,使得工程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最后,為了提高造林的質量與效益,各地都引進一些優良品種,不法商販利用此次機會謀取暴利,販賣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苗木,成活率低,水土流失狀況得不到改善,這給整個規劃工程帶來不利影響。如此,便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
2 面對小流域綜合治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有良好的應對措施,來減少治理工程的失敗率,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2.1 提高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規劃設計的質量,加大實施力度
加強對于前期的勘探工作,小流域水土保持涉及面廣,要對每條小流域進行觀察分析,確定出科學準確的數據,減少誤差,確保工程規劃設計的可行性,提高監督管理里技術,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到治理工程的進展,最大程度的使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協同進行,加大后期管理工作,鞏固治理成果。
2.2 建立多渠道投資模式,合理使用資金,確保工程質量
除了國家對于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投資外,還要廣泛的發動群眾參與治理工程的建設,采取各種優惠手段,吸取更廣泛的社會資金。合理分配資金的應用范圍,嚴抓工程質量,防止因資金緊張而弄虛作假,減少問題的隱蔽性,使得更多的潛在問題得到解決,是工程質量的保障率更高一些。
2.3 減少人為因素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
小流域的治理是關乎到民生的大問題,我們要加強領導、質量目標責任制,糾正只圖速度不圖質量的錯誤行為。建立嚴格的質量監督保證體系,禁止偷工減料、購買不合格材料、苗木等的行為,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在最大程度上使人力、物力、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確保工程質量,使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工作順利開展,改善了生態環境。
3 結語
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恢復整個生態系統為目標,全面實施管理。河流對于人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對于一個地方的生態及經濟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只有加強河流的管理,才能滿足人們對于河流的開發,促進經濟的發展,反之,則會形成阻礙作用。要加強人們對于河流或是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深刻的理解人類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堅持用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引導,以小流域的治理擴大到整個生態環境的治理,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焦自美,張俊帆,等.論中國城市河流管理[J].水土保持研究,2005(2):178-185.
[2] 楊慧忠.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思路及模式[J].2005(22):32.
[3] 董哲仁.河流生態回復的目標[J].中國水利,2004(10):6-9.
[4] 劉震.我國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回顧與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水利,2005(22):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