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軍 董 磊
( 中國聯通天津市寶坻區分公司,天津市 300180)
隨著3G業務的高速發展,用戶數呈幾何級增長,業務量亦出現井噴式的增長,國內的主要通信運營商都加大了在3G業務上的優惠力度,爭取更多的用戶,據不完全統計,室內數據已經取代其他業務成為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數據表明,其業務使用量高達七成,剩下的也多和3G業務相聯系,最主要的是通過數據業務的增長來彌補因傳統語音ARPU值下降帶的ARPU值的不足。因此,運營商需要加大在數據業務方面的投入力度,作為提升ARPU值的新的動力。
目前,影響3G室內分布系統的問題如下:
由于在進行站點規劃時考慮不足,致使有些地區信號覆蓋重疊,而有些地區則是3G信號覆蓋不到位,致使在室內使用3G數據服務時不理想。同時由于高層建筑對于3G信號的導頻污染嚴重,導致信號衰減、雜亂,致使用戶在使用時數據鏈接時有時無,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情緒。
在一些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地區,例如:大型購物商城、會議中心等場所,由于人口密度過高,單位面積上使用移動通訊服務的人數絕對值較大,導致原來規劃的局域網絡容量有很大一部分被占用,致使無線信道發生數據堵塞現象,使用戶的使用感受變差。由于3G業務中的高速數據通信業務主要用戶為室內用戶,便隨著3G業務的用戶越來越多,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擴容調整,將會對用戶的3G使用造成嚴重的影響。
同時由于信號從室外穿透到室內容易造成信號滲透,導致房間內大范圍內為軟切換帶,室內呼叫仍然消耗室外資源,室內話務吸收能力不足,降低了系統的容量,同樣也會對3G信號的覆蓋造成影響。
由于室內覆蓋信號源與室外基站使用相同頻點,同頻干擾嚴重。終端在此類環境下,空閑狀態下,小區重選頻繁;業務繁忙態時,頻繁切換,導致通話質量差且容易發生掉線現象,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在進行信號覆蓋規劃時,不應只從室內規劃和室外規范分別出發,而是需要將室內和室外規劃結合起來,提高統一規劃的力度,從而將信號覆蓋服務做到最好。
室內外聯合優化工作包括工作項目較多:
根據上述室內覆蓋出現的問題,需要整個區域進行DT和CQT測試,根據測試得出的結果對整個室內和室外站點布置進行綜合考慮。
由于WCDMA同頻組網的特點,在網絡補盲和加站的過程中在,室分站點的鄰區和擾碼參數需要進行動態的調整。
2.2.1 室內信號泄漏和室外信號入侵分析
室內信號泄露和室外信號入侵是室內外協同優化的關注點。室外信號入侵,容易對室內靠窗區域形成較強的覆蓋室外信號在室內的分布情況,通常如圖1所示。
室內信號從窗戶等區域泄露到室外。從高層建筑泄露出去的信號如果地處高層建筑密集的區域將會對室內信號造成影響,因此對于這種區域需要對高層信號的泄露強度進行控制。避免對室內信號造成影響。
2.2.2 室內信號泄漏優化
對室內信號泄露的情況進行重點優化,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下:
1)如果發生室內小區信號泄漏,嚴重干擾室外小區,需要根據泄露的嚴重程度查找泄露原因。
2)如果是由于信號發射端的發射功率過大造成的,可以在進行優化時使用增益小天線或者是降低發射功率。
3)如果泄露的原因是由于天線位置放置不當造成的,需要根據測試及時調整天線的位置,指窗戶放置的天線應使用定向天線并指向室內。
4)根據測試的結構及時調整系統參數來進行優化。
2.2.3 室外信號穿透覆蓋室內的特征分析
針對室外信號覆蓋室內的特征,當基站架設在待覆蓋的大樓樓頂時,其室外信號在大樓內的信號分布特征歸納總結如下:
樓頂基站對室內高層比低層信號覆蓋強;
靠窗區域信號較強,信號隨建筑物的內部深入而迅速衰減。
地下室隔離較好,基本屬于信號盲區。
大廳如為玻璃頂層,將收到室外信號的較強的信號。
不同業務需求下的組網建議:
引入UMTS室內信號主要是為了解決室內信號弱場問題時,建議采取同頻組網方式,并在信號弱區有針對性的增強室內信號。
2.3.1 切換場景
WCDMA的室內外切換是重點關注點。切換主要發生的場景是:室內外出入口(含車庫出入口),室內平層和電梯,室內小區和室外小區(主要是靠窗區域)。
2.3.2 切換類型
WCDMA的切換包括軟切換和硬切換兩種。軟切換成功率高,能夠滿足各種場景,但是切換區域大,切換開銷較大。且需和周圍宏網小區互配鄰區,當室內覆蓋站點密集的時候(如密集城區),容易使宏站小區和室內小區的鄰區數急劇增加,增加了信號控制的難度,進而加大了網絡優化工作量。異頻硬切換,切換成功率較軟切換低。切換區域主要集中在室內外出入口(含車庫出入口),鄰區配置工作量較小,但是硬切換起壓模對用戶感受和容量有一定的影響。
2.3.3 切換優化策略
在室內最好使用軟切換的方式進行切換,以滿足室內各樓層之間的切換需要。
室內外出入口需要設置合理的切換區。在采用硬切換的情況下,需注意對大廳出入口和車庫出入口的信號控制,必要的時候需進行切換區優化,確保切換區信號平滑,從而保證硬切換的成功率。
由于室外的信號較容易穿透室內從而對室內信號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在一些有室內大廳的地方尤其明顯,因此,當室內外采用異頻組網方案時,需要設立一些過渡小區,增加切換的成功率。
2G/3G互操作主要目的是為了使3G信號覆蓋不到的地區或者是信號覆蓋不足的地區保障3G用戶的基本服務,是2G業務平滑過渡到3G業務和提高3G服務在3G弱覆蓋區域客戶滿意度的重要保證。
2G/3G互操作優化基于話統和實地路測分析著手,重點通過鄰區精細優化、調整重選參數,切換事件參數等無線參數進行優化和調整。同時針對3G室內到2G小區鄰區關系進行相關規劃,并進行2/3G互操作測試,檢測優化2/3G鄰區配置關系。
對于室內多載波,建議采用傾向性駐留策略,通過修改小區重選參數控制用戶駐留在F1小區上。
移動性能的策略,支持熱點覆蓋的F2->連續覆蓋的F1切換,相同載波相鄰小區間互為同頻鄰區;配置異頻同覆蓋的F1,F2小區互為異頻盲切換小區(BlindHOFlag=TRUE);在F2載波邊緣F2小區與非熱點F1相鄰小區配置單向異頻鄰區(Hot F2 Cell-> No Hot F1 Cell);當F2載波的用戶移動出熱點區域時,直接做F2載波小區到F1非熱點小區的異頻切換;當用戶從非熱點區域移動入熱點區域時,直接在F1載波的小區間做同頻切換;同時為兩個載波小區配置2G異系統鄰區。

圖1
建議載波業務優先級設置采用基線配置,業務承載不分優先級。
建議采用兩載波基于CE資源的準入、小區上行等效用戶數準入,以及下行功率(寬松準入)、碼資源的準入算法開關。同時打開HSPA功率準入算法。
建議打開上、下行R99 BE業務和動態CE開關(如動態CE無法使用,則需要打開HSUPA的DCCC算法,兩者不能同時使用);打開基于CE資源、上行功率資源的LDR算法,以及下行基于功率資源和碼資源的LDR算法。LDR動作用戶選擇的設置要保證在核心網配置優先級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選擇HSPA用戶執行動作。
為了防止異頻負載切換的乒乓建議配置上下行異頻負載切換小區負載余量門限為20%,同時配置上下行異頻負載切換帶寬上限為200K防止用戶做異頻負載切換后目標小區負載波動過大。另還需要打開碼資源擁塞觸發的異頻負載切換。
[1]張長鋼,李猛等.WCDMA/HSDPA無線網絡優化原理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張平,王衛東,陶小峰,等編.WCDMA移動通信系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竇中兆,雷湘.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絡優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中興公司.WCDMA室內覆蓋解決方案[J]深圳:中興公司.2009.
[5]華為公司.無線網絡規劃設計指導書之天饋設計[J]深圳:華為公司.2009.