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玲
育齡期婦女出現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幾率較高, 主要臨床癥狀為高雄性激素血癥以及排卵異常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生的中心環節為胰島素抵抗, 該病的主要生化特征為胰島素抵抗以及高雄性激素血癥[1]。有效控制和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就必須阻斷高胰島素以及高雄性血癥之間的惡性循環, 本次研究特就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應用二甲雙胍的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
1.1 一般資料 自本院接收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隨機選擇42例作為研究對象, 主要臨床癥狀為痤瘡、不孕、多毛等。所選患者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患者對二甲雙胍以及克羅米酚不存在過敏反應;腎臟、肝臟等臟器功能未見異常;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顯示患者輸卵管通暢。將42例所選患者劃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兩組, 以下為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分析:對照組共20例患者, 最短不孕時間為1年, 最長不孕時間為12年, 平均不孕時間為(6.58±2.19)年, 最小年齡為25歲, 最大年齡41歲, 平均年齡為(32.7±5.8)歲, 治療組共22例患者, 最短不孕時間為1.5年, 最長不孕時間為11年, 平均不孕時間為(7.09±2.23)年, 最小年齡為24歲, 最大年齡39歲, 平均年齡為(33.1±5.9)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克羅米酚進行治療,于患者撤退出血第5天或者月經周期給予患者克羅米酚,1次/d, 50 mg/次, 持續應用1周時間。治療組患者同時應用克羅米酚與二甲雙胍, 克羅米芬與對照組應用相同, 二甲雙胍3次/d, 500 mg/次, 每天應用不間斷。于患者撤退出血第14天或者月經周期第14天應用B超監測卵泡, 若監測結果顯示患者卵泡直徑超過18 mm, 則對患者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注射劑量為5000~8000 U/d, 叮囑患者注射結束后短時間內同房, 時間不得超過36 h, 持續應用3個周期, 在治療期間應用B超或者基礎體溫檢測排卵以及妊娠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排卵、妊娠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進行觀察, 同時對患者的黃體生成素、睪酮、促卵泡激素、空腹胰島素等進行觀察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持續治療92個周期, 共有83個排卵周期, 排卵率為90.21%, 共12例患者成功妊娠, 占54.55%。對照組持續治療88個周期, 共有71個排卵周期, 排卵率為80.68%, 共8例患者成功妊娠, 占40%,通過對比可知, 治療組患者的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對比分析 兩組患者促卵泡激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黃體生成素、睪酮、空腹胰島素等觀察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情況分析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觀察指標對比分析(±s)
注:兩組比較, aP>0.05;bP>0.05
分組 例數 黃體生成素(IU/L)睪酮(nmol/L)促卵泡激素(IU/L)空腹胰島素(nmol/L)治療組 20 7.6±1.1a 1.5±0.4a 4.7±3.3b 12.3±5.8a對照組 22 9.3±1.4 2.7±1.1 5.4±1.5 16.9±6.6 P<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1例患者惡心, 2例患者嘔吐, 1例患者腹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治療組2例患者惡心, 1例患者嘔吐, 1例患者腹瀉, 不良反應發生率18.18%,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機制目前仍未得到證實,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2], 胰島素抵抗以及高胰島素血癥會加大患者出現代謝紊亂的幾率, 從而導致不排卵現象, 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等造成負面影響。
克羅米酚被廣泛應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該藥物能夠對機體的丘腦-垂體水平產生作用, 使內生雌激素負反饋作用獲得阻斷, 從而提升卵泡刺激素以及黃體生成素水平, 對卵泡產生持續刺激作用, 加快卵泡的發育和成熟。臨床上在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時通常聯合應用二甲雙胍, 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3,4]。
二甲雙胍可使患者機體內的胰島素抵抗作用得到減輕,從而使其高雄激素血癥狀態以及高胰島素血癥得到改善。相關研究表明,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量明顯多于非多囊卵巢綜合征人群, 過量的胰島素會對卵泡內受體產生不良影響, 從而形成無優勢卵泡[5]。高胰島素血癥則會使腎上激素的敏感性得到提高, 進一步升高患者的雄激素水平, 此外, 還會對卵泡膜細胞產生增殖作用。二甲雙胍可使患者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得到有效抑制, 加快糖無氧酵解,使外周組織攝取以及利用的葡萄糖得到增加, 從而降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空腹胰島素水平, 使胰島素敏感指數獲得顯著提高并使高雄激素血癥狀態獲得進一步改善。
二甲雙胍還能夠使患者體內的脂代謝狀態獲得改善, 使成肌細胞中的甘油三酯沉積量顯著減少, 加快成肌細胞的脂代謝, 避免出現脂肪變性現象。
二甲雙胍可使子宮內膜的炎癥狀態得到減輕, 使患者的妊娠結局獲得改善, 降低子宮內膜癌變發生率。子宮內膜組織具有更為活躍的炎性反應, 據推斷可能為導致患者妊娠早期發生流產的重要原因[6]。二甲雙胍能夠使患者的內皮、脂肪組織、骨骼肌以及肝臟等糖分的攝取和代謝獲得有效改善,進一步提高患者全身組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從而使子宮內膜組織的糖代謝獲得改善[7]。
本次研究中, 治療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促卵泡激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黃體生成素、睪酮、空腹胰島素等觀察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經過對比可知, 在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應用克羅米酚的前提下配合應用二甲雙胍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促排卵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島素以及黃體生成素水平, 使性激素異?;謴驼? 有效提高患者的懷孕幾率, 對于和諧其家庭生活, 改善其生活品質能夠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1]趙虎, 張慶.達英-35及二甲雙胍預處理后來曲唑在多囊卵巢綜合癥不孕癥患者中的臨床應用.醫藥論壇雜志, 2011, 32(19):163-164.
[2]付曉倩.達英-35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內分泌代謝紊亂分析.中國衛生產業, 2012, 9(16): 94.
[3]張改鳳.二甲雙胍治療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癥(PCOS)患者的效果分析.中國農村衛生, 2013(2Z): 16-17.
[4]許雪葉.二甲雙胍聯合吡格列酮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醫學信息(下旬刊), 2010, 23(6): 65-66.
[5]張曉燕.氯米芬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的療效分析.醫學信息, 2013(5): 97.
[6]鄧京紅, 王秀, 胡美華.二甲雙胍聯合達英-35治療78例多囊卵巢綜合癥的臨床效果.求醫問藥(下半月刊), 2012, 10(9):657-658.
[7]伍麗群, 周曉梅, 黃鍵, 等.羅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2, 23(3): 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