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瑤

《動態》:近期,華貿物流(603128)發布公告,將以2.05億元的價格收購目標公司德祥集團65%的股權。本次收購對華貿物流來說有哪些重大意義呢?
孔銘:首先,我認為目標公司本有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德祥擁有上海口岸領先的進口分撥業務份額,盈利能力高于華貿物流現有資產。他具有上海地區經海關批準具有專營進口分撥業務特殊監管區資質,而這一資質華貿物流尚未獲取。
在我看來,這次股權投資對華貿物流是有重大利好的。首先,正如我剛才提到的,這次收購豐富了公司的海運業務,公司如愿獲得進口貨物中轉分撥牌照,真正完善了“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物流服務鏈條,有助于完善跨境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提升市場占有率,從而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進口分撥業務將有效契合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帶來的從海外將小散貨拼裝集運到我國的進口倉儲分撥物流需求,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另外,本次股權投資也拉開了公司資產收購的序幕。
而從未來盈利來看,此次股權收購拉升了公司資產盈利能力。我了解到,德祥系6家標的公司盈利能力均高于華貿現有資產,預計2014年這些資產將增厚公司2400萬凈利潤。
《動態》:您剛才提到了,這次股權投資契合了華貿物流進口跨境電商需求,那么目前公司的跨境電商交易前景如何呢?
孔銘:進口跨境電商分海外存貨的“直郵”模式和國內存貨的“保稅模式”兩種,“直郵”物流成本高,交貨時間長;“保稅模式”為小訂單短期備貨經海運拼箱運輸,物流成本低,派送時間短,將會被越來越多的電商所采納。這也是華貿物流未來進口分撥業務中所要采用的方式。
我看到有研究機構也測算了跨境電商對進口分撥業務的影響。以2012年艾瑞咨詢統計跨境電商交易額2.3萬億為基數,假設未來“拼裝及保稅模式”能夠占據25%的份額,可以為上海口岸帶來21萬個標準箱,將近目前非電商產品進口拼箱的2倍。而考慮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年均30%的增速,因此未來華貿物流電商業務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動態》:華貿物流的倉儲業務也是公司業務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公司倉儲業務有哪些看點呢?
孔銘:公司倉儲業務主要分為國際貨代業務配套的海關監管倉儲和集裝箱內裝倉儲和配送中心。數據表明,目前公司倉儲面積總計19.36萬平方米,其中,自有倉儲面積比例已經提升至約50%的水平。
在我看來,公司倉儲業務未來的看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募投項目臨港倉儲物流中心建設完成。我了解到,這一項目總占地120畝,共計7.99萬平方米。截止2013年底,該項目建設完工并投入運營,但由于處在運營初期,當期虧損300多萬元,隨著海外市場經濟逐步回暖,預計2014年將逐步實現盈利。根據募投項目預測,建成投產三年后凈利潤達3000萬元。這一項目,將有利于公司實現海運倉儲、運輸、空箱堆場、物流及配送及相關服務一體化發展。
另一個是佛山快速消費品分撥中心將于2014年底建設完成,2015年投入運營。盡管短期內對公司難以貢獻收益,倉儲物流業務毛利近14%,高于傳統物流業務,隨著客戶的積累逐步達產,有利于公司整體盈利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動公司各項業務均衡協同發展。
《動態》:近期,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披露完畢。華貿物流的營業收入出現小幅下滑。有投資者認為,華茂物流缺乏業績支撐,對此觀點您如何評價?
孔銘:華茂物流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81億元,同比下降5.7%,其中第3季度實現收入19.36億元,同比降15.6%,環比降9.2%。
在我看來,華茂的營業收入主要是因為國際運價與產品單價下跌而減少。我了解到,今年以來,國際海運費與空運運價持續下跌,在降低華茂上游運力采購成本的同時也拉低了公司單位銷售額。
但是我也注意到,華貿物流核心業務的盈利是持續提升的。我注意到,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84個百分點,環比提升0.68個百分點,其中核心業務跨境綜合物流毛利率同比提升1.78個百分點。
我覺得,隨著公司在綜合物流上下游各領域的延伸,公司平臺化戰略帶來的綜合成本優勢更加明顯。公司在業務量拓展的同時注重業務種類和客戶的選取,在鋼貿不景氣的情況下發展電子產品等其他業務品種,保證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
因此,營業收入的下滑并不能說明業績表現不佳,整體來說,華貿物流的盈利能力是比較強的。
《動態》:近期,物流行業的利好政策密集,華茂物流是否有受益于這些政策紅利呢?
孔銘:從近期來看,物流行業政策涌現,具有一定行業低位的綜合物流企業在形勢向好的情況下發展潛力巨大。我了解到,目前政策落地情況良好,而國際貨代從2014年9月期免征增值稅將直接利好華茂物流的盈利。
另外,華貿物流也是一只受益于自貿區概念的個股。今年9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赴上海自貿區視察,對于上海自貿區未來的發展寄予巨大期望。這一事件帶來了華貿物流二級市場上逾4%的的漲幅。我認為,未來隨著上海自貿區的不斷拓展,華茂不僅在概念上占據優勢,其業績也會獲得進一步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